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似乎有些吃驚,龍目睜開眼內精光直逼知夢,她便繼續說下去:“奴婢本蘇州人士,家境本也殷實,無奈父親重病耗盡家財卻還是無力回天最後還是去了,母親一柔弱婦人沒有主見,族中人見我父親無子便將我們母女趕出了家門,母親帶我去投親,誰知路上染了風寒一病不起也撒手西去,奴婢身無分文,無奈隻想出了賣身葬母之法,虧得一位書生好心買了奴婢去做丫鬟,誰知……鎮江城中一位豪富老爺不知怎麼知道了奴婢,意欲買去做妾,書生素知他行為放 浪又禁不起奴婢苦苦哀求因此便不允,哪知不過五六日,書生與同窗在酒館喝酒,不知怎生衝撞了那位老爺,竟被生生打死,奴婢亦被綁去他府中說是替主還債,非要奴婢給他做妾室,奴婢不肯就招來一頓毒打以至鐐銬加身,還每日給奴婢灌下些令身體柔軟無力的藥,那老爺還與奴婢說他是算計好了誠心要打死書生的,奴婢雖是女子,雖是書生的奴仆,但書生因奴婢而死奴婢不忍心又無以為報,隻得假意應承做妾,在新婚之時將他殺死。奴婢本已做好赴死準備去與爹娘團圓,也許是奴婢命不該絕,漢王長子正巧在鎮江府辦事,聽聞了裏巷那些傳聞便來到獄中詢問奴婢此事,後來便稟告了王爺,奴婢這才逃過一死。本來,王爺是要奴婢回家去的,可奴婢已家破人亡,王爺這才好心收留了奴婢。皇上,奴婢所言無一字虛假,請您明察。”
俯首叩頭,等待老皇帝的判決。雖前半段是假,後半段卻是真,即使老皇帝要殺她她也總算為朱高煦挽回了一些聲名。
“小小女子竟還有這般膽色,也算對得起那死去的書生,他叫什麼名字?”朱棣問道。
“回陛下,書生姓鞏名萍,王爺已下令豪富之家賠償鞏家白銀萬兩以做撫恤。”知夢答道。
“漢王雖時常不遵禮法有些暴躁脾氣,但卻有副真性情,算你命好碰見了兩位貴人,起來吧,往後就在朕身邊待著吧。”朱棣說道。
“奴婢謝皇上恩典。”
“記住,在朕身邊隻得忠於朕,若有二心——朕殺你如殺螻蟻。”
“是,奴婢謹記。”
知夢的手心都是冷汗,又一場生與死的拔河,一切都在朱棣的一念之間。
對於以後的日子她真是沒有絲毫把握,一隻螻蟻隻有在人瞧不見的地方才安全,在宮城之中皇帝身側要難活的多。
朱棣的一句話知夢便這樣身份不明地伺候在了他身邊,平日裏端茶倒水灑掃捧劍的都用不著她,奏折典籍之屬她更是連碰都不敢碰一下,總管太監又不敢給她安排差事,所以她每日裏除了朱棣上朝議政召見大臣之外像個影子般跟著他,朱棣不問她她便終日默然不語,真快把自己弄成了一道影子。
很快到了春節,一年中宮裏宮外最熱鬧的時候。各地的請安折、貢奉等等每日都有,太監們穿梭往來,知夢雖無所事事都覺累得慌,朱棣更不用提,上了些年紀的的人內外操心很是容易疲憊。
宮妃們都知道此時是邀寵的好時機便每每燉了滋補的湯命人來報,朱棣偶爾心情好便去坐坐嚐嚐,知夢在一旁跟著被宮妃們的眼神弄得如芒在背,所以私心裏她不希望朱棣去誰的宮裏,想誰了傳來見也就是了。
大概朱棣也厭煩這些瑣事,後來便命知夢看著辦,於是知夢又成了眾矢之的,時常便聽見宮妃們的陰陽怪氣,但她們又不敢得罪於她還私下裏給她送些金錢珠寶之類。
這是個難辦的差事,想要做到公平是不可能的,雖她未收受那些金銀珠寶但又不敢得罪這些宮妃,想來想去便把這些湯湯水水、糕點果脯都先收著不去上報,朱棣想吃什麼了就隨時呈上再報上是哪宮所呈,命好的妃子偶爾會因為這受到臨幸。
這天,太子、皇太孫來請安,朱棣今日大概心情好所以對太子竟也和顏悅色起來,還問知夢今日又有什麼湯可喝,撿味道好的呈上來三碗,知夢便忙去張羅了,待回來時已見祖孫三代在桌邊圍坐,桌上還有些小點心。
恭敬地呈上了湯知夢在一旁侍立不敢走開,朱瞻基嚐了兩口湯隻說一般,大概是這湯的啟發忽提及想吃羊肉火鍋,朱棣實在是寵愛這位皇太孫,立刻就吩咐太監們去置辦了。太子扶著朱棣到一邊說節慶的事了,知夢仔細收拾著湯碗湯匙。
“記著,我最愛喝銀耳香菇雞肉湯。”朱瞻基在起身時悄悄跟她說了這麼一句。
知夢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