卷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傳第十六(3 / 3)

第二年,景帝廢太子劉榮,誅殺栗氏外戚。景帝認為衛綰是一位忠厚長者,不忍心讓衛綰處理這件棘手案子;於是賜衛綰告老退休,而派郅都收捕栗氏外戚。事情完畢後,景帝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重新召回衛綰,拜為太子太傅,兼任禦史大夫。五年後,代替桃侯劉舍擔任丞相,向朝廷奏事,按照章程辦事而已。衛綰從開始任職到貴為丞相,沒有什麼建樹。景帝認為衛綰敦厚,可以輔佐小皇帝,因此而信任衛綰,給予衛綰的賞賜也很多。

衛綰擔任丞相三年,景帝駕崩,武帝即位。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追究衛綰在此前擔任丞相時,因為景帝生病,朝廷逮捕了很多無辜者入獄,丞相沒有盡到責任,衛綰被免去丞相職務。衛綰後來去世,諡號為哀侯。兒子衛信繼承爵位,因為助祭的酎金不足,被撤銷封爵。

直不疑,南陽郡人。直不疑在朝中擔任郎官,侍奉文帝,與直不疑一起居住的郎官有人請假回家,誤將另外一位郎官的金子帶走。後來這位郎官發覺丟失金子,懷疑是直不疑拿的,直不疑向這位郎官賠罪,買了金子償還。再後來請假的郎官回來,把帶走的金子送了回來,丟失金子的郎官非常慚愧,從此直不疑被大家公認為是一位忠厚長者。再後來直不疑升任為中大夫。上朝時,在朝堂上與其他官員相遇,有人詆毀直不疑,說:“直不疑看上去一表人才,怎麼能做出與嫂子通奸的事情!”直不疑聽到這個傳言,隻是說:“我沒有哥哥。”再不做其它解釋。

吳楚七國造反時,直不疑以二千石官員身份率領漢軍反擊叛軍。景帝後元年間(公元前143-前141年),直不疑擔任禦史大夫。天子封賞平叛吳楚叛亂的有功人員,封直不疑為塞侯。武帝繼位後,直不疑與丞相衛綰一起因為過失而遭到免職。

直不疑喜歡閱讀《老子》,信奉《老子》學說。在直不疑任職的地方,以清靜無為來要求自己,從不改變前任的做法,好像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曾經在這裏做過官。直不疑不喜歡立名,人們都稱讚直不疑是一位忠厚長者。直不疑去世後,諡號為信侯。爵位傳予兒子至孫子直彭祖,因為助祭的酎金不足,撤銷封爵。

周仁,周仁的先祖是任城縣人,曾經以醫生身份見過秦始皇。景帝還是太子時,周仁擔任太子家中舍人,因為有功轉任為太中大夫。景帝剛剛繼位,拜周仁為郎中令。

周仁為人沉穩,不泄露與他人談話的內容。周仁穿著樸素,常穿著補綴的衣服襯褲,給人以不整潔的感覺。周仁受到景帝信任,可以進入宮中寢室,景帝與後宮的妃子調笑,周仁就站在旁邊,但從來不和別人談起在宮中的見聞。景帝有時候和周仁談起某人,周仁的回答總是:“皇上比我了解此人。”從不在皇帝麵前議論他人長短,周仁就是這樣,不議論他人是非。景帝多次駕臨周仁的住宅。再後來周仁將家遷至陽陵(景帝的陵寢)縣居住,景帝給予很厚重的賞賜,周仁總是謙虛地辭讓,不敢接受。因為周仁是皇帝近臣,諸侯群臣也常常送禮物予周仁,周仁一概拒絕。武帝登基以後,因為周仁是先帝信任的大臣,武帝也很敬重。周仁後來生病,免官,以二千石俸祿回家養老,子孫此後都擔任了重要職務。

張敺(qū),字叔,張敺是高祖朝功臣安丘侯張說的小兒子。張敺在孝文帝朝,因為研究刑名學說,侍奉過太子劉啟,張敺是一位忠厚長者,為人所稱道。景帝劉啟即位後,張敺受到敬重,擔任九卿。到了武帝元朔年間(公元前128-前123年),張敺代替韓安國擔任禦史大夫。張敺擔任官吏,從沒有在任上整治過他人,以寬厚仁慈善待他人。屬下也認為張敺是一位長者,不敢肆意妄為。皇帝讓張敺處理監獄中的疑案,能夠平反的,一律平反;不能平反的,須按照法律治罪,張敺常會為此而流淚,當著犯人的麵宣讀判詞,而後密封上奏。對待他人,張敺總是以能夠善待他人而著稱。

張敺因為年老而退休,此後在家中安享晚年,天子厚待張敺,讓張敺享受上大夫的俸祿退休,在家中養老,家住在陽陵。張敺的子孫後來都做了大官。

讚辭如下:孔子曾經說過:“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萬石君石奮、建陵侯衛綰、塞侯直不疑、張敺不就是這樣的人嗎?教育人不見得一定要疾言厲色,不嚴而治也能收到效果。至於石建為父親洗內褲,周仁穿著補綴的衣服上朝,這樣做也未免太過於做作,為君子所詬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