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資從來也沒想到,他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會被載入曆史,並成為後世公認的關於華夏的定義。與這個時代的很多英傑一樣,他隻是信口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憑良心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但在後人眼裏,他們一言一行,都足以令人景仰。

六百多年後,一個胡姓學者反複研究中華民族的這段特殊的時刻,慨然評價道:“北元初侵時,蓋華夏民族觀念未成,所以頃刻席卷宇內。待忽必烈再度南征之際,華夏民族觀念已深入人心,北元欲重演五胡亂華故事,心有餘而力不足也!”

關於這段時間蒙古人的所作所為,這位博學睿智的老者不無幽默地寫道:“我們應該‘感謝’忽必烈,如果不是他所率領的蒙古族對華夏祖先進行的血腥屠殺和殘暴奴役,我們至今還分不清楚朝代更迭和異族入侵之間的區別。是忽必烈大汗用屠刀讓華夏祖先認清了國家與民族概念,認清了成為被征服者的悲慘命運。使他們不再相信五德輪替的鬼話和征服者的任何借口。此後數百年,華夏民族即便內部矛盾到了最尖銳時刻,想到的也是憑自己的力量慢慢修正而不是借助外來兵馬“重塑”自己的國家!”

“六百年間,先後有俄羅斯、倭寇試圖染指華夏故土,皆被華夏百姓擊退。”胡姓老者以如椽巨筆總結數百年曆史,心潮澎湃。“每當國家危難之時,總有人振臂高呼“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然後數萬鐵血男兒前仆後繼,九死而無悔!”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這八個字最早出於祥興五年名儒陳龍複所寫的《抗元檄文》。全文共六百餘字,以文言寫成,字字現金石之聲。檄文發出後,流求蘇家、東海方家、黃水洋群豪、兩浙草莽以及福建、廣東各地豪傑全部聚集在文天祥戰旗下。一時間在建康附近居然彙集了近二十萬兵馬,兩浙各地陸續還有其他誌願者,紛紛趕往抗元前線。

“…….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救濟斯民,永安社稷!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居於國中,願與華夏之民平等相待者,則視之與華夏人無異。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我中國之民,自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忽必烈猛然站起身,把細作送來的檄文重重摔在了地麵上。他從來沒讀過這麼有氣勢的檄文,偏偏這檄文來自敵人的筆下。

“葉李呢,把葉李給朕找來,他不是與文賊齊名麼?速給朕寫一篇同樣的文字來反擊!”金帳裏傳來一陣陣咆哮,受傷了野獸般淒厲。兩旁衛士謀臣嚇得臉色發白,不知道拿什麼言辭來回應。有人悄悄地給光祿寺正卿月赤徹爾送了個信,片刻之後,這個在忽必烈麵前最能說上話的後輩將領匆匆忙忙趕到中軍。

“葉李呢,他怎麼還沒來。難道他承認沒文賊才高麼?還是三心二意,也想著造朕的反!”忽必烈見來的不是自己最急著召見的人,不滿地吼道。他身材不高,一條腿還有些跛,但此刻這拖著一條跛腿的老人卻如座大山般壓得眾謀臣喘不過氣來。

“陛下,葉李老了!”月赤徹爾上前幾步,躬著身子回答。手腳卻絲毫不停歇,快速將忽必烈扔到地上的諜報拾了起來。

“老了,朕準他告老了麼!派人給我用快馬追回來,寫完了南征檄文再讓他滾!”暴怒中的忽必烈不會跟任何人講道理,一張臉黑裏透紅,仿佛馬上要噴發的火山般狂熱。

“陛下何必與文賊一般見識呢,您這裏越生氣,他在江南越得意。咱蒙古人向來用彎刀跟人講道理,不逞這口舌之利的。當年成吉思汗爺六個字,不抵花子摩國洋洋萬言麼!”月赤徹爾快速掃了一眼檄文,淡然相應。

“你要戰,便做戰!”忽必烈猶如被醍醐灌頂,臉上的表情瞬間從狂暴中回複正常。從月赤徹爾手中奪回諜報,再度掃了一遍,冷笑了幾聲,道:“要打便打了,廢話那麼多幹什麼?月赤徹爾,你說得有道理。至於葉李,讓他繼續歇著罷,朕需要時再喚他!”

“陛下,葉李上月已經蒙長生天召喚去了!”回過魂來的怯薛秦少卿低聲提醒。方才忽必烈讓他們去傳喚一個死人來應旨,當然沒人有膽子去閻羅殿下令。

“死了,怎麼死的。朕怎麼不記得?”忽必烈搔了搔頭頂上越來越少的白發,茫然地問!

“陛下是被文賊氣的,所以一時忘記了!”機靈的月赤徹爾笑著回答,“葉李舉薦盧世榮為國理財,結果盧世榮卻貪贓枉法。盧賊罪行敗露後,葉李覺得愧對陛下的信任,所以在家中自裁了。陛下當時還曾下旨厚葬了他,葉家大小皆謝陛下洪恩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