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這樣的身家,在浦江這座頂尖富豪聚集的國際大都市裏,也可以說是在三五人之列了,已經不是孫海容、華錦石能及。
孫海容、華錦石他們名下的企業,早期發展有很多遺留問題,賬目不清、管理架構複雜,即便這兩年對公司內部進行梳理,但目前市況下直接上市的可能性很小,也考慮著學新銳城搞借殼上市,跟徐元洲、丁洋那邊也接觸過好幾次。
不過擁有優質資產、保持穩定運營且有豐厚利潤的上市公司,不管孫海容、華錦石開什麼價錢,真正的控製人都不可能將公司或者控股權轉讓出來的。
對這些人來說,財富多十億八億或少十億八億,區別不大,更何況有些資源跟財富,並非完全用錢數的多寡就能體現出來的。
而有一些連續發生虧損的上市公司,為避免退市,需要將一些優質資產重組進去,令上市公司能起死回生,這些上市公司的控製人倒是樂意將控股權轉手出去,但由於國內上市公司的資源緊缺,想要買下這麼一家上市公司,以目前市場行情,則需要額外花費上十億的代價,孫海容、華錦石又很是猶豫。
這使得孫海容、華錦石兩人所控製的企業資產雖然也有近百億規模,但一直都沒有能夠證券化,一方麵身家得不到加成,另一方麵失去一個極重要的金融融資通道,發展業務的規模跟速度,都沒有辦法跟新銳城相比並論。
這兩年,浦建集團在地產上最大的動作,主要就是華意文化創意產業園及華意大廈的開發建設;而中南實業最近兩年的動作,就是在龍川河北岸接下三個拆改項目,合並建設一座占地一百六十畝的高層公寓樓盤。
孫海容、華錦石不像王亮那麼堅持,同時他們在龍川河北岸所開發的樓盤,各方麵的條件都不比金臣悅園,趁著江灣區域規劃調整的契機,將價格控製在每平方米一萬八九左右就開始銷售,趕在今年四五月份樓市收緊之前,他們兩家的樓盤銷售去化率就達到50%,目前兩家手裏都各自掌握二十多億的現金。
現在這情況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孫海容、華錦石手裏掌握現金,就特巴望著下半年的形勢能更惡劣一些;而對張啟華來說,就極度擔心下半年的形勢繼續惡化,而到明年形勢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
張啟華也是做建築出身,在浦江本地的富豪圈內,無論是身家,還是所從事的建築業主營業務,都要比孫海容差整整一個層次。
更關鍵的他不比王亮容那麼有魄力,浦建集團從兩千年起就大規模進入地產開發領域,零四年拿地做金臣花苑體量已可以說是不小,張啟華拖到零四年才在鬆山縣開發第一座小區樓盤,而且規模比較小。
看到鬆山縣的城區房價從零四年每平方米不足四千元,突突突的上漲零七年每平方米破萬,嚐到甜頭的張啟華才花大力氣在圓陀山南側一下子拿到五百畝地建海景公寓。
對張啟華的身家而言,這一步跨得有些大了,目前觀海景苑建設已經投入十五個億,張啟華投入的自有資金不到五億,又正好撞上樓市寒冬,一下子就痛苦之極。
所以說,他聽到副總孫尊強提及新銳城的大老板今天出現在售樓中心,還有意一下子拿下觀海景苑的兩棟樓,他也不管唐不唐突,也不管孫海容還念不念及以前就隻有吃過幾頓酒的交情,就硬湊過來,希望能與王亮直接接觸。
孫海容、華錦石手裏有二三十億的資金,也極想知道新銳城近期在浦江會有什麼大動作,自然不介意將張啟華作為一個話題帶入飯局。
“我們跟嘉湖市正談一個項目,現在已經初步達成意向,前期投入的資金就不會低於一百億,哪有資金在浦江搞什麼大動作啊?”跟嘉湖的合作,目前連方案差不多已經對外公開了,王亮也不介意跟孫海容、華錦石他們挑開來說,笑著說道,“我今天也就是看到萬邦想在那裏搞大動作,我就想著買幾棟樓囤在那裏惡心惡心他們,你們千萬不要認真啊,又或許,你們也學我,在張總那裏買兩棟樓囤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