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心髒起搏器發展史(2 / 3)

這一時期,臨時起搏器的研製也在迅速發展,50年代初期,直流電起搏技術剛剛起步,盡管療效肯定無疑,但其體積巨大,因此便攜式僅僅是一個名詞而已,實際隻是可以移動的起搏裝置。但此後不久,世界上第一台真正便攜式臨時起搏器問世,該起搏器的能源為一般電池。應用這種小型臨時起搏器,Minnesota大學的C Walton Lillehei醫師成功救治了一位先心病手術中發生房室阻滯患兒的生命。

開胸植入起搏電極技術創傷大,患者需承受較大的手術,有感染等係列合並症,使其隻能在有限患者中實施。如果推廣在臨床上的應用,需尋求更簡單的方法。

早在1954年,Hopps應用絕緣導線經靜脈送入動物心房進行起搏實驗成功。這一實驗說明,應用起搏電極導線能夠通過刺激心內膜有效起搏心髒。

1958年,當時僅僅是一名普通外科住院醫師的Seymour Furman進行了大量的心髒心內膜起搏實驗,證明心內膜起搏比心外膜起搏的閾值明顯降低,並能克服胸壁刺激的缺點,並倡用心內膜電極。

1959年Furman S和Schaldach設計製造出心髒內膜起搏電極導線,並經周圍靜脈將起搏電極導線插入到右心室刺激心內膜,起搏心髒。在這一年發表的文章中Furman S對這一手術操作技術作了詳細的報道和係統的闡述。Furman S經心內膜起搏心髒的實踐和理論很快被人們接受,而經周圍靜脈植入起搏電極導線的方法大大簡化了心髒起搏器植入技術,從而使心髒起搏器的臨床應用受到極大重視,得到廣泛開展。這是現代起搏技術的開始,Furman S成為公認的現代起搏技術的奠基者之一。

Furman S的創舉與其後的Scherlag B.J提出和發明導管法記錄希氏束電圖有異曲同工之處。在Scherlag之前,希氏束的解剖和電生理的功能已有廣泛的研究,在動物體和開胸手術病人已成功記錄到希氏束電圖,但這些都沒有成為方便的、常規的臨床記錄希氏束的方法。直到1969年Scherlag導管法描記希氏束電圖的文章發表,才使這項檢查技術成為臨床普遍應用的重要的心髒電生理檢查方法。

至今,Furman S還健在,四十多年來,他為現代起搏技術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Furman植入了世界首例DDD起搏器,1979年,Furman與其同事共同創立了北美起搏和電生理學會(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NASPE)。他撰寫的《A Practice of Cardiac Pacing》一書先後發行三版,成為全世界心內科及起搏專業醫生的最重要的參考書。

目前,Furman S任美國紐約Yeshiva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心胸外科教授,醫學教授,任美國著名的PACE(Pacing and ClinicalE lectrophysiology)雜誌的主編。Seymour Furman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起搏技術的巨匠。

經過數代科學家、醫學家的不懈努力,確立了體外臨時起搏技術及臨床應用方法,但由於其攜帶不便和容易並發感染,促進了全埋藏式起搏器的研究。

1958年10月1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的Karolinska醫院植入了世界首例全埋藏式人工心髒起搏器。這一舉世矚目的手術是由該醫院的胸外科醫生Ake Senning教授執刀,成為世界第一位全埋藏式人工心髒起搏器植入的手術者。植入的固定頻率型起搏器是由Elema Schonander,即現在Pacesetter AB公司的Rune Elmqvist博士設計的,Elmqvist工程師成為世界第一例埋藏式心髒起搏器的設計者。Pacesetter AB公司建立了Rune Elmqvist紀念室以資懷念。植入的起搏器外型為圓形,能源是兩節串聯的鎳-鎘電池,該電池通過體外感應充電方式無創性充電,每周充電一次。植入的患者Arne Larsson為男性,40歲,患完全性房室阻滯多年,頻發心髒停跳引起阿斯綜合征,各種藥物治療均未奏效,病情逐漸加重。起搏器植入後心率明顯增高,臨床一般狀況改善,此後又先後更換了25台起搏器,已經依賴心髒起搏器生活工作了42年,至今已逾82歲高齡,身體仍然健康並漫遊世界。Arne Larsson是世界上第一位接受全埋藏式心髒起搏器治療的病人。1986年,全埋藏式起搏器首次手術後的28年,在Monaco舉行的“Cardiostim`86”起搏器學術研討會上,大會主席團授予世界首例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的“三劍客”起搏器榮譽獎,表彰3人通力合作,開創了對人類健康與生命十分重要的醫學治療新技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