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曹操發跡(1 / 3)

話分兩頭,咱們再來看看自諸侯盟散之後,曹操的一些情況。

且說曹操不滿袁紹的優柔寡斷,獨自率領本部兵馬追擊董卓,不料卻誤中埋伏,被呂布等人殺得大敗。不但士兵死傷殆盡,連曹操也被董卓士兵俘虜,若非夏侯惇死戰拖住呂布,曹洪拚死相救,恐怕曹操必然被董卓殺害。

兵敗之後,曹操看到各路諸侯,各懷異心,各自歸位,想想自己確實無處可去,而且辛辛苦苦招募的五千士兵也隻剩幾十人了,差點心灰意冷。細想之下,決定投靠揚州刺史陳溫,靜待時機。

因陳溫素與曹洪交善,曹操便讓曹洪先行到揚州對陳溫說明一切,自己則先回老家譙縣看看。這時候曹操的夫人劉氏剛剛為曹操生了第四個兒子--便是曹植,剛剛滿月。而曹操的長子曹昂已經七歲了,次子曹丕五歲,三子曹彰三歲。

在家待了不到一個月,曹洪的書信便來了,揚州刺史陳溫對曹操極是仰慕,當即就表願意幫助曹操東山再起。曹操大喜,第二天便告別夫人、孩子踏上了揚州的路。到了揚州之後,陳溫對曹操極為客氣,並且還對曹操委以重任。

開始的時候曹操還真想過要殺掉陳溫,取而代之,占據揚州,但是猶豫良久,最終曹操還是沒下手,一來因為陳溫與曹洪相交多年,感情甚深,殺之恐讓曹洪心寒,二來陳溫確是真心對待曹操,殺之恐失大義,三是曹操認為江東不適合自己,隻有中原地帶才是自己一展才華的舞台。

卻不想,正是因為這個念頭,才使得曹操在後麵曆史上的諸侯爭霸中,終是死在了中原大地上,且是被楊奉所殺。

雖然陳溫對待曹操十分好,但是此時尚充滿雄心壯誌的曹操豈肯久居人下,每日都在不停打探各處消息。諸侯討董盟散之後,各路諸侯都沒有太大的動靜,天下似乎平靜下來了。正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曹操的機會來了。

袞州黃巾又起,聚眾數十萬,頭目不等,劫掠良民。

董卓大驚,問計於李儒,李儒道:“長安距袞州甚遠,太師如若派兵,恐怕路上會為其他諸侯算計,為今之計,太師可以天子名義,命令袞州牧劉岱率軍就地征討。”董卓大喜,於是便按照李儒的辦法,下旨命袞州牧劉岱起兵討伐黃巾。

且說,劉岱接到聖旨,雖然明知是董卓暗中搗鬼,但畢竟是以聖旨名義下的,加之他本就是袞州牧,若是任由黃巾肆虐而無動於衷,隻怕天下諸侯皆會瞧不起他,是以他不得不從。劉岱手下共有軍隊八萬,雖然久經戰陣,但是要同數倍於自己的黃巾軍作戰,劉岱心中沒有一絲的把握,但這一仗又不能不打。

接到聖旨的第五天,劉岱便盡起大軍八萬討伐黃巾,奈何糧草不夠,便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劉岱是袞州牧,但唯獨東郡太守喬瑁不奉他的號令,而且袞州的糧食半數以上出自東郡。二人關係既然早就交惡,是以喬瑁便推辭不給,劉岱大怒,引軍突然殺入喬瑁軍營,趁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得軍五萬,錢糧更是無數。

於是,劉岱便率領大軍共計十三萬,同黃巾軍戰於商邱。黃巾軍首領之一並非旁人,乃是曆史上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袞州黃巾之所以能夠發展到如此的聲勢,卻是和樂進的能力是分不開的。

說起來,還有一段緣由,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不但武藝了得,還頗有謀略。昔日,張角起兵的時候,曾經招攬過此人,然而樂進卻不願為賊,委婉拒絕了。後來,張角兵敗,樂進心歎幸好沒有答應張角。曹操起兵響應楊奉,討伐董卓的時候,樂進本來打算投靠曹操,正巧趕上家中有事,便耽誤了。

等到樂進將事情處理完畢,正是十三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後期,樂進於是便在家中等候曹操歸來。令樂進沒想到的是,曹操在追擊董卓時中伏,幾乎全軍覆沒,五千人馬隻剩下幾十人,所以曹操並不是大張旗鼓回來,而是灰溜溜地回來,更是在回來不久曹操又投靠揚州陳溫去了,樂進便再次和曹操擦肩而過。

而正在這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情,使得樂進最終還是參加了黃巾軍。

樂進的妻子,尤氏,與樂進自小青梅竹馬,海誓山盟。然而,樂進因為家道中落,生活變得十分拮據,尤氏的父親尤平是一個極其勢利的小人,便不允許女兒同樂進交往。但是尤氏不聽父親的話,仍然同樂進來往,使得尤平大怒,百勸無用,最後便將女兒鎖在家中。

不料,樂進乃是一會武之人,常在夜間翻入尤氏房內,與她相會。後來有一次被尤平發現,尤平卻並未聲張,卻是暗地裏請官府的衙役四周埋伏,隻要樂進翻窗進屋,便四麵殺出,打算擒住樂進。誰料到,眾衙役加在一起也不是樂進的對手,將眾衙役打翻在敵後,樂進從容離去。

此次捉捕未能成功,還讓樂進大搖大擺地走了,使得縣令胡常感到十分沒麵子,心中大怒,於是便請其族內一位壯士前來相助,此人名叫胡車兒,力大無比,身負重物,仍可夜行八百裏,現在董卓帳下大將張濟的手下效力。

樂進卻不知胡車兒之事,仗著武藝高超,依然每隔數日同尤氏相會。這夜,樂進再去和尤氏相會,再次中伏,樂進同往日一樣,麵無懼色,沉著應付。可是這次參與埋伏的人中卻有胡車兒這樣的高手,兩人大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若是單以本領來論,樂進應當高胡車兒一籌,但是胡赤兒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夜間之時,眼睛看物,如白晝一樣,這便是胡車兒能夠夜行八百裏的原因,是以兩人戰成平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