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良心”秤(1 / 1)

相傳範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範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係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範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係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係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範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裏,範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範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就這樣,秤這種計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並一直沿襲了兩千多年,直至今天。

相關鏈接

彈簧秤

彈簧秤又叫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的形變與外力成正比的關係製成的測量作用力大小的裝置。

彈簧秤分壓力和拉力兩種類型,壓力彈簧秤的托盤承受的壓力等於物體的重力,秤盤指針旋轉的角度指示所受壓力的數值。拉力彈簧秤的下端和一個鉤子連在一起(這個鉤子是與彈簧下端連在一起的),彈簧的上端固定在殼頂的環上。將被測物掛在鉤上,彈簧即伸長,而固定在彈簧上的指針隨著下降。由於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之外力成正比,因此作用力的大小或物體重力可從彈簧秤的指針指示的外殼上的標度數值直接讀出。

在使用時應注意所測的重力或力不要超過彈簧秤的量度範圍,還應檢查,在彈簧秤未掛物體時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若不在零刻度可進行修正。未掛物體前,最好輕輕地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指針卡在外殼上。此外還應注意勿使彈簧和指針跟外殼摩擦,以免誤差過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