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3 / 3)

吳王在開始造反時,任命吳國大臣田祿伯為大將軍。田祿伯說:“把大軍全部集中在西邊,不采用其它製勝策略,恐怕難以成功。臣願意率領五萬吳軍,沿著長江、淮河而上,先取淮南國、長沙國,再從武關進入關中,在那裏與大王會合,這也是一條奇計。”吳國太子向父親諫言:“大王以造反舉事,這隻造反的大軍不能假手與人,如果別人也造大王的反,那時該怎麼辦?輕易把軍隊交予他人,最後導致節外生枝,隻能是自嚐苦果。”吳王劉濞沒有把軍隊交予田祿伯。

吳國一位年輕的將軍桓將軍勸說吳王:“吳軍步兵多,步兵善於利用險阻地帶;漢軍車兵、騎兵多,車兵、騎兵善於在平地作戰。希望大王遇到堅城無法攻下時,即繞過去,迅速向西占領洛陽武庫,控製住敖倉的糧食,利用山河險阻,號令諸侯。即使打不進函穀關,也能將天下大勢掌握在手中。如果吳軍行軍的速度太慢,大王率領吳軍再停下來攻打城池,漢軍的車兵、騎兵到來後,在梁國、楚國廣闊的區域間與吳軍開戰,吳軍一定會失利。”吳王劉濞征詢吳國老將們的意見,老將們說:“這些年輕人,讓他們衝鋒陷陣,打打先鋒還可以,那裏懂的戰略部署!”吳王因此沒有采納桓將軍的建議。

吳王專權,親自帶兵,還沒有渡過淮河,吳王的賓客已經有很多人被封為將官、校尉。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人擔任軍候和司馬,隻有周丘沒有得到任命。周丘,下邳縣人,因為犯罪亡命到吳國,喜歡喝酒,不注意生活細節,吳王看不起周丘,沒有任命他職位。周丘來謁見吳王,對吳王說:“臣沒有什麼本事,不能在吳軍中某得一個職位。臣不敢要求帶兵打仗,願從大王這裏得到一枚符節,一定會報答大王。”吳王交予周丘一枚符節。周丘拿著這枚符節,乘著夜色飛馬馳入下邳縣。下邳縣聽說吳軍反叛,城中已經戒嚴。周丘快馬抵達客人居住的傳舍,而後召縣令到傳舍來,周丘命令隨從以所謂罪名殺掉縣令,而後召集平素要好的兄弟、豪吏,周丘告訴他們:“吳國叛軍很快就要抵達,屠殺下邳城隻是一頓飯的功夫。現在我們如果做好投降準備,家室還可以保全,有能力的,還能獲得封侯的機會。”眾人出來後,相互轉告,下邳縣很快得以平定。周丘一夜間,獲得三萬精兵,派人報告吳王,而後周丘率領新招募的軍隊向北攻城略地。抵達城陽國,已經聚積十餘萬人,打敗城陽國的漢軍中尉。聽說吳王敗走,周丘揆度不可能再有成功的機會,於是撤軍返回下邳縣。還沒有抵達,周丘背上的毒瘡發作而死。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吳王率領的叛軍被徹底打敗,吳王落荒逃走,漢景帝向出征的將軍們發出詔令:“人們常說,做善事老天會賜福,做惡事老天會降災。高皇帝建功立業,封建諸侯,趙幽王、齊悼惠王沒有後代,孝文皇帝哀憐趙國、齊國宗廟得不到祭祀,把趙幽王的庶子劉遂封為諸侯王,把齊悼惠王的庶子劉卬封為諸侯王,讓他們奉祀先王的宗廟,繼續作為漢的藩國。先皇是德配天地的仁君,先皇的仁德像日月一樣光輝照耀。而吳王劉濞竟然背德棄義,引誘天下逃亡罪人,擾亂漢朝的貨幣製度,佯稱有病,二十幾年不來長安朝見天子。有關官員多次奏報,劉濞有罪,孝文皇帝予以寬免,希望劉濞能夠改過自新。而今劉濞竟然與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合謀造反,起兵反叛,大逆不道,威脅漢朝的江山,虐殺諸侯國的大臣和朝廷使臣,脅迫黎民百姓,殺戮無辜,焚燒百姓的房屋,挖掘百姓的墳墓,殘暴致極,劉卬等人大逆不道,燒毀宗廟,搶掠皇室禦物,朕甚為痛心。朕穿著素服,避開正殿,檢討自省,將軍們,要勉勵士大夫,消滅這些叛賊。徹底地消滅他們,以斬首的數目計功,俘虜比三百石以上的官吏,一律斬殺,不要釋放。敢有猶豫者,不按照詔令行事者,一律腰斬。”

在叛亂初期,吳王劉濞渡過淮河,與楚王劉戊會合,率領叛軍向西攻下棘壁邑,乘勝進軍,軍鋒銳不可當。梁孝王看到叛軍來勢洶洶,內心恐懼,派出將軍迎擊叛軍,叛軍連續打敗兩隻梁軍,梁國的軍隊紛紛敗退。梁王多次派出使者,向條侯周亞父求救,條侯周亞父置之不理。梁王氣得派出使者,到長安向景帝控告周亞父,景帝向周亞父打招呼,讓周亞夫派出軍隊救援梁國,周亞父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執行。梁王隻得派出韓安國,還有楚國死國難的國相張尚的弟弟張羽,擔任梁國將軍,與吳軍死戰,終於擋住吳軍的淩厲攻勢。吳軍想揮軍西進,梁國堅城未下,吳軍猶豫,不敢放膽西行,就轉向條侯周亞父率領的漢軍,在下邑縣與漢軍相遇。吳軍欲與漢軍決戰,條侯周亞父深溝高壘,不與吳軍正麵交鋒。吳軍糧食匱乏,軍隊缺糧,還是反複地向漢軍挑戰,最後吳軍乘著夜色,襲擊條侯周亞父的大營,先在東南佯動,條侯周亞父命令漢軍戒備西北方向,吳軍果然轉向西北猛攻,攻不進去,吳軍遂陷入崩潰。吳軍的士卒或餓死或叛變或逃散,吳王劉濞隻好與麾下的一千餘名精兵,乘著夜色逃走,渡過淮河,逃往丹徒縣,希望在東越國站住腳跟。東越國還有一萬多軍隊,劉濞也在命令屬下,收攏打散的吳軍。朝廷派人用利益引誘東越國,東越國欺騙吳王劉濞,讓劉濞走出大營來勞軍,東越國人用矛槍當場刺殺吳王劉濞,而後用容器盛著吳王的頭顱,飛馬送往朝廷。吳國太子吳駒逃往閩越國。叛軍此時失去了首領,軍隊隨即潰散,大部分投降了太尉條侯周亞父的漢軍或者梁國軍隊。楚王劉戊的叛軍也隨即崩潰,劉戊自殺。

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三位諸侯王圍攻齊國的都城臨菑,三個月沒有攻下來。漢軍殺到,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各自引兵撤回封國。膠西王劉卬光著腳,坐在席子上,喝著冷水,向太後請罪。太子劉德說:“漢軍正在撤軍,臣觀查漢軍已經疲憊,可以突然襲擊一下,希望收攏大王的殘軍,對漢軍發動襲擊,打輸了,我們再逃往海島上去,還來得及。”劉卬說:“軍隊已經不能再打了,沒有戰鬥力。”沒有聽從太子的建議。漢將弓高侯韓頹當送予劉卬一封書信,信中說:“奉皇帝詔命,討伐叛軍,投降者,可以不殺,可以免罪,恢複原來的職務;不投降的,堅決消滅。大王何去何從?早做決定。”劉卬袒露胸背,來到漢軍的大營中叩頭請罪,劉卬說:“臣劉卬奉法不謹,驚擾百姓,將軍辛苦,遠道來到窮國,請辦我的葅醢罪。”弓高侯韓頹當手持金鼓,接見劉卬,說:“大王發動叛亂,辛苦了,談談你發動叛亂的經過吧。”劉卬跪在地上一麵叩頭一麵說:“當初,晁錯是天子重臣,晁錯改變高皇帝的製度,侵奪諸侯的領地。罪臣劉卬等人認為,這樣做不義,恐怕晁錯會禍亂天下,七國發兵,是為了誅殺晁錯。現在知道晁錯已經被殺,我們隨即收兵回去。”韓頹當將軍說:“大王認為晁錯做得不對,為什麼不向朝廷報告?沒有皇帝的詔命,也沒有發兵的虎符,就敢擅自發兵。這樣看來,恐怕不僅僅是為了殺晁錯吧。”韓頹當拿出皇帝的詔書,向劉卬宣讀,詔書中講:“讓劉卬自我了斷。”劉卬說:“我劉卬這樣的罪人,死有餘辜。”隨即自殺。太後、太子也都先後自殺。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全部被殺。酈寄將軍進攻趙國,耗時十個月後才攻下來,趙王劉遂自殺。濟北王劉誌因為被臣下阻攔,沒有參加叛亂,沒有被殺。

此次七國叛亂,吳王劉濞首先發難,聯合楚國叛軍,同時還聯絡了齊國、趙國。叛亂從正月開始,前後三個月即被剿滅。

讚辭如下:荊王劉賈受封為諸侯王,因為漢朝剛剛建國,天下還沒有安定,血緣雖遠,為了安定天下,仍然得以受封為諸侯王,高祖讓劉賈鎮撫江淮地區。劉澤因為田生的活動而得以受封為諸侯王,通過先封呂氏,再封劉澤,可是南麵稱孤,也隻延續了三代,因為奸情事發,燕王劉定國獲罪自殺,豈不危哉!吳王取山海之利,在國內輕徭薄賦,收買民心,謀反的萌芽從吳太子被殺,就已經開始。在上古時,諸侯的封國不過百裏,山海還不包括在封國之內,就是為了防止諸侯借山海之利,有謀反的企圖。晁錯為了國家利益,最終禍及自身。“勿為權首,將受其咎”,這是在說晁錯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