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莫爾斯電碼”(1 / 1)

1837年,英國人庫克(公元1806~1879年)和惠斯登(公元1802~1875年)發明了實用的電報機。他們不再使用冒泡的酸水,而是利用電流令磁針偏轉,然後根據磁針偏轉的方位,判斷遠方發送的信息。

這種電報機隻需5條電線發送拉丁字母組成的信函。這種機器有5根並列排成一行的磁針,磁針偏移的方位,受來自遠方的電流控製,磁針上下兩邊各有1幅網格狀的字母表;發報員按照文稿字母順序按鍵,電流便使收報機上的磁針有規律地擺動;根據接收機上磁針偏轉的方位,人們就可以知道遠方發送的是哪個字母。

一年以後,這種電報係統開始在英國西部大鐵路沿線安裝使用,因為鐵路沿線很容易架設傳送電報的電線,而且鐵路沿線的電報業務量會比其他的地方大。有一次,英國警方向鐵路沿線各火車站發送電報,描述一名當天登上列車潛逃的殺人犯的外貌特征,沿線警察收到電報後很快便逮捕了這名罪犯。這件事成了那一天的頭號新聞,人們紛紛議論:“電報真的比火車還快。”然而,庫克和惠斯登發明的電報機需要用的電線太多,安裝起來麻煩;而且磁針從開始擺動到穩定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報的速度尚不夠快,辨讀字母也常常會出錯。

1838年,美國人莫爾斯(公元1791~1872年)發明了一種新的電報係統,使用時斷時續的電流發送文字信息。這樣發電報隻需一條電線,而用大地作另一條電流的通路。莫爾斯用兩種持續時間不同的電流信號組成不同的時間序列,以此分別代表不同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發報機發送的斷斷續續的電流信號,通過長長的電線流過收報機上的電磁鐵線圈,嘀嘀嗒嗒時斷時續地吸動鐵片,鐵片開合的時間恰與發報機送出的信號完全一致。如果在鐵片上係一支鉛筆,用鍾表機構驅動1條紙帶勻速地在鉛筆下通過,紙帶上就會清晰地留下發報員發送的點線組合筆跡,譯電員可據此解讀函件內容。當時,這種電報機每分鍾可以發送10個字。

莫爾斯的發明,使電報信息由空間組合變為時間序列,解決了電報技術實用化中最大的難題。後來,人們把他發明的這種代表字母和數字的點線組合稱為“莫爾斯電碼”。這是人類在早期電報通信中運用得最成功的軟件技術,直到今天,世界許多地方仍在使用它。

莫爾斯電碼發明不久,人們很快便意識到電報對於國際交往的意義。1850年,英國工程師雅可布和布瑞特成功地鋪設了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通信電纜,實現了英法兩國之間的直接電報聯係。這種前所未有的通信電纜以橡膠作為絕緣材料,緊緊地包裹導電性能良好的多股銅芯線和51根絞合在一起的鋼絲,這種電纜可以承受大海的風浪衝擊和自身的巨大重力。電報係統采用莫爾斯電碼,電纜中用銅製成的芯線和海水,共同構成了傳送信號的通路,這時,通信技術的新發明,已經發展成為浩大的工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