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意象對話中的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學(1 / 3)

意象對話中的心理

病理學和心理治療學

心理障礙如何形成,是心理病理學的基本研究內容。如何消除這些心理障礙,是心理治療學的研究重點。對這兩個問題,心理學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意象對話提出新理論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意象對話承認許多其他學者的研究是很正確的,特別是精神分析心理學、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更是我們的思想基礎。不過,以意象對話的觀點和它自己的角度重新解釋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學依舊是有必要的。因為正如我們前麵所說,任何心理學理論本身也都是一個心理現實,而心理現實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心理學理論正如不同國家的語言一樣,雖然世界上隻有一種語言也可以,但是有不同的語言存在也有其好處。好處之一就是:不同的語言可能對不同的目標更適用。德語非常嚴謹,適合講哲學,而喜歡思考的德國人用它來思考哲學問題顯然就比較方便。中文靈活,適合表達中國式的哲思和感悟,所以重感悟的中國人就比較方便用它來寫文章。我們用意象對話的視角來重看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學理論,目標也正是為了方便我們用意象對話的視角來看心理障礙和治療,從而方便我們用意象對話來做治療。用意象對話看到的,是獨有的心理現實,也許和其他理論家看到的不同,卻未必衝突,因為大家有不同的角度而已。

心理障礙的形成創傷與消極意象

心理障礙產生過程的第一步是在早期創傷性經驗影響下產生消極的意象。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意象對話關於心理障礙的第一個基本命題是:在創傷性事件的影響或反複影響下,人內心中會形成一些概括性的消極意象。

這裏所說的創傷性經驗指一切對人心理有傷害的事件的經驗。從來源上,它大多來源於他人,極少來源於自然的災害事件。

社會的因素是心理疾病的原因,這一點是各種模型都同意的。精神分析理論指出本我與社會道德的衝突是心理疾病的原因。人本主義者羅傑斯指出父母對兒童的有條件的關心即“價值條件”是心理疾病的原因。這些都是正確的。從來源上說,社會中的一些不利個人心理的因素是通過家庭影響到個人的。家庭中的一些不良的影響是更直接的原因。

不僅僅是一個單次的巨大創傷,更包括那些看起來也許不嚴重,甚至在別人看起來不算什麼創傷的小事情,因為這些小事情對當事人的傷害也許並不比一件大事情小。更何況很多這樣的日常創傷是多次重複的。舉一個極為簡單的例子,一個兒童有一個疏遠的父親,當他希望父親能關注他的時候,父親卻帶著厭煩的情緒說“我忙著呢”。這樣的創傷看起來似乎很小,但是如果考慮到這個兒童也許每天會遇到10次這樣的場景,到他7歲的時候,他已經反複經曆了兩萬多次這樣的創傷了。那麼這樣的小創傷帶來的影響,大大超出一次強烈的創傷性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一些表麵上不是創傷性的經驗實際上卻是創傷性的。例如,父母對兒童溺愛,一切聽兒童的。這實際上也是創傷性的經驗。因為,這使得兒童產生一種感受——兒童不能用語言表達——如果我們用語言表達的話,是不安全感:“如果他們連我耍賴都沒有辦法對付,他們是無能的,不能保護我。”在心理治療中,回憶童年時,也確有很多人這樣說。

意象對話理論認為,原始精神機構時時都在運作並用意象去進行認知,因此,在遇到創傷性的事件並引起一種消極的感受時,內心中就會形成一個消極的意象,這個消極意象象征著當時他的內心感受和他對這個遭遇的認識。這個意象是我們心中深層的基本的認知圖式。意象對話實踐中有很多能說明這一點的例證。例如,被父親疏遠的兒童也許會產生一個想象:“我敲父親的門,但是他把門關上了,而我恐懼地自己呆在門外。”這個意象並不是當時發生的事件,但是卻表現了當時他實際的心理感受,因此可以說是他的處境的象征。

由於心理障礙產生的第一步往往發生在生命早期,那時形象思維占據著比邏輯思維更主要的位置,所以創傷性經驗引起的是當時的主要符號係統——意象的異常。而且正如我們前麵所說,人對待情緒的經驗,不是像科學家一樣思維,而是用有情緒的符號——意象去把握。皮亞傑指出,當兒童有無意識的衝突時,如性興趣、防止憂慮和恐怖、防止被攻擊、防止與攻擊者在一起、因害怕冒險或爭奪而畏縮,他就會“需要一個更直接的象征作用”(皮亞傑·英海爾德著,吳福源譯:《兒童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1月版,44頁。)。皮亞傑是在分析象征遊戲時這樣說的,象征遊戲是意象活動的表現之一,但是這也適合其他意象的活動。

如果多次遇到相似的情境,產生的消極意象就會越來越概括化。它不僅僅是某一次經曆的象征,更象征著他心目中的世界、人生、自我處境和自我現實等(反之,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基本是美好的,或者雖然遇到了創傷事件卻獲得了良好的解決,那麼他就會形成一個概括化的積極的意象。有積極意象的人心理往往比較健康,所以不是我們這裏的關注中心)。

對這個概括性的消極(或積極)意象,一個人往往是沒有意識的,但是它卻存在於潛意識中,並且時時對一個人產生著影響。有些人會多次做同樣的夢,或者說夢雖然有些變化,但是在他的夢中常常出現同樣的主題、同樣的人物或者同樣的困境。這些夢反映的就是他的這個概括性的心理意象。也有的人會在白天常常想象到同樣的場景,這也往往是這個潛在的概括性的心理意象的反映。有些人在成年後,也許會用比喻性的語言總結他的人生觀,這些總結也往往是內心中的心理意象的反映。例如,我以前認識的一位朋友,他的口頭禪就是:“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對他來說,“戰場”的形象就是他最概括性的心理意象,反映著他對人生的最基本的看法。

如果一個人內心最概括性的意象是一個消極意象,則他眼中的世界、人生和自我圖景中永遠有一個消極的背景圖像。這也就是日常語言中所說的“有色眼鏡”。他看任何事物的時候,這個基本的意象都會成為他看事物的背景、參考和坐標係。例如,把世界看做戰場的那位朋友,在遇到任何一個人的時候,他都先去把對方假設為“敵手”,並且總是從“戰鬥力大小”的角度去評估一個人。隻有對很少的幾個人,他才能看做是“同盟軍”。這樣,他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威脅和壓力。他很難讓自己放鬆下來,更難讓自己去愛一個人。他的消極意象為他眼中的世界塗抹了一層烈火一樣鮮紅的底色,以至於他不能從其他角度來看人生。這樣的概括性意象使得他對人、對事件、對世界的認知容易產生某種特別的偏差,就是把什麼都看做是戰鬥。概括性的消極意象帶來了認知歪曲,也因而會帶來適應的困難,因為你看不清這個世界,當然也難於很好地適應世界。不是外在事件,而是人通過意象的過濾而看到的事件引起情緒和行為。有消極意象的人對世界的認識是歪曲的、消極的,他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問題的。因此,他們會產生消極情緒和不適當行為。這裏說“不適當行為”是外界對他們的評價。而對他們自己來說,他們並不認為不適當。例如有個朋友長期處於強烈焦慮狀態中,攻擊性強而且人際關係不好。但是在他眼中,他的做法是很自然的,因為身處戰場的他覺得不攻擊別人就會滅亡。我認為,任何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都是一樣,他們都因過去的創傷而形成了概括性的消極意象,而這個意象也在歪曲著他對世界的認知,使他眼中的“現實”不美好,從而引起了他們自己的困擾甚至心理障礙。

當然,我們內心中的各個意象的概括性是不同的,有的意象概括性最高,反映著一個人對自我、世界、人生和他人的最基本的看法或信念;有的意象概括性相對低一點,隻反映了對一部分問題的看法和信念;還有的意象概括性很低,隻反映著一時一事的感受和看法(在我的博士論文中,我曾經把概括性最高的意象稱為“意象原型”以便區分它們和其他概括性低的意象。不過,這裏所說的“原型”一詞又容易和榮格所說的“原型”相混淆,榮格所說的原型是先天遺傳的,而我所說的是後天形成的,兩者並不相同。因此,在本書中為了避免混淆,就不用“意象原型”這個術語了)。概括性越高的意象,對一個人心理的影響越大、越持久。

情結的形成

創傷對心理影響的產物,並不是散亂無序地放在內心中的;相反,這些內容會自發地進行組織,從而最終成為一些有組織的結構。消極意象逐漸走向概括化的過程,就是這些內容越來越組織化的過程。最終組織化的產物,就是心理動力學中人們耳熟能詳的情結。

按照榮格的說法,情結是“一種經常隱匿的、以特定的情調或痛苦的情調為特征的心理內容的團集物”(榮格著,成窮、王作虹譯:《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10月版,49頁。)。情結往往有一個基本主題,和這個主題有關的各種心理內容集合到一起。比如,一個人如果有“金錢情結”,則和金錢有關的回憶、態度和情緒等許多心理內容都會集結在這裏。一旦你觸動了其中一個內容,其他的內容也會被激活。

這樣的情結,是如何集結到一起的呢?心理動力學中並沒有明確的分析,因此作者將在這裏做一個分析。

一、集結的方式

第三章中我們提到過,原始精神機構中聯結不同事物的方法是凝縮、改造或啟示等,這些方法可以把小的結構聯結起來形成較大的結構;隨後我們會用拚湊、擴展或啟發等方式最終組織成整體的結構。情結的形成過程,也正是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進行的。

正如弗洛伊德所舉的例子(見第三章),一個人會在夢中有一個凝縮了幾個人的特征的形象來表示這幾個人共有的一個特點(比如都是我的精神導師)。如果繼續用這樣的方式凝縮,最後這個人就會得到一個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而這個意象就可以成為一個情結的中心。

我們也可能因受到啟示而產生一個情結,在心理患者的內省報告中,有時會有一個瞬間對他是決定性的。在這個瞬間,由於一件事情的刺激,一個人突然形成了一種對整個人生的似乎是頓悟性的理解。例如,一個女性多次失戀後,有一天看到一個男人看街上的美女,突然意識到男人實際上就是“性動物”。這一意念迅速地整合了她心中原來就有的、但是不成係統的許多對男人的印象,從而一下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結構,這就是啟示作用下形成的情結。

二、集結的基本規律

如果我們更深入地分析情結形成過程,我們還可以歸結為更基本的規律。原始精神結構中心理活動最基本的規律就是我們提到過的“相似性原則”,相似的東西往往會被看做是同一的。因此,有一個基本的心理活動就是:相似的內容會相互結合,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結。在這樣的過程中,心理世界中的各個分散的事件,將根據內容的相似性分別組合為一些不同主題的結構,也就是所謂的情結。

按照前麵提到過的心理原理,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過程看做是一個廣義的“認同”過程。弗洛伊德所說的認同過程發生在人與人之間,這個人可以認同另一個人。而認同實際上還可以擴展到更小的主體,即每個心理內容上,一個心理內容可以“認同”另一個相似的心理內容,從而使這兩個心理內容組合在一起。就像性格相似的人會做朋友一樣,相似的心理內容也會集結在一起形成大的心理內容“團體”。

在心理內容集結的時候,它們所帶有的心理能量也會集結在一起,從而使這個總體帶有更大的心理能量。內容彙集的越多,總的心理能量就越大,最終形成的情結中,就會彙集很多的某種形式的能量。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某天,一個3歲的男孩子正在和母親一起愉快地玩耍,嚴肅的父親回家了。父親一回家,就責備母親沒有做好飯,斥責這個孩子把屋子搞亂了。而母親卻馬上放棄了和孩子玩耍,討好地去給父親倒水並對父親表示親密。這個男孩子感到憤怒,而且會嫉妒父親的權利和他對母親的占有。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他6歲時的一天,他看到一個很像父親的人和漂亮而像母親一樣關心自己的阿姨在一起,表現得非常親密,也引起了他的嫉妒和憤怒(這一次憤怒的成分也許稍微少一些)。一次又一次,類似的事情總在出現。而由於這些事件以及它們帶來的情緒反應都很類似,這些記憶都集結到了一起,最終,這個男孩子在18歲時有一些明顯的特征,他覺得許多男性很嚴厲或有權威性,經常表現出過度的憤怒;他對身邊的女友,一個大他兩歲的很照顧他的女孩子總是不信任,擔心她會和別的男人好。我們說,他有了一個情結。

在相似的情境出現的時候,這個情結就會被激發出來。而它一旦出現,就帶著它所有的情緒能量。於是一次,當他看到女朋友和一個中年男性非常友好而親密地談話的時候,他異常地憤怒和嫉妒,於是不顧一切地上前爭吵(當然,這個例子中的後果很不好,因為那中年男子剛好是這個女孩子的父親)。這一次他所表現的憤怒和嫉妒,實際上是從小到大一次次積累的總和。如果我們把其中的每一個記憶都比作一個單獨的人,那麼集結了所有這些記憶的情結就仿佛這個人所參加的一個黑社會組織。在這個人要去打架的時候,整個黑社會組織都會和他一起上。這也難怪他會有那麼大的情緒了。

情結一旦產生,它引起的活動大多是自發的。在我們的感覺中,仿佛這個情結是一股力,迫使我們按他的指揮行動,仿佛這個情結是一個“心裏的小人”,他在驅使著我們做他讓我們做的事情。正如榮格所說,“不是人支配著情結,而是情結支配著人”。

當然,情結中的心理能量也可以被轉化,通過前麵說的“接觸轉移機製”或通過某種其他心理機製,用於其他的方式。例如,那個嫉妒的男性可以努力奮鬥,爭取自己當上權威人物,他認為這樣他自己就可以像父親一樣成為女性服從而討好的對象了,也不擔心別人會奪走自己喜歡的女性了。這樣,他的憤怒和嫉妒就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和進取性。

情結往往讓人不愉快,我們會希望它能消失,不過因為帶有心理能量,它不會自然消失。如果你不解開這個情結,也沒有用什麼方法把這個情結中的能量調走,那麼一生一世它都會在我們心靈深處存在,永不消失。你也許會以為自己忘了,但是在心裏你不會忘。除非你讓這個心理能量釋放了,情結才會失去力量甚至會消失。

每個人都必然有許多情結,每個人具有的不同情結是構成其人格特點的基礎。有些情結對人很有益處,而很少危害;也有些情結本身說不上是益處大還是害處大;我們更多關注的是那些常常給人帶來消極情緒或者不適當行為的情結,因為這些情結是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和基礎。意象對話和精神分析治療傳統一致,我們認為僅僅是消除症狀不是真正的治療,隻有消除引起這些症狀的情結才是徹底的治療。也就是說,真正的治療必然要導致人格的改變。

心理能量轉化

消極情緒使人不快,壓抑造成的欲求不滿也使人不快,因此,人必定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采用某些方式應對,而在應對的過程中,心理能量也有相應的轉化。心理能量可以轉化是心理動力學的常識,不過下麵對其轉化的方式我們還可以有一些更詳細的總結,補充心理動力學理論的不足。

一、心理能量未轉化時的衝突

壓抑的情況下,被壓抑的心理能量有突破壓抑的傾向,這個傾向和壓抑的力量相對抗,就造成了人的一種對“失去控製”的恐懼,或者說對壓抑失效的恐懼,這是我們前麵提到的一種情況。用水比喻心理能量的話,這可以比作水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水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二、心理能量轉化目標而不轉化形式

水被水壩阻擋住的時候,有另一種傾向出現,那就是被阻擋的水也許會另尋出路,改道而行進。同樣,被壓抑的心理能量也有一種轉向的趨勢。最簡單的轉向是:心理能量轉換目標,但是並不轉換其形式。例如,性的能量本來是指向異性間的性行為,但是受到了阻礙,則可能轉換目標,指向同性或者指向異性的內衣、鞋等物品,或者指向暴露、窺視等行為方式。這時目標轉化了,但是性能量還是性能量,這一點沒有變。或者,當我對上級憤怒卻不敢表達的時候,也許我會對弱者——比如我的孩子發火,這也是心理能量轉向而沒有轉化形式。

三、心理能量形式的轉化

另一種情況則是心理能量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一種被壓抑的欲求轉化為其他欲求。比如性不滿足時,有些人把性的欲求轉化為獲得成就的欲求,從而不遺餘力地工作。更明顯的例子是,當某種情緒被壓抑的時候,轉化為另一種情緒。例如,當愛的情緒受到壓抑的時候,比如求愛不成,有些人(不是全部)會“因愛生恨”,情緒完全變了,但是心理能量並不會消失,它由愛的能量轉化了形式變成了恨的能量。因此,愛得越多,恨起來才越狠。

四、轉化的規律之一:不會徹底轉化

從心理谘詢與治療的經驗中,我發現心理能量的轉化也許總是不徹底的。也就是說,心理能量不會完全轉化,總會殘留一部分於原來的情緒中。因愛生恨的人,不論他的憤恨有多麼強烈,多多少少總會有少許的愛意殘留。其他的情緒轉化也無不如此。因此,敏銳的心理谘詢師就有可能發現,某個轉化後的情緒來源於何處。

五、轉化的規律之二:可以多次轉化

如果外在和內在環境允許轉化後的情緒表現,則心理能量可以得到一定的釋放,心理的壓抑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當然,由於轉化永遠不徹底,所以這釋放也不會完全,壓抑可以緩解但是不會去除,情結不可能解決。能有的作用,也隻是感受上會“暫時舒服一些”。

但是,如果內外環境對轉化後的情緒依舊不允許釋放,則這個轉化後形成的情緒也有可能會再度轉化,變成另外的一種新能量形式。因愛生恨的人如果其價值觀不允許其表達憤怒和仇恨,則有可能轉化為其他情緒:也許會轉化為抑鬱,我們可以在臨床中見到,很多抑鬱的來訪者內心中實際上壓抑著非常多的憤怒;也許會轉化為嫉妒,從而表現出嫉妒的種種特征;也許會轉化為狂熱地工作;或其他各種不同的情緒和衝動。如果這些在轉化後的情緒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則也可以有一時的緩解;如果這些轉化後的情緒再一次受到壓抑,則也許會發生又一次的轉化。這個過程可以一再重複,轉化之後再轉化,直到轉化出的情緒和一開始的情緒完全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在轉化到不同的情緒時,就可以出現不同的心理障礙。轉化為抑鬱時,有可能出現抑鬱症;轉化為狂熱的時候,有可能出現焦慮症;轉化為恐懼時,則可能出現恐懼症。種種不同的心理障礙都可能出現。

六、轉化的規律之三:轉化方向不確定

轉化朝什麼方向進行,總的來說是不確定的。愛不能滿足的時候,我們剛才舉例說可能轉化為憤怒,但是這不是唯一的轉化方向,實際上有許多其他的方向可以轉化:可以直接轉化為抑鬱、焦慮、恐懼、內疚、友情、衰弱感等各種情感,也會有各種不同的行為反應。

七、轉化的規律之四:轉化的能量遞減

由於轉化可以多次重複,而且每次轉化中,心理能量的轉化都不會很徹底,所以每次轉化都不會把所有的心理能量轉化為新的形式。這樣,非常合乎推理的一個結論就是:轉化次數越多,最後轉化的心理能量的量就越少。這個結論,在我的心理谘詢實踐中,也得到了觀察的證實。

因此,越往後麵的轉化,所選擇的方向和形式越趨向於選擇那些“低能量”的形式。憤怒雖然是消極情緒,但是攜帶著很大的能量,所以一般來說,越往後選擇憤怒的幾率越小。最後的幾次轉化,往往是選擇如“軀體化”(把心理問題轉化為軀體疾病)、抑鬱、無力感等低能量的形式。而靠近最後的轉化,則往往轉化為一種心理的麻木,一種對任何刺激後很少有反應的狀態,一種類似行屍走肉的心理狀態。

八、多次轉化後的主觀感受

在一次次的轉化過程中,意識區域內的主觀感受愉悅度的變化是非線性的。在一開始的幾次中,愉悅度是逐漸降低的,以至於後來進入越來越不舒服的感受中。這非常容易理解,因為一次次轉化後的情緒一次次被壓抑。但是,在多次轉化後,將會有一個轉折點出現,在這個轉折點之後,不愉悅的感受將隨著進一步的壓抑加強,隨著轉化的次數增加而逐漸減輕。當一個人心理越來越不健康,走到麻木的邊緣時,他的不舒服將逐漸減少,愉悅度將從負值逐漸向上回升——如果一個人最終徹底麻木,他將不會有任何不愉悅的感受,他的愉悅度將回升到“零”,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心理能量完全受壓抑的、不健康的狀態,但是在他自己的感受中,這反而是不再有痛苦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