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機械種植能否普及(2 / 2)

溫帛畫:(向劉支書詢問)那幾個在田頭操作的人都不是本村的村民吧?

劉支書:不是,這個機器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還需要學習一哈才行,他們是農機局請來的,專門給我們示範。

一工作人員:(對著手中的喇叭)兩畝地的稻田用機器插秧的話,隻需40分就搞定,如果用人工插秧,要十幾個人花一上午的時間才搞得完,這機器真好,真是又省時又省力。

許主任:這機器插秧就是不一樣,秧插得又整齊,操作熟練了還節省不少時間。

場景:在村民家近一畝地的大田裏,縣農機局的插秧機手向在場群眾介紹插機秧的性能和用法,並現場進行插秧示範,指導各村村長及參會人員掌握插秧操作技術。

一工作人員:機器插秧在本鎮是首次,該技術有三大功能:節本、增產、增收,但也需要一定的技術,育秧是關鍵,田地能排能灌是條件,改變了傳統的水田插秧模式,充分體現了農機和農機的結合。此技術的推廣,可以使每畝地農民的淨收入增加250元左右。

溫帛畫:說起來真是一項不錯的便民設施。不過這機器價錢是多少啊?一定有點貴吧?

一工作人員:機插秧項目是國家對貧困地區的一項扶持項目,買一台插機秧,市麵價萬餘元,而在這裏農戶隻需花上千餘元就可買到,農戶出20%,國家要補助80%,經濟又實惠。

溫帛畫:恩。

場景:在一旁的群眾堆裏。溫帛畫覺得自己應該聽取一點民眾的意見,於是他走開去,來到群眾當中,詢問他們的想法。

溫帛畫:你們覺得這個機器如何啊?價格還承受得起吧?

一村婦:我屋裏用不著,(雙手比劃著)你想嘛,我們屋總共隻有一方田,也就那麼一扭扭兒,哪裏用得著這個機器?再說我看這個機器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熟練使用的。

一老農:(抽搭著旱煙)就是,田頭那幾個農機手專門幹這個的,我看還一會兒掉零件的,一會兒油燒完了,用起來麻煩得很。我屋裏也用不著,沒那麼寬的田,就算有這麼一塊平坦的田,我也不會買,價格還是貴了一點,一兩千,要收割多少穀子才賺得回一兩千塊錢啊?

一中年村民:不說價錢,關鍵是我們這些地方到處是山,找不出幾塊平一點的田地,這裏以塊塊平地也是本村少有的了,其他地方都是很狹窄的田,用這個機器反而越用越麻煩。

一村婦:對頭,這機器好是好,要在平坦開闊的地方才方便。

溫帛畫:(聽他們這麼一說,心情無不沉重起來)你們說的很有理,的確也是,我們這些山區,隨處都是山,有那麼一塊田,也是在狹窄的梯田上,用機器的確不是很方便,盡管這機器不算沉重,操作起來還是有一番費盡的。

一中年村民:我看這個也不過是湊熱鬧而已,見其他地方機耕機插,也到我們這裏來展示一哈,湊哈熱鬧,有幾個人去買他那個機器?

溫帛畫:(沉默不語,暗自琢磨著,這技術上級如果真要推廣,是否應該考慮下百姓的想法,不然就可能白費功夫了,低語道)怎麼上頭跟村民的話語差別這麼大呢?

後來,溫帛畫私下裏把村民的想法告訴了村幹部,村幹部自然原本是曉得的,這技術難以大麵積推廣,隻是為了配合上級的工作,不得不在本村謄出一塊地,讓他們做示範。現場上,紅色橫幅掛得高高的,電視台、報社記者都紛至遝來,農機局局長還做了現場示範,他手握機器,在地頭隨著機器抖動。可是誰會想到,這就好像一場作秀,做過了也就做了,僅為當時宣傳廣告,之後一切還是老樣子,沒有村民買這機器,機耕機插技術實地推廣了,可是究竟誰會再提起,或者真正實用過呢?這自然不在話下。溫帛畫希望上級的作秀工作還是少點,能免則免最好,不要為了表現自我政績,做許多表麵文章,實際上什麼作用都沒起到,勞神傷財不說,白白浪費時間。如果把做這些的精力與財力花在為百姓辦出確切的實事,那不是更好嗎?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