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大恩人報說彩樓奇女子運籌帷幄(1 / 2)

話說李建良打聽,張相府有一件奇事。朱能便問何事,答道:“宰相張居正有一小姐,在彩樓招親,已經出論,定期明年正月上元午時,拋球擇婿。”朱能道:“不知這位小姐才貌如何?”答道:“聞人傳說,貌比鮮花,若論才學,不獨世間所無,更屬古今少有。因他幫助父親運籌帷幄,平服倭人,所有奇謀妙策,盡是小姐功勞。”朱能道:“既然有此美事,有誌者不妨去走一遭。”

原來這位小姐非他人,就是當日投水的素娟。隻因素娟當日投水時,在江中飄蕩,耳邊似聞有人說道:“貴人有難,我們速宜救護。”於是身隨浪湧,湧至江心,掛在一隻大船舵上。

這般係大學士張居正奉旨回京的官船。是時,張居正在船中打坐,聞舟人拾得水中被溺女子,氣息奄奄,張居正急命灌救。須臾,救醒。丫環把衣服與他穿換,引他到艙中,叩謝相爺。素娟便問:“這位相爺是誰?”家人答道:“係當朝宰相張居正太師,快些上前叩謝。”

素娟行至跟前下跪。張居正問道:“你這女子青春年少,有何冤苦,將身投水?抑或偶然失足被溺?”素娟便把前情逐一訴出,並問:“大人因甚到此,得救殘生。”張居正道:“本宦告假回鄉,近因倭寇侵犯中原,奉旨回京策敵。在中途,聞得賊入山東,欲移舟先往濟南,商量軍機大事,路經至此,舟人把你救醒的。據你說來是受屈含冤的,待我差人帶你回家如何?”答道:“目下父親不在家中,我若回家,必再受奸人所害,求大人設處。”張居正道:“既如此,待我帶你回朝,自然與你伸冤就是了。”素娟叩頭謝恩。張居正吩哨丫環好生服事黃姑娘,隨命家人解纜行船,向濟南府進發。

是時,濟南有倭寇之亂,倭人即係日本國。在東南大海中,中有一島叫做倭島,有一王占據附近十八州地方,盡屬倭王統管。其國風俗與中華不同,凡有職位的貴人,俱雕刻身麵,用各顏色塗染班痕,婦女牙齒用藥染黑,衣服無縫折,儼然單被開必,將頭穿出一般,形狀半似雪衣,半似袈裟。與人行禮,但把手相搏,當作拜跪。自古以來,朝貢中國,自稱大王,常與中國貿易。萬曆年間,倭王俺達自恃強盛,不來朝貢,朝廷命欽差趙全為、大行人周元為副使,帶領騎尉二十人,到他國中催貢。誰知趙、周二人是個叛逆之臣,出京之日,早攜家眷逃遁。去到日本國,見倭王十分厚待,遂投降了日本國,並騎尉二十人永不回朝。趙全反教唆倭王興兵入寇,殘州破縣,生民塗炭。倭王俺達統兵十萬,屯劄青州,命王孫哪咭領兵二萬,攻打濟南,被官兵殺得大敗,把哪咭困在土山之上。參謀阿力哥勸哪咭投順中國。

山東總督王崇古準他歸降。即欲奏聞朝廷,巡撫方金湖諫道:“不可。現今倭王大兵未退,此事恐有變更,萬一不善調停,恐獲罪不淺。聞得張太師奉旨回京,不日經過此地,問他如何設處,然後奏聞,方為上策。”王崇古道:“大人高見不差。”即命人打聽張太師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