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三章(1 / 1)

慢活族

早晨5點,劉剛匆匆從床上爬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早餐,於是他駕著自己的伊蘭特狂奔50公裏,他要在8時之前趕到大連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中午,劉剛在肯德基迅速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餐,在等待用餐的簡短時間裏劉剛又發送了2個電子郵件,進餐期間劉剛向外撥打了2個電話,接聽了3個電話。午餐後,劉剛於下午2點準時來到公司,召開了一個簡短的銷售會議,然後在2點半接待了一個外商,3點20分送走客人之後,劉剛又馬不停蹄地到開發區電業局遞交了一份用電申請,直到晚上7時劉剛才開車回家,到家的時間已經是8點10分了。

匆匆地吃了幾口飯,放下筷子,劉剛打開筆記本電腦寫下半年的工作計劃。這期間,劉剛的老婆屢次催促他洗一個熱水澡,放鬆一下,劉剛的回答就是一句話沒看我忙嗎?”下半夜1點20分,所有的忙碌結束了,劉剛脫衣上床的時候老婆的呼嚕已經打雷一樣地響起來了。

這就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忙忙碌碌的一天。就像穿上了童話裏的那雙紅舞鞋,一穿上立刻就翩翩起舞,永無休止。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呢?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

在深刻體察到快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傷害後,全世界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米蘭·昆德拉,寫出了小說《慢》,由此延伸出一種名叫“慢生活”的國際運動,並且有了“找回你失去的時間”這樣運動的組織。

“與其說這是一場運動,不如說是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反思。快節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人們不斷向前,沒辦法慢下來。因此,‘慢生活’的本質不是懶惰,而是對健康、對生活的珍視。”德國著名時間管理專家羅塔爾·塞維特曾經這樣說。

提倡慢工作、慢進食、慢運動、慢休閑、慢閱讀、慢購物,諸如此類,以提醒生活在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們,請適時慢下來關注心靈、環境和傳統。與“樂活族”和“快活族”相對應,人們把享受這種“慢生活”的人們叫“慢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