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漢書 卷二(2 / 3)

正北方為並州:在並州,著名的山嶽有恒山,著名的大湖藪有昭餘祁澤,著名的河流有虖池河(滹沱河)、嘔夷河,著名的灌渠有淶水、易水。此地物產豐富,有布帛出產。民眾比例為二男三女。家庭畜養的家畜有:馬、牛、羊、犬、豕。種植的穀物有五種:黍、稷、菽、麥、稻。

周代設置的朝廷官員中,有保章氏,負責掌管天文,以天上的星宿對應地上的九州,九州各個區域間均有著相對應的星宿,以此來觀察吉凶。

周代的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土地分為三等:公爵、侯爵享有一百裏封國,伯爵享有七十裏封國,子爵、男爵享有十裏封國。不滿十裏的地方,稱為附庸,共劃分出一千八百個封國。上古時候的太昊氏、黃帝的後裔,唐堯帝、虞舜帝的後裔,在周代均被封為侯爵、伯爵,享有周王室分封的土地,在帝王圖籍譜係中還可以查到。周王室衰落之後,禮樂征伐由各個諸侯國自行掌握,而後諸侯國間相互征伐兼並,幾百年間,諸侯國的數量大為減少。到了春秋時,隻剩下幾十個諸侯國,五霸隨即興起,而後剩下來的諸侯國開始會盟,以諸侯國聯盟來尊奉周王室。到了戰國,大的諸侯國更是以大欺小,戰爭連年不斷,天下最終合並為七個大諸侯國,七大諸侯國間開始了合縱連橫,時間長達數十年之久。秦國最終兼並其它所有的諸侯國,囊括四海。秦國認為周王室的衰弱,在於分封製度的建立,所以才會有諸侯國間如此長時間的相互征伐,因此秦國統一天下後,不再設立諸侯國,而是將天下劃分為郡縣,前代聖人的後裔,全部被貶黜為平民(黔首),沒有一個家族得到封土。

漢朝建國後,沿襲秦政的郡縣製度,但是崇尚恩德,製定的法律簡易,以此來安撫海內。在武帝朝,對外征伐胡、越,開疆拓土,擴大疆域,在南方設置了交趾州部,在北方設置了朔方州部,合並了徐州、梁州、幽州、並州,將夏代、周代的所有州部混合在一起,改雍州名稱為涼州,改梁州名稱為益州,最終將天下劃分為十三州部,在每一個州部內設置刺史。夏商周先王的土地劃分製度已經非常遙遠,地名又經過曆朝曆代的更改,武帝在舊有基礎上,參考舊聞,考查古籍,從《詩經》、《尚書》中尋找線索,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再從《禹貢》、《周官》、《春秋》等古代典籍中,一直到戰國、秦、漢的地域劃分檔案中,加以相互對照,劃分出新的區域疆界。

京兆尹,在秦朝,原來屬於秦廷設置的內史,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屬於章邯的塞國,高帝二年更名為渭南郡,高帝九年撤銷渭南郡,重新將名稱更改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出一個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將名稱更改為京兆尹。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統計,有戶口數十九萬五千七百零二戶,人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轄有十二個縣:國都長安,高帝五年設置,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開始修築城牆,六年完成,有戶口八萬零八百戶,人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常安。新豐縣,驪山在新豐縣的南麵,是古時候的驪戎國,秦朝時稱為驪邑,高祖七年設置。船司空縣,王莽改名稱為船利縣。藍田縣,藍田山上出產美玉,有一座虎侯山祠,秦孝公設置。華陰縣,原來叫做陰晉縣,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將名稱更改為寧秦縣,高帝八年改名稱為華陰縣,太華山(華山)在華陰縣的南麵,山上有祠堂,是豫州的一座名山,山下有一座集靈宮,武帝修建,王莽將集靈宮名稱更改為華壇。鄭縣,在周代是周宣王的弟弟鄭桓公的食邑,武帝在此設置有鐵官。湖縣,縣內有周天子祠二座,曾經叫做胡縣,武帝建元年間將其名稱更改為湖縣。下邽縣。南陵縣(文帝母親薄太後的陵墓在此地),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設置,沂水從藍田山穀流出,向北流至霸陵彙入霸水,也有人說,霸水是從藍田山穀中流出,向北彙入渭河,古人也叫做茲水,秦穆公改名稱為霸水,以彰顯其功德,昭示子孫。奉明縣,宣帝父親的陵寢在此地,為此而設置縣。霸陵縣,原來叫做芷陽縣,文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改名,王莽改名稱為水章縣。杜陵縣,在古時叫做杜伯國,宣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改名,縣內有周代一位右將軍杜主的四座祠堂,王莽改名稱為饒安縣。

左馮翊,在秦朝,原來屬於內史,高帝元年屬於章邯的塞國,高帝二年將名稱更改為河上郡,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撤銷,重新叫做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出一個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稱為左馮翊。有戶口數二十三萬五千一百零一戶,人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轄有二十四個縣:高陵縣,由左輔都尉治理,王莽改名稱為千春縣。櫟(yuè)陽縣,秦獻公從雍縣遷徙至此地定都,王莽改名稱為師亭。翟道,王莽改名稱為渙縣。池陽縣,惠帝四年設置,戵嶭(jiěniè)山在池陽縣的北邊。夏陽縣,原來叫做少梁縣,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名,《禹貢》中記載的梁山在夏陽縣的西北邊,龍門山在夏陽縣的北邊,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冀亭。衙縣,王莽改名稱為達昌縣。粟邑,王莽改名稱為粟城。穀口縣,九嵏(zōng)山在穀口縣的西邊,縣裏有天齊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座祠廟,王莽改名稱為穀喙縣。蓮勺縣。鄜(fū)縣,王莽改名稱為修令縣。頻陽縣,秦厲公設置。臨晉縣,原來叫做大荔縣,秦國占有後,改為此名,縣內有一座河水祠廟,縣內還有芮鄉,在古時是古芮國,王莽改名稱為監晉縣。重泉縣,王莽改名稱為調泉縣。郃(hé)陽縣。祋祤縣(duìxǔ),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設置。武城縣,王莽改名稱為桓城縣。沈陽縣,王莽改名稱為製昌縣。懷德縣,《禹貢》中記載,北條荊山在懷德縣的南邊,下邊有強梁原,洛水在東南邊彙入渭河,這是雍州的灌渠,王莽改名稱為德歡縣。徵縣,王莽改名稱為氾愛縣。雲陵縣,昭帝母親的陵寢在此地,為此而設置縣。萬年縣,高帝設置,王莽改名稱為異赤縣。長陵縣,高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設置為縣,有戶口五萬零五十七戶,人口十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王莽改名稱為長平縣。陽陵縣,原來叫做弋陽縣,景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改名,王莽改名稱為渭陽縣。雲陽縣,有休屠、金人和徑路神祠廟三座神廟,還有越巫、軲酄(huān)祠廟三座神廟右扶風,在秦朝,原來屬於內史,高帝元年屬於章邯的雍國,高帝二年將名稱更改為中地郡,高帝九年撤銷,重新改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出一個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有戶口數二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七戶,人口八十三萬六千零七十。轄有二十一個縣:渭城縣,原來叫做鹹陽,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改名稱為新城,高帝七年撤銷,屬於長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名稱為渭城縣,有蘭池宮一座,王莽改名稱為京城縣。槐裏縣,周代叫做犬丘,周懿王在此地設都,秦朝改名稱為廢丘,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改名稱為槐裏縣,縣內有一座黃山宮,孝惠帝二年修建,王莽改名稱為槐治縣。鄠縣,在古時候是一個方國,縣內有扈穀亭,是古時候的扈國,在夏代,啟征伐曾經到過這裏,酆水從鄠縣的東南麵流出,還有潏水,均是從北邊穿過上林苑,流入渭河,有一座萯(bei)陽宮,秦文王修建。盩厔(zhōu zhì)縣,縣內有一座長揚宮,有一座射熊館,是當年秦昭王(公元前306-前251年)修建,縣內有一條灌渠——靈軹渠,武帝朝挖掘。斄(tái)縣,是周代先祖後稷的食邑。鬱夷縣,《詩經》中“周道鬱夷”指的就是這個地方,縣內有一座汧水祠廟,王莽改名稱為鬱平縣。美陽縣,《禹貢》中有記載,岐山在美陽縣的西北,縣內有中水鄉,原來是周太王的食邑,縣內有一座高泉宮,秦宣太後修建。郿縣,成國渠首在這裏修築,引出渭河水,向東北抵達上林苑,彙入蒙籠渠,由右輔都尉管理。雍縣,秦惠公曾經在此地設都,縣內有一座五畤神廟,還有太昊廟、黃帝廟,共有祠廟三百零三所,還有一座泉宮,是秦孝公(公元前361-前338年)修建;有一座祈年宮,秦惠公(公元前399-前387年)修建;有一座棫陽宮,秦昭王修建,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漆縣,漆水在縣的西邊,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漆治縣。栒邑縣,縣內有曆史上的豳鄉,就是《詩經》中的豳國,周代的祖先公劉曾經在此地設都。隃麋縣,縣內有黃帝兒子的一座祠廟,王莽改名稱為扶亭。陳倉縣,縣內有上公祠、明星祠、黃帝孫祠、舜帝妻子的育塚祠,還有一座羽陽宮,秦武王在此地興起。杜陽縣,杜水從南邊彙入渭河,《詩經》中記載的“自杜”就是在這裏,王莽改名稱為通杜縣。汧縣,吳山在汧縣的西邊,在古代典籍中,認為這裏就是汧山,這是雍州的名山,北邊有蒲穀鄉,弦中穀,雍州的弦蒲藪也在這裏,汧水從汧縣的西北流出,彙入渭河,芮水從汧縣的西北流出,向東彙入涇水,《詩經》中記載的芮水、阸(ai)水,是雍州有名的河川。好畤縣,垝山在好畤縣的東邊,有一座梁山宮,秦始皇修建,王莽改名稱為好邑。虢縣,縣內有一座黃帝子祠,一座周文武祠,還有虢宮,是秦宣太後修建。安陵縣,惠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設置為縣,王莽改名稱為嘉平縣。茂陵縣,武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設置為縣,有戶口六萬一千零八十七戶,人口二十七萬七千二百七十七,王莽改名稱為宣城縣。平陵縣,昭帝的陵寢在此地,因此而設置為縣,王莽改名稱為廣利縣。武功縣,縣內有一座太一山(在陝西省眉縣南。現在稱太白山),在古代典籍中,認為這裏就是終南山,還有一座垂山(嶽山,在眉縣的西南,太白山的西邊),在古代典籍中,這座山叫做敦物山,均在武功縣的東邊,斜水從衙領山的北邊流出,在郿縣彙入渭河,褒水也從衙領山流出,在南鄭縣彙入沔水,縣內有垂山祠、斜水祠、褒水祠三座祠廟,王莽改名稱為新光縣。

弘農郡,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設置,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右隊郡。有戶口十一萬八千零九十一,人口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五十四。武帝在郡內設有鐵官,設在黽池縣。轄有十一個縣:弘農縣,原來縣內有秦朝的函穀關,衡山領下邊有穀地,燭水從這裏流出,向北彙入黃河。盧氏縣,熊耳山在盧氏縣的東邊,伊水從這裏流出,向東北彙入洛水,流經一個郡,流程四百五十裏,還有育水,向南抵達順陽縣彙入沔水,還有洱水,向東南抵達魯陽縣,也彙入沔水,這兩條河均要流經二個郡,流程六百裏,王莽改名稱為昌富縣。陝縣,古時候是虢國,縣內有一座焦城,就是古時候的焦國,北虢國在大陽縣,東虢國在滎陽縣,西虢國在雍州,王莽改名稱為黃眉縣。宜陽縣,在黽池設有鐵官。黽池縣,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免除黽池縣中鄉的百姓賦稅徭役,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開始修築縣城,遷徙一萬家到此地設縣,榖水從榖陽山穀流出,向東北抵達榖城彙入洛水,王莽改名稱為陝亭。丹水縣,有河水從上洛塚嶺山流出,向東抵達析縣彙入鈞水,縣內有密陽鄉,原來叫做商密鄉。新安縣,《禹貢》中記載,澗水從東邊流出,向南彙入洛水。商縣,秦國丞相衛鞅的食邑。析縣,黃水從黃山穀流出,鞠水從析山穀流出,均要向東抵達酈縣彙入湍水,王莽改名稱為君亭。陸渾縣,春秋時期將陸渾戎遷徙至此地,有關口。上洛縣,《禹貢》中記載,洛水從塚嶺山流出,向東北抵達鞏縣彙入黃河,流經二個郡,流程一千零七十裏,是豫州有名的河川,還有甲水,從秦嶺流出,向東南抵達錫縣彙入沔水,流經三個郡,流程五百七十裏,熊耳山、獲輿山在上洛縣的東北。

河東郡,秦朝設置,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兆陽郡,郡內有根倉、濕倉。有戶口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戶,人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轄有二十四個縣:安邑縣,巫鹹山在安邑縣的南邊,鹽池在安邑縣的西南邊,魏絳曾經將魏國都城遷徙至此地,到了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又將國都遷徙至大梁,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鹽官,王莽改名稱為河東縣。大陽縣,吳山在大陽縣的西邊,上邊有吳城,周武王封太伯的後人在此地,就是後來的虞公(虞國),被晉國所滅,縣內有一座天子廟,王莽改名稱為勤田縣。猗氏縣。解縣。蒲反縣,縣內有一座堯山祠、一座首山祠,雷首山在南邊,原來叫做蒲縣,秦朝改名,王莽改名稱為蒲城。河北縣,《詩經》中記載的魏國,就在此地,晉獻公滅了魏國,封予大夫畢萬,畢萬的曾孫畢絳遷徙至安邑。左邑縣,王莽改名稱為兆亭。汾陰縣,介山在汾陰縣的南邊。聞喜縣,原來叫做曲沃縣,晉武公從晉陽遷徙至此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巡幸經過此地,遂改名。濩澤縣,《禹貢》中記載的析城山在縣的西南。端氏縣。臨汾縣。垣縣,《禹貢》中記載的王屋山在垣縣的東北,沇水從王屋山流出,向東南抵達武德縣彙入黃河,沇水在滎陽縣北邊的縣界中泛濫,而後向東至琅槐縣入海,流經九個郡,流程一千八百四十裏。皮氏縣,縣內有耿鄉,是古代的耿國,晉獻公滅掉耿國,賜予大夫趙夙,經過十世晉獻公遷徙至中牟縣,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延平縣。長修縣。平陽縣,韓武子的玄孫韓貞子曾經居住在此地,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香平縣。襄陵縣,縣內有一座班氏鄉亭,王莽改名稱為幹昌縣。彘縣,霍大山在彘縣的東邊,是冀州的名山,這是當年周厲王逃亡的地方,王莽改名稱為黃城縣。楊縣,王莽改名稱為有年亭。北屈縣,《禹貢》中記載,壺口山在縣的東南方,王莽改名稱為朕北縣。蒲子縣。絳縣,晉武公(公元前678-前677年)從曲沃將都城遷徙至此地,武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狐讘縣。騏縣,為漢朝列侯的封國。

太原郡,秦朝設置,漢朝在晉陽縣設有鹽官,屬於並州。有戶口十六萬九千八百六十三,人口六十八萬零四百八十八。郡中設置有家馬官。轄有二十一個縣:晉陽縣,是《詩經》中記載的唐國,周成王滅掉唐國,封弟弟叔虞在此地,龍山在晉陽縣的西北,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鹽官,晉水從龍山流出,向東彙入汾河。葰人縣。界休縣,王莽改名為界美縣。榆次縣,縣內有塗水鄉,原來是晉國大夫知徐吾的食邑,縣內有一個梗陽鄉,原來是魏國大夫戊的食邑,王莽改名稱為太原亭。中都縣。於離縣,王莽改名稱為於合縣。茲氏縣,王莽改名稱為茲同縣。狼孟縣,王莽改名稱為狼調縣。鄔縣,九澤之一在縣的北邊,叫做昭餘祁澤,是並州的大湖藪,晉國大夫司馬彌牟的食邑在這裏。盂縣,晉國大夫孟丙的食邑在這裏。平陶縣,王莽改名稱為多穰縣。汾陽縣,縣內的北山,是汾水的發源地,向西南抵達汾陰縣彙入黃河,流經二個郡,流程一千三百四十裏,是冀州的灌渠。京陵縣,王莽改名稱為致城縣。陽曲縣。大陵縣,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大寧縣。原平縣。祁縣,晉國大夫賈辛的食邑在這裏,王莽改名稱為示縣。上艾縣,這裏是綿曼水的發源地,向東流至蒲吾鄉,彙入滹沱河。慮虒縣。陽邑縣,王莽改名稱為繁穰縣。廣武縣,句注山、賈屋山在縣的北邊,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郡都尉治所,王莽改名稱為信桓縣。

上黨郡,秦朝設置,屬於並州。郡中有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天井關。有戶口七萬三千七百九十八戶,人口三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六。轄有十四個縣:長子縣,是周代史官辛甲的封國,縣內有鹿穀山,為濁漳水的發源地,向東流至鄴縣,而後彙入清漳水。屯留縣,桑欽說:“絳水從屯留縣的西南方流出,向東流入大海。”餘吾縣。銅鞮縣,縣內有上虒亭,下虒聚。沾縣,縣內有大黽穀,有清漳水從山穀中流出,向東北抵達邑成鄉彙入黃河,流經五個郡,流程一千六百八十裏,是冀州有名的大河。涅氏縣,縣內有涅水。襄垣縣,王莽改名稱為上黨亭。壺關縣,縣內有羊腸阪,這裏是沾水的發源地,沾水向東流至朝歌彙入淇水。泫氏縣,縣內有楊穀,有絕水從山穀中流出,向南流至野王縣後,彙入沁水。高都縣,縣內有莞穀,有丹水從山穀內流出,向東南彙入泫水,縣內還有天井關。潞縣,是古時候潞子的封國。陭氏縣。陽阿縣。榖遠縣,縣內有羊頭山世靡穀,是沁水的發源地,沁水向東南流到滎陽彙入黃河,經過三個郡,流程九百七十裏,王莽改名稱為榖近縣。

河內郡,高帝元年這裏是楚霸王封的殷國,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高帝將名稱更改為河內郡,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後隊郡,由司隸治理。有戶口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口一百零六萬七千零九十七。轄有十八個縣:懷縣,漢朝在縣內設有工官,王莽改名稱為河內縣。汲縣。武德縣。波縣。山陽縣,縣內有東太行山,在縣的西北方。河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河亭。州縣。共縣,周代是周厲王共伯的封國,縣內有北山,是淇水的發源地,向東流到黎陽縣,彙入黃河。平皋縣。朝歌縣,商朝是殷紂王的國都,周代是周武王弟弟康叔的封國,後改名為衛縣,王莽改名稱為雅歌縣。修武縣。溫縣,是周代的封國,封給己姓,是顓頊後裔蘇忿生的封國(顓頊的後裔孫吳回生陸終,陸終生昆吾,為己姓,昆吾的兒子封於蘇,他的後人蘇忿生是周王室的司寇,蘇姓後來改回己姓。)。野王縣,縣內有太行山,在縣的西北方,衛元君被秦國侵略,被迫從濮陽縣遷徙至此地,王莽改名稱為平野縣。獲嘉縣,原來是汲縣的新中鄉,武帝巡幸經過此地時改名。軹縣(故城在河南省濟源縣南十三裏)。沁水縣。隆慮縣(故城在河南省林縣),縣內有國水,在縣的東北麵,流到信成縣彙入張甲河,流經三個郡,流程一千八百四十裏,漢朝在縣內設有鐵官。蕩陰縣,縣內有蕩水,向東流至內黃縣的東澤,縣內還有西山,是羑(yòu)水的發源地,流至內黃縣後,彙入蕩水,縣內有羑裏城,是當年殷紂王囚禁西伯(周文王)的地方。

河南郡,這裏原來是秦朝的三川郡,高帝將名稱更改為河南郡,郡內的洛陽,有戶口五萬二千八百三十九戶,王莽將洛陽名稱更改為保忠信鄉,由司隸管轄。郡內有戶口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四戶,人口一百七十四萬零二百七十九。郡內設有鐵官、工官,古敖倉設在滎陽縣。轄有二十二個縣:洛陽,周公將殷商的遺民遷徙至此地居住,將其命名為成周。(周公在洛水北邊、瀍水東西修築了兩個洛邑,西洛邑為周人所居住,春秋時稱為“王城”,戰國以後稱為“河南”;東洛邑為遷徙來的殷商遺民居住,春秋時稱為“成周”,戰國以後稱為“洛陽”。)《春秋》中記載,魯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晉文公在狄泉會盟諸侯,以狄泉大於成周的故城,在此地築城,接周敬王居住在此地(《左傳》中記載,魯昭公三十二年動工,次年(魯定公元年)正式修築,三十天完工,周敬王因為王子姬朝內亂,從王城遷徙至成周居住,以求得到晉國與諸侯的幫助,遂擴建成周,將狄泉包括在內),王莽改名稱為宜陽縣。滎陽縣,縣內有卞水,還有馮池,均在縣的西南方,還有狼湯渠(鴻溝),引出濟水,向東南流至陳縣彙入潁河,流經四個郡,流程七百八十裏。偃師縣,縣內的屍鄉,原來是殷湯的國都,王莽改名稱為師成縣。京縣。平陰縣。中牟縣,縣內有圃田澤,在縣的西邊,是豫州的大湖蔽,縣內還有管叔的封國,趙獻侯從耿地遷徙至此地設都。平縣,王莽改名稱為治平縣。陽武縣,縣內有地名博浪沙(當年張良狙擊秦始皇的地方),王莽改名稱為陽桓縣。河南縣,古時候是郟鄏(rǔ)的封國,周武王將禮器九鼎遷至此地,周公為求得太平,營建都城,作為周王室的王城,再後來周平王向東遷徙至此地。緱氏縣,縣內有劉聚,是周王室京畿內一位大夫劉子的食邑,縣內還有延壽城仙人祠,王莽改名稱為中亭。卷縣。原武縣,王莽改名稱為原桓縣。鞏縣,這裏是東周的所在地。榖成縣,《禹貢》中記載,有瀍水從故成山上的亭北流出,向東南方流入洛水。故市縣。密縣,是古時候的密國。縣內有大騩(guī)山,是潩(yì)水的發源地,向南流至臨穎縣彙入潁河。新成縣,惠帝四年設立,縣內有蠻中鄉,在古時候,屬於戎族的蠻子國。開封縣(故城在河南省開封城南五十裏。原名叫做啟封,因為避漢景帝的名諱,改名稱為開封),縣內有逢池,在縣的東北部,也有人說是宋國的逢澤(其實是魏國的逢澤)。成皋縣,原來叫做虎牢,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製縣。苑陵縣,王莽改名稱為左亭。梁縣,縣內有憚狐聚,秦國滅亡西周,將西周的國君遷徙至此地,縣內還有一個陽人聚,秦國滅亡東周,將東周的國君遷徙至此地。新鄭縣,《詩經》中記載的鄭國,就在此地,鄭桓公的兒子鄭武公在此地建立諸侯國,後來被韓國所滅,韓國從平陽縣遷徙至此地設都。

東郡,秦朝設置,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治亭郡,屬於兗州。有戶口四十萬一千二百九十七戶,有人口一百六十五萬九千零二十八。轄有二十二個縣:濮陽縣,春秋時衛成公從楚丘遷徙到此地設都,原來的帝丘,是顓頊帝時代的舊墟,王莽改名稱為治亭。畔觀縣,王莽改名稱為觀治縣。聊城縣。頓丘縣,王莽改名稱為順丘縣。發幹縣,王莽改名稱為戢楯縣。範縣,王莽改名稱為建睦縣。茬(chá)平縣,王莽改名稱為功崇縣。東武陽縣,大禹治理漯水,引導漯水向東北經過千乘縣後,流入大海,流經三個郡,流程一千零二十裏,王莽改名稱為武昌縣。博平縣,王莽改名稱為加睦縣。黎縣,王莽改名稱為黎治縣。清縣,王莽改名稱為清治縣。東阿縣,縣內有東郡都尉的治所。離狐縣,王莽改名稱為瑞狐縣。臨邑縣,縣內有濟水廟,王莽改名稱為榖城亭。利苗縣。須昌縣,是古時候的須句國,太昊帝的後裔封在此地,風姓。壽良縣,縣內有蚩尤祠,在縣的西北濟水上,縣內有朐城。樂昌縣。陽平縣。白馬縣。南燕縣,是古時候的南燕國,姞姓,黃帝的後裔封在此地。廩丘縣。

陳留郡,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設置,屬於兗州。有戶口二十九萬六千二百八十四戶,人口一百五十萬九千零五十。轄有十七個縣:陳留縣,魯灌渠的渠首在此地,引狼湯渠水,向東流至陽夏縣後,彙入渦渠。小黃縣。成安縣。寧陵縣,王莽改名稱為康善縣。雍丘縣,居住在此地的是古時候的杞國人,周武王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在杞國,到了春秋時,杞國人遷徙至魯國的東北部,經過三十一世,在魯簡公時,被楚國所滅。酸棗縣。東昏縣,王莽改名稱為東明縣。襄邑縣,縣內有為漢朝宮廷製作服飾的服官,王莽改名稱為襄平縣。外黃縣,縣內有郡的都尉治所。封丘縣,濮渠水的渠首在此地引出濟水,流向東北至都關縣,彙入羊裏水,流經三個郡,流程六百三十裏。長羅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惠澤縣。尉氏縣,鄢縣,王莽改名稱為順通縣。長垣縣,王莽改名稱為長固縣。平丘縣。濟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濟前縣。浚儀縣,在戰國時叫做大梁,魏惠王從安邑遷徙至此地,睢水的渠首從狼湯水引水,向東流至取慮鄉,彙入泗水,流經四個郡,流程一千三百六十裏。

潁川郡,秦朝設置,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高帝將名稱更改為韓國(封予韓王信),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重新改回潁川郡,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左隊郡,在陽翟縣設有工官,屬於豫州。有戶口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戶,人口二百二十一萬零九百七十三,轄有二十個縣:陽翟縣,夏代大禹在此地立國建都,周代末年,韓景侯從新鄭遷徙到此地設都,有戶口四萬一千六百五十戶,人口十萬九千,王莽改名稱為潁川縣。昆陽縣。潁陽縣。定陵縣,縣內有東不羹邑,王莽改名稱為定城縣。長社縣。新汲縣。襄城縣,縣內有西不羹邑,王莽改名稱為相成縣。郾縣。郟縣。舞陽縣。潁陰縣。崇高縣,武帝設置,以此縣奉祀太室山(嵩山),作為中嶽的封邑。山上有太室山廟、少室山廟,古代典籍中有記載,以崇高山為外方山。許縣。是古代薑姓的封國,是堯舜時代四嶽的後裔,太叔的封國在此地,經過二十四世,被楚國所滅。鄢陵縣,有戶口四萬九千一百零一戶,人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王莽改名稱為左亭。臨潁縣,王莽改名稱為監潁縣。父城縣,縣內有應鄉,是古時候的封國,周武王的弟弟封在這裏。成安縣,是列侯(韓延年)的封國。周承休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元帝設置,元始二年改名稱為鄭公縣,王莽改名稱為嘉美縣。陽城縣,縣內有陽城山,是洧水的發源地,向東南流至長平縣後,彙入潁河,流經三個郡,流程五百裏,縣內還有陽乾山,是潁水的發源地,向東流至下蔡縣後,彙入淮河,流經三個郡,流程一千五百裏,是荊州的主要灌渠。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綸氏縣。

汝南郡,高帝設置,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汝汾郡,又分出一個賞都尉郡,屬於豫州。有戶口四十六萬一千五百八十七戶,人口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一百四十八。轄有三十七個縣:平輿縣。陽安縣。陽城縣,縣內有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新安縣。濦(yin)強縣。富波縣。汝陽縣。鮦陽縣。吳房縣。安成縣,縣內有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至成縣。南頓縣,是周代頓子的封國,姬姓。朗陵縣。細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樂慶縣。宜春縣,縣內有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宣孱縣。汝陰縣,是古時候的胡國,郡裏的都尉治所設置在此地,王莽改名稱為汝墳縣。新蔡縣,在春秋時,蔡平侯從蔡國遷徙至此地,經過二代人,又遷徙至下蔡縣,王莽改名稱為新遷縣。新息縣,王莽改名稱為新德縣。灈陽縣。期思縣。慎陽縣。慎縣,王莽改名稱為慎治縣。召陵縣。戈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西平縣,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新亭。上蔡縣,是春秋時的蔡國,周武王的弟弟叔度封在這裏,叔度被流放後,成王封兒子姬胡在這個地方,經過十八世,遷徙至新蔡縣。浸縣,王莽改名稱為閏治縣。西華縣,王莽改名稱為華望縣。長平縣,王莽改名稱為長正縣。宜祿縣,王莽改名稱為賞都亭。項縣,是古時候的諸侯國。新郪縣,王莽改名稱為新延縣。歸德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宣帝設置,王莽改名稱為歸惠縣。新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新明縣。安昌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始成縣。安陽縣(在河南省正陽縣南五十餘裏),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均夏縣。博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樂家縣。成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新利縣。定陵縣,縣內有高陵山,是汝水的發源地,向東南流至新蔡縣後,彙入淮河,流經四個郡,流程一千三百四十裏。

南陽郡,秦朝設置,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前隊郡,屬於荊州。有戶口三十五萬九千三百一十六戶,人口一百九十四萬二千零五十一。轄有三十六個縣:宛縣,是古代申伯的封國,縣內有屈申城,縣南有北筮山,有戶口四萬七千五百四十七戶,縣內有漢朝設置的工官、鐵官,王莽改名稱為南陽縣。犨縣。杜衍縣,王莽改名稱為閏衍縣。酂縣,是漢朝丞相蕭何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南庚縣。育陽縣,縣內有南筮聚,在縣的東北方。博山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哀帝設置,原來名字叫做順陽縣。涅陽縣,王莽改名稱為前亭。陰縣。堵(zhě)陽縣,王莽改名稱為陽城縣。雉縣,縣裏有衡山,是灃水的發源地,灃水向東流至屋鄉後,彙入汝河。山都縣。蔡陽縣,是王莽的母親功顯君的食邑縣。新野縣。築陽縣,是古代榖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宜禾縣。棘陽縣。武當縣。舞陰縣,縣內有中陰山,有親水從山中流出,向東流至上蔡縣彙入汝河。西鄂縣。穰縣,王莽改名稱為農穰縣。酈縣,縣內有育水從西北流出,向南彙入漢水。安眾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是古代的宛縣西鄉。冠軍縣,武帝設置,是古時候穰縣的盧陽鄉和宛縣的臨駣聚。比陽縣。平氏縣,《禹貢》中記載,桐柏山的大複山在縣的東南方,是淮河的發源地,淮河向東南流至淮浦縣入海,流經四個郡,流程三千二百四十裏,淮河是青州有名的大河川,王莽改名稱為平善縣。隨縣,是古時候的諸侯國,縣內有厲鄉,是古代的厲國。葉縣,是古時候楚國大夫葉公的食邑,縣內有長城,號稱方城。鄧縣,是古時候的諸侯國,縣內有漢朝郡都尉的治所。朝陽縣,王莽改名稱為厲信縣。魯陽縣,縣內有魯山,是古時候的魯縣,禦龍氏遷徙至此地居住,縣內有魯山,是滍水的發源地,滍水向東北流至定陵縣彙入汝河,還有昆水,昆水向東南流至定陵縣彙入汝河。舂陵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縣內有古時候蔡陽縣的白水鄉;縣內的上唐鄉,是古時候的唐國。新都縣,是漢朝王莽封為列侯時的食邑國,王莽改名稱為新林縣。湖陽縣,是春秋時候的廖國。紅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紅俞縣。樂城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博望縣,是漢朝列侯張騫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宜樂縣。複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是原來湖陽縣的樂鄉。

南郡,秦朝設置,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高帝將名稱更改為臨江郡,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恢複為南郡,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重新將名稱更改為臨江郡,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再次將名稱更改為南郡,王莽改名稱為南順郡,屬於荊州。有戶口十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九戶,人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郡內朝廷設置有發弩官。轄有十八個縣:江陵縣,是原來楚國的郢都,楚文王從丹陽縣遷徙至此地設都,此後經過九世,到了楚平王,修築城牆,又經過十世,秦國攻取郢都,楚國被迫遷徙至陳縣,王莽改名稱為江陸縣。臨沮縣,《禹貢》中記載,縣內有南條荊山,在縣的東北方,是漳水的發源地,漳水向東流至江陵縣,彙入陽水,陽水彙入沔水,流程六百裏。夷陵縣,縣內有郡都尉治所,王莽改名稱為居利縣。華容縣(在湖北省監利縣北),縣內有雲夢澤,在縣的南麵,這是荊州的大湖藪,縣內有夏水的渠首,從縣內引出長江水,向東彙入沔水,流程五百裏。宜城縣,原來叫做鄢縣,惠帝三年改名。郢縣,在戰國時,是楚國的別邑,也曾經叫做郢都,王莽改名稱為郢亭。邔(qì)縣。當陽縣。中廬縣。枝江縣,這裏是古時候的羅國,江沱水從縣的西邊流出,向東彙入長江。襄陽縣,王莽改名稱為相陽縣。編縣,漢朝在縣內設有雲夢官,王莽改名稱為南順縣。秭歸縣,縣內有歸鄉,是古時候的歸國。夷道,王莽改名稱為江南縣。州陵縣,王莽改名稱為江夏縣。若縣,因為楚昭王畏懼吳國,將國都遷徙至此地,後來又遷回郢都。巫縣,縣內有夷水,向東流至夷道,彙入長江,流經二個郡,流程五百四十裏,縣內設有鹽官。高成縣,縣內有洈山,還有洈水從山裏流出,向東彙入繇水,繇水再向南,流至華容縣,彙入長江,流經二個郡,流程五百裏,王莽改名稱為言程縣。

江夏郡,高帝設置,屬於荊州。有戶口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戶,人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轄有十四個縣:西陵縣,漢朝在縣內設有雲夢官,王莽改名稱為江陽縣。竟陵縣,縣內有章山,在縣的東北方,在古代典籍記載中,認為這裏是內方山,縣內有鄖鄉,是古時候楚國大夫鄖公的食邑,王莽改名稱為守平縣。西陽縣。襄縣,王莽改名稱為襄非縣。邾縣,衡山王吳芮曾經在此地設都。軑縣,是古時候弦子的封國。鄂縣。安陸縣,橫尾山在縣的東北方,在古代典籍中記載,認為這裏是陪尾山。沙羨縣。蘄春縣。鄳縣。雲杜縣。下雉縣,王莽改名稱為閏光縣。鍾武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當利縣。

廬江郡,是原來的淮南國,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在其它地方改立淮南國。金蘭縣西北有東陵鄉,淮河從郡裏流過,廬江郡屬於揚州。廬江從陵陽縣東南流過,向北彙入長江。有戶口十二萬四千三百八十三戶,有人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漢朝在此地設有樓船官。轄有十二個縣:舒縣,原來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昆鄉縣。居巢縣。龍舒縣。臨湖縣。雩(yu)婁縣,縣內有決水,從縣的北邊流至蓼縣後,彙入淮河,縣內還有灌水,也是從北邊流至蓼縣,彙入決水,流經二個郡,流程五百一十裏。襄安縣,王莽改名稱為廬江亭。樅陽縣。尋陽縣,《禹貢》中記載,有九條江在尋陽縣的南邊,向東流,彙合後注入長江。灊(qian)縣,縣內有天柱山,在縣的南邊,山上有祠廟,還有沘山,是沘水的發源地,沘水向北流至壽春縣,彙入芍陂河。睆(huan)縣,縣內設有鐵官。湖陵邑,邑內有北湖,在邑的南邊。鬆茲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誦善縣。

九江郡,秦朝設置,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高帝將名稱更改為淮南國(封予淮南王英布),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恢複為九江郡,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延平郡,屬於揚州。有戶口十五萬零五十二戶,有人口七十八萬零五百二十五。郡內有陂官、湖官。轄有十五個縣:壽春邑,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前238年)從陳縣遷徙至此地。浚遒縣。成德縣,王莽改名稱為平阿縣。橐皋縣。陰陵縣,王莽改名稱為陰陸縣。曆陽縣,縣內有郡都尉的治所,王莽改名稱為明義縣。當塗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山聚縣。鍾離縣,王莽改名稱為蠶富縣。合肥縣。東城縣,王莽改名稱為武城縣。博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揚陸縣。曲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平亭。建陽縣。全椒縣。阜陵縣,王莽改名稱為阜陸縣。

山陽郡,這裏原來是梁國的一部分,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在此地設立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將此地改設為郡,王莽將名稱更改為钜野郡,屬於兗州。有戶口十六萬二千八百四十七戶,有人口八十萬一千二百八十八。郡內設有鐵官。轄有二十三個縣:昌邑縣,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武帝改山陽縣為昌邑國,縣內有梁丘鄉。《春秋傳》中記載,“宋國、齊國在梁丘會盟”,指的就是這個地方。南平陽縣,王莽改名稱為黽平縣。成武縣,縣內有楚丘亭,這裏有春秋時齊桓公修築的城牆,當年齊國將衛文公遷徙至此地居住,到了衛文公的兒子衛成公,又將國都遷徙至濮陽設都,王莽改名稱為成安縣。湖陵縣,《禹貢》中記載,“船在泗水、淮水航行,直通黃河。”河道在縣的南邊,王莽改名稱為湖陸縣。東緡縣。方與縣。橐縣,王莽改名稱為高平縣。巨野縣,縣內有大野澤,在縣的北邊,是兗州的大湖藪。單父縣,縣內有郡都尉的治所,王莽改名稱為利父縣。薄縣。都關縣。城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城榖縣。黃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爰戚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戚亭。郜成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告成縣。中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平樂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縣內有包水,向東北流至沛縣,而後彙入泗水。鄭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瑕丘縣。甾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栗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足亭。曲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西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

濟陰郡,這裏原來是梁國的一部分,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在此設立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將名稱更改為定陶縣,《禹貢》中記載,菏澤在定陶縣的東邊,屬於兗州。有戶口二十九萬零二十五戶,有人口一百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八。轄有九個縣:定陶縣,古時候是曹國,是周武王弟弟叔振鐸的封國,《禹貢》中記載,陶丘在縣的西南邊,有一座陶丘亭,王莽改名稱為濟平縣。冤句縣,王莽改名稱為濟平亭。呂都縣,王莽改名稱為祈都縣。葭密縣。成陽縣,縣內有堯帝的塚靈台,《禹貢》中記載,雷澤在縣的西北部。鄄城縣,王莽改名稱為鄄良縣。句陽縣。秺(dù)縣,王莽改名稱為萬歲縣。乘氏縣,縣內有泗水,泗水向東南流至睢陵縣,彙入淮河,流經六個郡,流程一千一百一十裏。

沛郡,原來是秦朝的泗水郡,高帝將名稱更改為沛郡。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吾符郡,屬於豫州。有戶口四十萬九千零七十九戶,有人口二百零三萬零四百八十。轄有三十七個縣:相縣,王莽改名稱為吾符亭。龍亢縣。竹縣,王莽改名為稱篤亭。榖陽縣。蕭縣,是古時候蕭叔的封國,春秋時宋國將其作為附庸。向縣,是古時候的諸侯國,《春秋》中記載,說“莒人來到向國。”指的就是這個地方,薑姓,炎帝的後裔居住在此地。銍縣,廣戚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力聚縣。下蔡縣,是古時候的州來國,被楚國滅國,後來又被吳國奪走,吳王夫差將蔡昭侯遷徙至此地,經過四世,到了蔡侯姬齊,終於被楚國滅國。豐縣,王莽改名稱為吾豐縣。鄲縣,王莽改名稱為單城縣。譙縣,王莽改名稱為延成亭。蘄縣,縣內有甀(zhuì)鄉,高祖在此地剿滅淮南王英布的叛亂,縣內設置有都尉治理,王莽改名稱為蘄城縣。虹縣,王莽改名稱為貢縣。輒與縣,王莽改名稱為華樂縣。山桑縣。公丘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在周代,這裏是滕國,是周代周懿王的兒子姬錯叔繡的封國,經過三十一世,被齊國所滅亡。符離縣,王莽改名稱為符合縣。敬丘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夏丘縣,王莽改名稱為歸思縣。洨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垓下縣,高祖曾經在此地圍殲項羽,王莽改名稱為育成縣。沛縣,漢朝在縣內設置有鐵官。芒縣,王莽改名稱為博治縣。建成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城父縣,夏肥水在縣的東南方流至下蔡縣,彙入淮河,流經二個郡,流程六百二十裏,王莽改名稱為思善縣。建平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田平縣。酂(chuo)縣,王莽改名稱為讚治縣。栗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成富縣。扶陽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合治縣。高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高柴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漂陽縣。平阿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平寧縣。東鄉縣。臨都縣。義成縣。祁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會榖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