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影響對蘇聯頗為有利,即是因日本的南進而暫時減輕了蘇聯東部的威脅,蘇聯可以暫時專力於應付西線,軸心國有一個致命弱點,是敵人太多,因而在侵略行動上顯出矛盾,這矛盾正容易被蘇聯利用。比如德意對美宣戰後即在柏林與日本成立協定,約好共同對英美作戰到底,卻對蘇聯一字不提,顯係日本不敢同時進攻蘇聯,恐怕陷於腹背受敵。從德國來說,我們在上一節曾預測到它會另辟戰場,分出一部兵力。這些情形正好使蘇聯趁機會喘一喘氣,同時集中起力量進行反攻。
第一種影響是經濟的,第二種是軍事的,還有第三種是關於政治方麵的。蘇聯一向擔心的是民主國家團結不夠鞏固,現在它再也不會怕中途會有什麼不好的變化,這不僅僅使蘇聯的戰略政治都蒙受好的影響,同時也振奮了蘇聯人民的抗戰精神。相反的,軸心國家由於敵人增多,戰場遼闊,師勞無功,一定會更加動搖士氣和民心,從而釀成前方的潰敗,後方的叛亂。
六
由於英美在太平洋方麵初步失利,大家對蘇聯的參加對日作戰期望得格外殷切。倘若菲島被占領或被封鎖,那麼可以轟炸日本本土的便隻有中國和蘇聯的空軍根據地。在目前情勢之下,當然以海參崴與伯力等地最為理想。從海參崴,轟炸機隻需要兩個鍾頭便可以光臨東京,所以蘇聯的參戰,不僅可在陸上以大包圍形勢予東北及朝鮮的日本駐軍以致命打擊,且可以從空中炸毀日本幾個重要工業中心城市。再者,海參崴有一百五十艘潛水艇。日本人一向感到恐懼。上一次日俄戰爭,海參崴隻有兩艘潛水艇,竟能在日本海岸附近將日本的主力艦擊沉,現在如果戰端一開,當然會使日本蒙受不能想象的海上威脅。
蘇聯會不會參戰呢?我們認為一定會的。但是需要過一個時期才能參戰。
蘇聯的主戰場是在西線,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急態勢並沒有解除。頓河流域的戰略地位還沒有穩固。蘇聯大概要在東方暫緩戰火,利用日本侵略者的矛盾而集中力量將西線敵人擊退。蘇聯從來不相信日本,它要消滅日本侵略者的決心並不亞於它的友邦。它看得很清楚,如果日本在南太平洋上獲得了決定的勝利,一定會回頭來進攻沿海省和西伯利亞。所以它的參戰是必然的,不過會稍稍的留待較為有利時期,那時候一定是蘇聯西線穩定,遠東方麵中英美開始了主力反攻。
七
不管侵略強盜們有任何局部勝利,從整個戰略上講來卻是大大失敗。德國原隻想對英美妥協,對蘇聯速戰速決,結果對英美“和平”詭計售不出去,而對蘇聯也陷於失利狀態,欲罷不能。日本原隻想恐嚇英美止步,出賣中國,結果卻擴大了對外戰爭。同時要對付幾個強敵,初步占便宜無關整個局勢,侵略之終必失敗,毫無疑問。
在一九四二年內,我們可以看到龐大的美國陸軍出現在西半球上,幫助疲勞的英軍,開辟新的戰場。蘇聯於新的有利形勢之下,會將納粹軍隊擊退出蘇聯腹地。同時,日本背後會爆發偉大的策應戰,使日本在太平洋上陷於四麵楚歌境地。但是一九四二年大戰決不能獲得結束,反而更加殘酷的向各國蔓延。各國民眾所受的物資痛苦將必倍增。這是決勝負的關鍵一刻,勝利屬於進步的民族,但必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原載《抗戰》半月刊一九四二年一月第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