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亦楠、李崢、陶粒先後相隔幾天得知這個消息,千山萬水,她們在三個不同的城市裏,默默地流著淚。
——
這天,大北京的西北角,母校八十周年校慶。
袁亦楠、李崢和陶粒,正從各個方向,向學校趕去——多麼驚人!從新生報到、相互第一次見麵的那一天到現在,已經十年。畢業時信誓旦旦,一定要多聚會、常聯係,可是工作、心情、地理位置的種種影響,這些年來,她們三個從來沒有湊齊過,有時甚至是從尹媽媽那裏才了解到彼此的消息——她們再忙,不曾疏忽過與尹媽媽的聯係。
東院主樓前,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袁亦楠、李崢和陶粒,相互尋找,看到了彼此。
她們三個,相互文雅地、靦腆地打了個招呼,又停了兩秒,就再也不文雅、不靦腆地緊緊摟在一起,又叫又笑——真好,什麼都沒變!
好不容易鬆開,程軒在後邊說:“這下可好,大清早起來打扮了老半天,現在從上到下,揉得又糊又皺了。”
丁柯也走過來,笑著說:“時間還早,咱們先繞一圈?”
幾個人四處逛了逛。果然,什麼都沒變,食堂沒變,水房沒變,四號樓沒變,趙大媽、錢阿姨也沒變——四號樓這麼破舊,竟然還屹立不倒,沒有被拆掉。
轉回主樓,越來越多的、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彙聚在這裏,彭老師、王老師、章老師、範新賢、王妍、徐天赫、潘文琴、竺曉天、管絢、吳申……主樓前上演著接連不斷的歡呼、傻笑、擁抱和刨根問底。
校慶大會散場之後、聚餐之前,袁亦楠、李崢和陶粒,突然隻想三個人單獨待一會兒。
三個人坐在晨讀園一個僻靜的角落。她們從王老師那裏淘出來本大相冊,這時候翻看起來。
袁亦楠坐在中間,翻開第一頁,她不由得怔住了,柔聲說:“尹菲……你們看,她多漂亮!”
李崢和陶粒一邊一個湊上去,是的,照片中的尹菲沒有化妝,也不在跳舞——隻是校運會上隨機取景的生活照。她們雖然都記得她是個漂亮的女孩子,可是現在看來,她比她們記憶中的還更漂亮。
她們一頁頁接著看下去,發現不僅是尹菲,還有其他男生女生,還有她們自己,一個個素麵朝天,但都是說不出的好看。
漸漸地,她們有點明白了,原來她們看的,是一本青春年少的影集。
合上影集,她們又看一眼彼此,這時候才發覺,三個人的確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五官的變化並不太大,大家都還年輕著,然而那眼睛裏、麵龐上的稚氣、青澀、慌張甚至嬰兒肥,還有很多很多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袁亦楠笑一笑,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總體而言,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我們在向更好的我們發展。”——現在的“我們”是三個黃金年齡的青年女子,沉著、獨立、優雅,對自己對生活都極有把握,愛情穩定,事業雖還談不上有成就,但站在一個很好的起點上。
李崢說:“是的,大家在這裏經曆的那些事、那些年,真的讓我們學到很多,成長到底還是值得的……”
這樣說著,三人卻都沉默下來。
過了很久,陶粒說:“可是,我寧願所有這些、所有的成功與成熟,通通都不要,還是回到從前,四個人,在435的時候,傻得可愛,笨得可愛……”說著說著,她悲悲切切,落下淚來。
在這之前,大家已經意識到,陶粒最大的變化,是不像從前那樣柔軟了——當然了,異國他鄉,經風曆雨。一天不斷的重逢,她嘻嘻哈哈,沒有掉過淚。
可是現在,陶粒這麼一哭,抽抽噎噎,完全像個孩子一樣,袁亦楠和李崢立刻脆弱起來,在刹那間回到了從前。
是的,那些近身肉搏才能打到水的夜晚,四個女孩子八個壺,在廣播站的歌聲中走回435;那些迷迷糊糊早起做操、占座的清晨;自習歸來,聽鬼故事,請筆仙;以無比的熱情合作排演一出戲劇,紮耳朵眼兒,臭美;天花板塌了,四個人擠在兩張床上,完全不知疲倦地說上一夜的話……那時候人人都愛著一個人,愛得年輕,愛得傻,很多的誤會,很多的不敢說,很多的說錯,現在即便是和深愛的人在一起,卻不再是那樣的一種愛。甚至那時所有的自卑、口角、矛盾、嫉妒和失落,如今看來,都淡成一片輕軟的情感。
然而最最重要的,是那時候尹菲還和她們在一起,和她們一樣愛、做夢、躊躇滿誌……那一刻,袁亦楠、李崢和陶粒,她們的確願意,用眼前所有的一切,去換取435的那些時光。
這時,校園裏播放的,正是幾個女孩子年輕的歌聲:“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遠永遠都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我就會失去他……讓我們回去從前好不好,天真愚蠢快樂美好……”
她們三個站起來,在這反反複複的“讓我們回去從前好不好”的追問聲中,離開了晨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