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四九章(1 / 1)

新中間階層

2006年9月22日中國國情研究會展開新中間階層生活調査活動。在完成的“新中間階層生活調査”報告中,對新中間階層是這樣定義的:月收入2000元以上;具有較高學曆,受過專業化訓練;主要從事腦力勞動工作;以工資薪金謀生;對社會公共事務有一定的發言權及影響力;強調自我成就、自我實現,對社會意識形態有相當的影響力;擁有生活必需的體麵財富、閑暇時間。

“新中間階層”有別於大眾以往認知的傳統“中間”狀態。“中間”在此時,並不意味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尬境遇,而是一種職業生涯承上啟下的進取階段。“新中間階層”並不隻是針對“薪金水平”的一種概念劃分,它在更多意義上包含了與當代生活觀念相匹配的精神因素及心理因素。“新中間階層”中的很多人,並不會懶散地安於“中間”現狀,他們非常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看重社會角色賦予自身的發言權及行為能力。對於未來,他們大多有著清晰的規劃安排,並竭盡全力地向目標不斷邁進。

一種廣為流傳的觀點是,21世紀初的10年到20年間,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將迎來“新中間階層”形成的重要時期。

專家認為,一個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上、第三產業的比重超過50%時,“中產階層”才有可能成為社會的主流群體。而中國社會現階段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第二產業占主導,第三產業的比重仍較小,“新中間階層”賴以生長的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等社會環境仍為初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新中間階層”能夠成為“中間的大多數”,而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1‘少數派”似乎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