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意象對話中的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學(2 / 3)

如果他再能給這個平靜一個解釋,比如利用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把這解釋為四大皆空或者無欲無求、順其自然(當然這並不是佛家和道家的本意),則他將更容易安於這個麻木的狀態。

我們認為,有些心理谘詢或治療雖然也能緩解甚至消除症狀,但是卻是通過增加或輔助來訪者不斷走向麻木而達到的這個效果。意象對話不讚同這樣的心理谘詢與治療。意象對話理論也反對用“症狀消除”作為心理治療效果的唯一指標。我們的價值觀認為,如果一個人成為行屍走肉,心理能量被嚴重壓抑,雖然沒有症狀,但是其心理不健康的程度卻有可能比有症狀的人還要嚴重。有症狀的人還在心理痛苦中掙紮,而這些麻木的人卻已經心死了,“哀莫大於心死”。

九、應對方式在轉化中的功能

我們剛剛說過,心理能量轉化的方向不是唯一的,而是不確定的。雖然不確定,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規律。應對方式的不同選擇,就是影響轉化方向的重要因素。

應對方式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應付方式或應對方式;也可以是沒有意識的,也就是精神分析心理學中所謂的“心理防禦機製”。

例如,當一個人失戀而痛苦的時候,當他的心理能量無從發泄的時候,假如他剛巧遇到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建議他去打架,他去了而且發現有效。也許他就會從此習得這樣一種方式,同時,他的能量也習慣於轉化為攻擊性的心理能量。如果他剛好遇到的是另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建議他把失戀的痛苦寫成小說,他做了而發現有效,也許他就會習得這種方式並習慣於把能量升華為創造活動能量。

熟悉心理能量轉化,對心理治療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情結、原型與心理意象

正如榮格所發現的,僅僅用後天的創傷來解釋情結是不夠完全的,我們必須注意到先天因素的影響。情結是先、後天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一、原型

榮格提出了“原型”的概念,所謂原型是一代代的人類個體,在經曆了非常類似的情境並作出反應後,逐漸形成的一種“對於世界作出反應的先天性向或潛在傾向”(卡爾文·S.霍爾、沃農·J.諾德拜著,張月譯:《榮格心理學綱要》,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版,33頁。)。“人……並不需要通過經曆黑暗或與蛇的遭遇而習得(對黑暗和蛇的)這種恐懼,盡管這些經曆和遭遇會強化或者再次證實他的這種性向”(卡爾文·S.霍爾、沃農·J.諾德拜著,張月譯:《榮格心理學綱要》,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版,33頁。)。榮格也指出,原型並沒有固定的內容,而隻是一種潛在的傾向。在“被人意識到並因此被人用意識經驗的材料充滿時,它的內容才被確定下來”(卡爾文·S.霍爾,沃農·J.諾德拜著,張月譯:《榮格心理學綱要》,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版,36頁。),也就是說這時原型才有了具體的形象,我習慣於把這形象稱為原始意象(榮格是把沒有內容的原型和有了具體形象後的原型同稱原始意象)。

我認為,原型和本能這兩個概念是關係非常密切的,它們都是一種遺傳的傾向,都帶有一種意向性(欲求)在內,也都有一些反應的傾向。區別僅僅在於,本能指動物的固定性的傾向,而原型則有一定的靈活性(我認為馬斯洛提出人類有“似本能的需要”(馬斯洛著,李文恬譯:《存在心理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版,171頁。),這應當和原型概念很有關係,隻不過這不在本書詳細研究的範圍內)。另外,本能是研究者自外去觀察動物時設定的概念,而原型則是人自內觀察人時所設定的概念,所以本能概念中不關心體驗隻關注行為,而原型則不同,體驗是重點。還有,原型包含著一種原始的認識。總的來說,我認為原型可以說是“在內省中發現的似本能的認識和反應傾向”。

為什麼不同的人在戀愛的時候有非常類似的反應,因為人有戀愛的似本能的傾向。這個傾向在世世代代的人那裏重複,每次重複都加強了它的力量,以至於它“遺傳”到後代身上。一個沒有戀愛過的少年,心裏就潛藏著對戀愛的迷戀。一旦有一個合適的異性激發,他身上潛藏的本能中儲存的能量就被激發了,於是他就會像他的先輩一樣激動、興奮,把對方想象得完美無缺,像他的先輩一樣,時時刻刻想和心上人在一起,仿佛他在繼續前世的愛。

二、原型與情結的形成

原型是情結的基礎,因為當我們激發出某種心理能量的時候,被激發的能量往往出自某種原型(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來源於某種本能),而且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也受到了原型中的各種潛在的反應傾向的影響。因此,原型往往能成為一個核心,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產生情結。

三、情結、原型與心理意象

原始的精神結構中意象是最常用的認識符號,因此,情結往往以一個心理意象的方式儲存在心理的深層,原型更幾乎永遠是以心理意象(也就是所謂的原始意象)的形式儲存在更深的榮格稱為集體潛意識的心理層。

如果有些情結會引起心理障礙,這些情結以及和這些情結有關的心理內容也都可以反映為意象。通過意象我們可以發現和解決心理障礙。這就是意象對話心理治療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如,有學員出現了這樣一個想象的內容:“在沙漠中,有清澈的泉水,並想象出有一片綠洲。發現有一個窯洞,窯洞中男女老少都有,是長老的樣子。還有一個人穿著阿拉伯式白袍,這個人是這裏的精神領袖,但是似乎內心有一點虛弱。這時有個聲音說:‘從現在起是我控製一切了。’這時這個穿白袍的人變得一身白甲。一個仆人進入他胸中,這個仆人也是白甲,有白色精鋼的翅膀……”

這裏,我們可以發現不止一個原始意象。沙漠、泉水、綠洲、精神領袖都是原始意象。沙漠是情感枯竭和缺少愛的象征,泉水是生命力和愛的象征,綠洲象征著保護所,而精神領袖更有著複雜的象征意義,這裏的精神領袖實際上是“魔鬼原型”的化身。在這些原型影響下,這個人的情結是“權利情結”,他實際上自卑而缺乏愛,於是幻想自己能得到愛,幻想自己是“控製一切”的領袖(控製一切的欲望是魔鬼原型最重要的特征),而且完美無缺(用白色象征),他用這樣的方式來防禦內心中隱約還能感受到的那種“虛弱”的感受……這個過程中,通過補償、幻想等防禦機製,他把虛弱的感受轉化為強大的感受,心理能量由虛弱時的恐懼不安轉化為驕傲,但是,這並不能消除他本來的消極感受,此人並沒有達到心理障礙的程度,但是如果這樣的過程繼續加強,就有可能出現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的形成,就是在這樣一些心理機製下,由於人對創傷和挫折的(往往是不恰當的、短視的)應對而導致的不良後果。

心理障礙的維持

有一些因素會使得消極意象難於被改變,它們是使消極意象以及建立在消極意象基礎上的心理障礙得以維持的影響因素。

惡性因果循環

由於心理障礙的存在,帶來了一係列的內外在的後果,這些後果往往會有強化原有的心理障礙的作用,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因果循環。心理障礙是因,這個因帶來一些後果,而這些後果又成為心理障礙的因。

心理障礙會導致社會適應的不良,從而使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受到損害。結果是這個人在社會中不成功,生活狀態不順利,或者是收入降低,或者是事業失敗。一旦一個人在社會中成為失敗者,則這個事件本身又成為他的新的壓力來源和新的創傷,新的壓力、挫折和創傷則可能加強他原來的消極意象。使他感到,“不出我所料,世界果然是這樣的不友好”,從而加強了他原來的消極的行為模式,結果就是心理障礙得到了維持甚至加強。

心理障礙也會帶來內在的後果,比如使一個人的創造性減弱、信念消極,而創造性減弱就使得他沒有能力去發現新的機遇和新的生活方式,信念消極就使得他對改變自己的信心不足。這樣,他也就不容易改變自己,從而不容易消除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者由於心理能量被壓抑,能自由活動的心理能量不足,普遍有一種潛藏的“無望”的感受。這種感受表現為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改變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消除心理障礙並擁有幸福的人生。而在心理治療中,來訪者的這種心態甚至會影響到心理治療師,使(除非很優秀的)心理治療師產生一種對這個來訪者“無可奈何”的感受。而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到來訪者,使來訪者再次確信“我的確無可救藥”了。

我們前麵提到的沉溺固然也是一種惡性心理循環,但是這裏所說的惡性心理循環卻不僅僅是沉溺,而往往包括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例如,一個吸毒者因為吸毒,導致了和原來家庭成員的疏遠,為了排解孤獨,就結交了一些同樣吸毒的朋友。在他試圖戒毒的時候,父母也許會不相信他而不能給他足夠的支持,而毒友卻誘惑並勸說他繼續吸毒,這也是惡性心理循環。這樣的惡性心理循環的存在,使一個人改變自己格外的困難。

最重要的惡性循環,就是當有了心理障礙之後,人們會自發地尋找一些防禦機製來暫時緩解焦慮、恐懼和痛苦,而這些方法總體傾向都是回避問題、自我欺騙。由於回避和自欺,問題就更沒有機會得到解決。

執著的傾向

執著是一種人的基本心理特點,指人會傾向於用以前用的方式行動,傾向於用以前有過的方式來尋求滿足,以及心理能量保持在原來的形式和方向。執著是心理的一種慣性,它傾向於保持曾經有的狀態。

比如女孩子失戀,痛苦不堪,感到沒有了這個人,活著沒有任何意義。旁人也許會勸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但是,這話對女孩子是沒有用的,她的心在大叫說:“我隻要這一棵草。”為什麼呢?因為女孩子說:“我愛的是他,而不是隨便的什麼芳草。”在她遇到他之前,她是活著的,活得也有意義。為什麼現在她卻覺得活不下去了?為什麼她隻可以在他一個人身上獲得幸福和快樂,而不可以在別人身上得到?是因為執著。

我們把心理能量投射到一個人身上,當這個人離開了我們,我們不是馬上可以把這心理能量轉到別處的。這個“慣性”,就是執著。

弗洛伊德很早就注意到了執著對心理障礙的巨大影響。他分析神經症時提出有些人“執著(fixed)於過去的某點,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解脫,以致與現在及將來都失去了聯係”(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11月版,215頁。)。由於有執著,所以一個人的消極意象一旦形成,就輕易不會改變。兒童時受到疏遠,即使現在已經是成年,而現在身邊的人絲毫也沒有疏遠他,一個人也完全可能時時刻刻依舊有一個被疏遠的意象,也時時刻刻感到自己在被疏遠。這是因為他執著地固守著原來形成的心理意象,而在這個意象的影響下,他所看到的世界或者說他心中的心理現實就是如此。

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個和心理障礙密切相關的概念是強迫性重複,實際上,強迫性重複也是執著。在尋求一種新的滿足失敗時,轉向過去曾經有過的滿足是強迫性重複。但是,似乎奇怪的是過去的不快也會有強迫重複的現象,我們的潛意識似乎會強迫自己去重複過去的不幸。我們在心理治療實踐中知道這個現象非常明顯地存在於生活中,比如一個幼年受到過性侵犯的女孩子在長大後,往往很容易受到類似的侵犯。這實際上也是執著帶來的後果。

如果把這個論點推到極點,則可以說既然生物的出現晚於並且產生於無生物,執著不僅僅是人類心理的特點,它更是整個自然的一個特性。而執著的最後狀態,應當是自然最初的狀態。弗洛伊德指出,最初的狀態中隻有兩種基本力量。一種力量是把一切結合在一起,另一種則是把一切排斥開,簡單說就是一為吸引、一為排斥。吸引力體現到人類身上就是“生本能”或者“愛欲本能”,其“目標在於不斷地建立更大的統一體,並極力地維護它們”,排斥力體現到人類身上就是“死本能”,“目標是取消聯結,故而帶來毀滅”,“最終目標是使勃勃生機變成無機狀態”。(弗洛伊德著,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卷,656頁。)

執著於死,也就是所謂死本能,當然是心理障礙的根本原因。而執著於生,或者執著於其他次級的欲望、思想和意象,也都對心理障礙的持續有重大的促進力量。原因很簡單,由於執著的存在,任何心理障礙的模式都有自我保持的力量,我們有了改善之後,也都有一種回到障礙中的慣性趨勢,而對那些我們不曾經曆過或很少經曆的幸福生活,我們卻會因不習慣而不大願意去接受。這聽起來不大合理,但是心理治療實踐中我們卻天天可以見到這樣的事實。

沾染

沾染是在符號化過程中,分辨過程不足導致的後果,即混淆了不同領域的內容。沾染是原始精神機構的認識活動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從根本上說,有符號化過程就必定會有少許的沾染。不過,過多的沾染卻是心理障礙維持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混淆意象和現實知覺

混淆意象和現實知覺,是沾染的一種。我們在觀察現實的時候,必定會用過去儲存的意象作為模板和參照,這個過程中,對現實的知覺必定會受到意象的一定影響。但是一般來說我們有能力分辨我們所看到的哪些是我們的意象,哪些包含著現實中的信息。這樣,我們就有一種能力,可以根據現實來修改原來不準確的意象。

心理障礙者過去的意象是很消極的,但是,他們在現在的生活中,很可能會遇到一些和他們過去消極的意象不同的現實事件。過去他們的生活中也許沒有愛、沒有希望,但是現在他們會有可能遇到愛、有了希望。這時頭腦的真實經驗和他們的意象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們分辨意象和現實的能力健全,他們就可以發現,實際的事件和自己想象的有差別,從而修改自己的消極意象原型。

但是,如果他們分辨意象和現實知覺的能力低下,分辨自己的想象和現實中發生的事件的能力低下,他們就無法根據外界情況修改消極意象。相反他們會把自己根據消極意象對外界的想象當成真實情況,他們覺察不到,至少不能清楚地覺察到,事實不同於自己的想象。他們會把想象當成現實。抑鬱症患者認為,自己真的是完全無能,世界上真的沒有誰會幫助自己,世界一片灰暗。因為意象是如此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在分辨力差的他們看來,是如此真真切切。他們不能想象世界會有另一種麵目。因此,他們不會想到修改消極意象。心理障礙者大多恰恰是如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強迫症患者有一種意象,就是房子中充滿了死貓、死老鼠等髒東西,於是她有一個強迫性的衝動要不斷地打掃房間,每天不得不幾十遍地拖地。實際上,充滿了死貓、死老鼠等髒東西的房間是一個心理意象,其象征意義和她的心理衝突有關,而和現實中她所居住的房子毫無關係。由於混淆,她產生了打掃現實房間的衝動,這就成為心理障礙的症狀。她不知道,真實需要清掃的房子,是她想象中的那個房子,而不是現實的房子,所以她錯用了力,做了無用功。

對於重症精神病患者,這個能力更為低下,以至於他們會把自己心中的意象完全當成是現實中的存在,把幻覺當做現實。這樣他們更沒有能力去修改自己的意象,因為那個我們認為是他想象出的“迫害者”、“鬼怪”在他看來是現實的存在。

具有消極意象及缺少分辨意象和現實知覺的能力,這兩點加起來就足以造成心理障礙。如果隻具有消極意象而不缺少分辨力,心理障礙將不會維持而將自愈。如果缺少分辨力但是不具有消極意象,也不會成為心理障礙。

有一點需要注意,我們並不認為由意象構成的內心世界是“不具有實在性的”或者是“虛假的”,隻有現實世界才是“真實存在的”。實際上我們認為它們都是有實在性的,都是真實存在的。意象有在原始邏輯基礎上構建的心理現實性,而物質構成的“現實世界”則有在日常邏輯思維基礎上構建的現實性。一般的學者容易犯的錯誤是,以為隻有客觀現實才是真實存在,而想象都是虛幻的。這是不對的。心理障礙者所犯的錯誤則是混淆,也就是誤把此“現實”和彼“現實”當做一回事。舉一個例子,我們說“法律”是存在的,“白菜”也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人問“法律”有多重?這就錯了,因為法律不是物質性存在而是精神性存在,所以它沒有重量、沒有體積、沒有顏色。我們不應當把它和白菜的存在形式混淆,否則就可能使我們的心理障礙得不到解決。

二、混淆過去記憶和當前現實知覺

混淆過去記憶和當前的現實知覺,就會讓我們把過去的陰影加到現在的事件上,從而不能建立關於現在的準確知覺。這樣的例證可以說舉不勝舉。例如某人在草地上受到過侵害,以後隻要到草地上就會感到恐懼,並把草地知覺為“可怕的地方,充滿陰森森的氣氛”。但是,如果她能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她就可以分辨出,可怕而陰森森的感受是被喚起的過去記憶而已,至於現在的真實知覺還需要自己重新體會。

如果一個人有充分的能力分辨過去的記憶和現實知覺,則不論過去有多少消極的影響,都不會引起現在的心理問題。他固然也會有時回憶起不愉快的事情並有消極的感受,但是這些不會影響他對現在的真實感受,也不會影響到他現在的行為反應。

三、混淆不同的人的心理內容

混淆不同的人的心理內容,有時是把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相混淆,有時是把自己和別人相混淆,這些混淆都會出現心理障礙並維持。

精神分析理論中所重視的移情現象,實際上就是混淆不同人的心理內容的表現。來訪者把對父親的感情轉移到男性心理治療師身上,也就是混淆了他父親和心理治療師的人格,所以才會用對父親的方式來對待心理治療師。還有,一個有戀母情結的男子對他的妻子——一個和他母親有相似的女性有移情,也是同樣的混淆。

由於意象可以用“凝縮”的方式結合,我們常常會把不同人的意象凝縮為一個凝縮意象。在這之後,我們就有可能用這個意象來理解很多類似的人,這使得這種移情性的混淆非常容易出現。

把自己和別人的心理相混淆,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現象。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投射”概念,就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在這個人的心理現實中,有許多自己的心理感受,也有他對別人的心理感受的理解。如果分辨能力強,則這兩種內容雖然都存在於他的內心中,但是應當劃分在不同的領域。前者劃在“自我”領域,而後者劃在“我心中的別人”領域。但是,如果分辨能力差,則這兩個領域之間的界限不清楚,而在有某種動機驅動的情況下,則他就可能把本應在“自我”領域中的一些情緒、欲求的衝動歸到他心目中的“他人”領域,“不是我殘忍,而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麼殘忍(所以我也不得不殘忍)”。相反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內投”。

在心理治療中,還有一種混淆經常出現,那就是心理治療師誤把來訪者的情緒當做自己的情緒。我們知道,由於人有“會心”這種基本能力,人可以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心理治療師也可以感受到來訪者的情緒,在感受過程完成後,這些情緒實際上就進入了心理治療師的內心世界。如果心理治療師有能力分辨,則他可以知道“這些情緒雖然我現在感同身受,但是歸根結底不是我的情緒而是來訪者的情緒”,他就可以把這個感受反饋給來訪者,這也成為“共情”。但是,如果心理治療師的分辨力差,他就有可能把這些情緒當成自己的情緒。於是,來訪者憤怒,心理治療師也感染了憤怒;來訪者無奈,心理治療師也感到對他很無奈;這就是因為混淆了人我。意象對話心理治療中有辦法幫助心理治療師提高這種分辨力,具體方法見以後的章節。

除了這些混淆外,心理治療中我們還會發現其他的一些混淆。而所有的混淆都在心理障礙的維持中有重要作用,正是因為混淆的存在,才使得心理障礙者看不到那些和他們的想象不同的現實,不能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