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王亮計劃注冊成立新潮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網吧業務的經營,除了將之前的那間網吧資產注進去外,再由印象廣告提供擔保,從建設銀行景山路支行貸出一百萬,用於新網吧的經營。

不管怎麼說,印象廣告要承擔這一百萬貸款的抵押擔保風險,王亮堅持何婉個人應該要在科技公司占20%的股份,但考慮要給周斌多施加點壓力,而他的心思別處,後期主要精力也不會放到以網吧經營為主的科技公司之上,他個人也占24%的股份就足夠了。

此外,趙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然要算他5%的股份,這麼一來,科技公司剩下51%的股份,就都落到周斌的頭上。

不管怎麼說,這次能不費吹灰之力,貸得一百萬,主要還是靠周大海與楚懷鬆多年經營的關係,楚懷鬆那邊的關係,後期還需要周大海、周斌繼續經營下去。

周斌在科技公司一下子成了控股大股東,頓時間就頭大了三分,但也隻能硬著頭皮接下來,隻是哀求王亮這段時間不要當甩手掌櫃。

隻是接下來一個月,以“三十萬獎勵征名”這件營銷性質的重磅事件,對銀杏花苑的樓盤進行轟炸式宣傳,在碧沙廣告的配合下,廣告資源全麵的鋪開,王亮要將所有的精力都投進去,哪裏有時間心生旁鶩,去管網吧的事情?

征名廣告很容易鋪開,電台、電視台以及商都市的主要媒體,刊登征名廣告,花費不了多少錢;而在人均年工資才剛過一萬的商都市,錦苑國際掏三十萬,掏相當普通工人三十年的工資,為旗下樓盤銀杏花苑更換名字,在2000年的商都市也確實會引起足夠的轟動及軒然熱議。

然而要將這熱議持續下去,要將熱議轉換為對銀杏花苑的持續關注,變成受商都市主要媒體持續關注及追蹤報道的熱點事件,則不是一件容易事。

碧沙廣告在媒體資源方麵有著極為強大的優勢,與多家報刊、雜誌、電台、電視台媒體都有過廣告合作,這一次的征名活動,也特地從省市裏九家主要媒體單位請了有影響力的十二位記者充當評委,以確保各種圍繞征名的文案、通訊報道能密集而持續的發布在各家媒體的平台上,同時還保持間隔一天,就有一家媒體以熱議討論的形式,對征名事件進行深度的挖掘。

包括十二萬的評委專家費、三十萬的獎勵在內,總共一百萬的廣告宣傳預算,王亮在一個月內就用掉七成……

如此大力的宣傳下,市民參與積極性極高,短時間內就有上千條小區征名遞交上來參與評選。經過初選後,在十一月最後一天的一大早,李夢就將“錦瀾花苑”、“鳳凰新城”、“中原世紀城”等十二條小區征名,送到王亮的辦公室,請他作最後的決定。

名義上最終評選權在十二位名記者評委身上,但鬼都知道銀杏花苑到底要改什麼名字,最終的決定權在王亮與錦苑國際的大老板錢萬裏的手裏。

“我們花大代價請來的十二名評委,對這些名字都有什麼意見?”王亮接過李夢遞過來的名單,問道。

“意見分歧比較大,但有四個人對錦瀾花苑這個名字都更讚同。”李夢說道。

“哪四個評委?”王亮問道。

李夢欠過身子,抓了王亮辦公室裏的鋼筆,又在名單上寫下四人的名字。

王亮沒有直接參與評選工作,但評委名單早就爛熟於心,李夢寫下四個人的名字,都是省電視台的有名記者,眉頭微微蹙起來,是誰想要將三十萬獎勵拿走?

王亮心想李夢是老江湖,閉著眼睛都能看出這裏麵的貓膩,卻故意裝糊塗,她是想將這三十萬的人情送給誰?

“好吧,這事我要跟錢總請示的,”王亮也是含糊的說道,但不會這時候就給李夢牽著鼻子走,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說道,“等會兒還有銷售總結會要開,今天就不請李總你吃飯了。”

“說得好像你請過似的?”李夢嬌嗔的橫了王亮一眼。

她也不管王亮有沒有看出名單裏的名堂,這段時間經常在一起合作,讓她在王亮麵前又豎立起身為美女的自信來,有意無意就流露出來撩人的風情來。

王亮頭痛的拿起文件夾,示意他真要趕著去開會,才將李夢送出辦公室。

銀杏花苑新的名稱都還沒有定譜,但事件營銷所帶來的效應早些充分的顯示出來。十一月上旬,客戶電話及登門谘詢量就急劇攀升,銀杏花苑售樓處門庭若市,李鈞鋒及劉同江、馮歆帶領的團隊,銷售策略就從主動尋訪向被動的往大廳接待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