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 8 點一刻。
設置了 7 點的鬧鍾,還是假裝聽不到,假裝睡不夠。慵懶的躺在溫暖的被窩裏享受片刻的寧靜。
原本陰沉的天氣承載著生無可戀的情緒,還是不由自主的開啟了一如既往的晨起日常。
象征性的讀了幾頁書,看了世界各地的新聞,換了新口味的咖啡,調整了冬天裏的膳食搭配,一切如常,一切安好。
微微暴汗的酸爽感,與猛然間看見的藍天白雲和陽光,心底的陰霾一掃而光,就因為撥開烏雲看見了光明,心頭的喜悅溢於言表。
27 度的天氣,跟冬天的反差感有點大,似乎還不需要像個裹在套子裏的人瑟瑟發抖。
海風拂麵,潮起潮落,激情澎湃的浪花一朵朵拍打著礁石與沙灘。
我們寫在海灘上的誓言在一次次海浪的衝擊裏消失不見,你說什麼才是真的?
在貪財好色的物欲世界裏,我們每天都在斤斤計較,兩兩計較,或與自己的重量較勁,或與外界的貪戀較勁,總之從來就沒有和平共處的鬆弛,緊繃的神經裏處處彰顯我們的欲望我們的想要得到。
與世無爭的世界裏,一片死氣沉沉,激情澎湃的動力總是轉瞬即逝,我們怎麼在滾滾向前的時代裏時刻保持自己的戰鬥力呢。
鍛煉,數年如一日的對自己嚴苛的要求,或許是對自己最大的忠誠。
我們如此在意別人的眼光,卻又無法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刻板印象,那是別人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
誰都不是原來的自己,哪怕是去年,哪怕是昨日,哪怕隻是上一秒,你都不知道哪個時候的自己才是自己,怎麼能讓別人定義自己。
來來往往的人潮洶湧,眾裏尋他千百度的驚鴻一瞥,隻是人群裏遠遠的看了一眼,就注定了前世今生的糾纏不清。
人都是按照自己設定的劇本演繹的,就像我們期待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我們走在哪裏似乎都是豔遇,哪怕隻是服務生小哥哥職業性的假笑,你都以為是對方對自己有興趣。
還記不記得多少次的輪回裏,依舊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桎梏,依舊一次次活在別人的期待裏,不斷的找尋靈魂裏缺失的另一半。
拿著世俗的物化標準去計較殘缺不全的意識,計較對方的不通透不豁達不漂亮不擔當,卻唯獨不跟自己計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不完美。
有缺憾的美才是最好的美,我們習慣於放大別人的不足更喜歡看見自己的缺陷,我們已經很優秀很幸福了不是嗎?
試了無數件的衣服,總是覺得不夠完美,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本來就不夠好,看看你的腰線,看看自己的三圍,看看自己的刻薄尖酸,看看自己發脾氣的樣子…
在對自己僅對自己“斤斤計較”的信條裏,一次次衝破自己的底線,打破自己的邊框,去激發和挑戰自己的無限個可能,我們從來都不是被定義的。
沒有哪個條例寫著 30 歲一定要生孩子,40 歲不可以談戀愛。也沒有哪個文件寫著你一定要長成什麼樣子,一定要長成小蠻腰,隻是,當你的靈魂默許了你的身體,卻不能和諧共處的時候,我們一定得要斤斤計較才會更舒服。
千百次的錘煉後,你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任何人無關。
當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我們才是我們。
在無數次深情的對望裏,你眼睛裏的星辰大海,才是我們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