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西伯利亞與南洋在經濟價值上相差很遠,而防禦力卻比南洋堅強許多倍,如果徒勞無功反妨礙了“中國事件”的解決。日本的軍事政治動向是受財閥支配的,財閥們是最看眼前利益的實利主義者,你們想他們的算盤應該怎麼打,何況幾年來出頭的是陸軍,耀武揚威的是陸軍,日本的海軍不是很早就急於為天皇效死立功嗎?所以在目前看來,日本南進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總之,一句話,日本的北進是冒險捕“熊”,向南是混水摸魚,而問題是:“魚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四
比較最合理的推斷是:日本第一步是南進,南進之後再看風色。但一般人都認為日本將進攻泰越,卻不免看得機械。其實,如果日本要把泰越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他的海軍和陸軍可能是備而不用,不必定發生嚴重的侵略戰爭。因為貝當法國決不會有抵抗決心,敘利亞失敗後更喪失作戰勇氣,可能是經受日本一壓迫,他就半推半就的躺了下去。希特勒不管希望日本打擊蘇聯或牽製英美,都會力促貝當法國在越南對日屈膝,從而支持日本的侵略行動。至於泰國的統治者一向同日本軍閥政府一鼻孔出氣,更沒有發生戰爭的必然理由。所以日本南進第一步很可能順利實現的,在表麵上是使用軍事壓力,在本質上是外交攻勢;在形式上也許是無傷大雅的什麼協定,在內容上是卑鄙的強奸或侵占。那麼這一來,南進必關涉到太平洋上的其他問題,我們的看法是怎樣呢?
從日本與英美的矛盾說,這一舉動如果能順利成功,在日本方麵當然是有利的。我們要知道,英美一方麵不斷的援助中國,一方麵又不斷的同日本眉來眼去,沒有斷絕妥協心思,如今英美的通訊社已公開的露出來英美對日本侵占泰越的旁觀態度,這從主觀上是膽小怕事,在客觀上是發生了縱容作用。今後日本同英美間的矛盾如何發展,決定於雙方在太平洋上力量的對比,所以日本的任何成功都對英美是損失,是威脅。日本侵占了泰越以後,不僅可以獲得許多資源,在戰略形勢上也有了很大改變,到那時,日本第二步究竟是回頭來北攻蘇聯,或是繼續南進,或表麵上繼續南進而骨子裏壓迫英美作更大妥協,放棄援華政策——都有可能。從所謂“解決中國事件”這一問題說,影響也是相互而密切的。蓋日本要想堅持在中國的侵略行動並求得其安全,需要南進一步,打擊英美的威脅並攫取新的戰爭資源;同時,南進如果成功,也可能壓迫英美妥協,以增加中國困難,甚至使英美犧牲中國。因此,日本的任何成功對英美是不利的,對中國也是不利的,中英美的利害在這點完全一致,我們希望英美能夠像中國一樣的堅決才好。
但是,如果蘇聯最近確實被打敗,如果英美在太平洋上對日本又大量的讓步,日本準備就緒是會對蘇聯進攻或壓迫的;不過進攻壓迫的方式和時間都還說不定,最好不作肯定的推測。我們既不是劉伯溫,為什麼要不根據現實演變的具體條件去替世界寫一本《推背圖》?
(原載《中原》一九四一年六月第四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