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包公奉旨詔英雄 五虎興兵臨敵境(2 / 2)

次日,狄爺仍往南清宮拜別年老姑娘,太後一番叮囑,狄爺諾諾連連。相辭潞花王千歲,也是一番言語,不能一一細述。是日狄爺到了教場中,挑選了十五萬精兵,五十員偏將。是日,拜辭天子,相別眾大臣,祭了大旗。當時天子又命各大臣在教場送別,備下餞行酒。元帥謝了君思起馬。先令劉慶為開路先鋒,領兵一萬;張忠為左監軍,李義為右監軍,石玉為後隊中軍接應;孟定國、焦廷貴二人各領兵三千,在後運糧。分派完了,各將自統大兵於中軍,吩咐放炮登程。跨上現月龍駒,分開隊伍,離了汴京城,向南方大路進發。涉水登山,旗幡招展,殺氣衝天,一路威威武武。當時,狄元帥軍令所到之處,不許驚擾百姓,私下行凶,強取民間一物,如違令者,立刻斬首。是以軍中肅靜,不敢妄行,民間安居如故。不表。大兵一路所到之地方,俱有官員迎接,不用多述。

水陸並進,有兩月程途。一日,大軍正在行走之間,遠遠探子報上,前麵乃廣西之境域了,狄元帥聞報。又聞報邕州已失,陳曙總兵陣亡,橫州、宣州俱已攻下,兵進廣州。當時,狄元帥一聞此報,即與廣南總兵會合,同進征討。正總兵孫沔、副總兵餘靖此時得了狄元帥文書,緊守關中不出,待等大軍一到,然後開兵。

再說狄元帥大兵是日擇地安營,起了中軍大帳。是晚三軍埋鍋造飯已畢,元帥有令:緊閉營門,兵丁停息三日,然後開兵。又發令小軍小心巡邏,以防敵人攻其不備。前麵離關八十裏乃蒙雲關也,次日狄元帥即著飛山虎劉慶下了文書。按下宋營慢表。

且說蒙雲關乃南方頭座關塞也。守關老將姓段名洪,年已五十餘,使一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有兒子兩個:一名段龍,一名段虎,也是能征慣戰之將。還有女兒一個,名紅玉,三小姐也,乃中南山金針洞仙翁徒弟。她八歲便學法,三年,這些騰雲駕霧、隱身遁逃、撒豆成兵俱已習熟,更有法術迷人魂魄更加厲害。是日,段洪正在帥府帳中閑坐、忽聞探子報說:“大宋天子差平西王狄青五虎將,提大兵一十五萬前來征伐,現在紮營於關外,下了大寨。”當下段洪聞報,傳令緊閉關門,嚴加巡守。次日又得接戰書,段洪說道:“我主南天王攻破邕城,已得昆侖關駐兵。這狄青不向此進兵,爭奪此關,深入我南地征進,此乃先割根本後收枝苗作用,大合兵法。這狄青果然名不虛傳。我主安坐於昆侖關,哪裏得知?況及屢屢行此無道之事,凡民間美色女子,不論孤寡,有夫無夫,令兵搶了,百端****;及於行兵侈然,放縱橫掠,眼見得亡滅不遠,焉能成得大事?但本官食他之祿,必要盡彼之忠,至死而後已。”是夜不表段洪之言。

是時已第三天,狄元帥有令開兵,一聲炮響,精兵十萬蜂擁而出,狄元帥後麵帶了四將來至關下。隻見蒙雲關十分高聳,氣接雲霄;扁圓垛口刀槍密密,劍翰森森,箭窗之內暗藏火炮;守城兵人人懸弓搭箭,俱是彪形大漢。狄元帥看了,令眾軍士攻打城池。眾兵領令,個個奮勇爭先,向前攻打,炮聲不絕。上麵守城軍兵一見,急用箭石紛紛打下,又差人飛報中軍。段洪聞知,即忙與二子說:“孩兒,如今宋兵攻城,你二人快些披掛隨我出關,以退宋兵。”弟兄聽了即忙披了盔甲,父子三人各提兵器上馬,離了府帳,直至關頭。段洪說:“我們且看他虛實,然後與他交鋒。”二子依言,一馬衝上城樓。往下一看,果見宋兵旗幡密密,殺氣騰騰,盔甲鮮明射目,刀槍晃亮駭人。當下段洪父子三人看罷宋兵銳氣,不知如何交鋒出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