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父親為媒——毛岸青與邵華的戀情(1)(1 / 2)

“我找你姐姐做紅娘”

1957年,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毛岸青從蘇聯回到了北京。

毛澤東看到了久別重逢的兒子,毛岸青看到了日思夜想的父親,彼此的喜悅溢於言表。但是毛岸青的病卻始終是毛澤東最為關心的重點。看到毛岸青清瘦、缺乏血色的臉龐,毛澤東的高興勁又被擔憂所取代了。

毛澤東對毛岸青說:“你的病沒有醫好,到青島去住一住。”就這樣,從蘇聯剛剛回國的岸青,和父親經過短暫的親密團聚,又孤身一人來到了迷人的海濱城市青島。

在青島休養了一段時間之後,毛岸青的病情有了一定的轉機,從青島回到了北京,他去看望爸爸。

毛澤東和兒子談了很長時間,為毛岸青戰勝疾病增添了信心。接著毛澤東把話題一轉,轉到了毛岸青的婚姻問題上。畢竟孩子大了,而毛岸青和江青又沒有什麼感情,這樣的事情也隻能毛澤東來關心了。

毛澤東問毛岸青:“青島有合適的姑娘嗎?”毛岸青搖了搖頭。

“你嫂嫂的妹妹怎麼樣?”毛澤東這麼一提,好像把毛岸青心裏的燈撥亮了。毛岸英犧牲以後,毛岸青經常到張文秋家過周末。劉思齊的妹妹也常常到中南海看望她的姐姐,毛岸青對劉思齊嫂嫂的妹妹是熟悉的。

劉思齊的妹妹叫張邵華,她們是同母異父的姐妹,劉思齊是張文秋與劉謙初的女兒,張邵華是張文秋與陳振亞的女兒,跟的是母姓。毛岸青和張邵華認識的時候張邵華還是一個小姑娘。在他的印象裏,她聰慧、活潑。他想起了在中南海和張邵華第一次見麵時的情景:

毛岸青問:“你是誰?”“我是姐姐的妹妹。”小女孩調皮地回答。

“你姐姐是哪個?”“恩齊。”“你叫什麼名字?”“少年的少,中華的華。”小女孩很神氣地回答。

他們就這樣認識了。

今天,毛澤東突然說到了這個在毛岸青的印象裏還是個小姑娘的邵華,他倒真對這個女孩有很好的感覺,隻是他怕對方不同意,他說:“爸爸,隻怕她不願意?”說完,他的臉顯示出一種憂鬱的神情。

毛澤東說:“我找你姐姐做紅娘。”“這幅字就送給你,作個紀念”邵華出生於1938年.1939年母親張文秋陪同父親陳振亞經新疆到蘇聯治療腿疾的時候,邵華還不到2歲,所以一直帶在身邊。張文秋被扣留、坐牢的時候.邵華也與母親、姐姐一起嚐到了坐牢的滋味,直到1946年才回到延安。全國解放之後,邵華在毛澤東的幫助下,走進了中央直屬機關的育英小學,1959年,邵華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係。

劉思齊先是毛澤東的“幹女兒”,然後才成為毛澤東的兒媳婦;邵華先是毛澤東的文友,然後才成為毛澤東的兒媳婦。

邵華進入北京大學之後,對文學有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似乎也增加了同毛澤東聊天的一點資本。邵華的姐姐劉思齊也是學中文的,所以她們姐倆一到毛澤東家裏做客,毛澤東就和她們談詩論詞,邵華的文學修養受毛澤東的熏陶,進步很快。

有一次,邵華和姐姐到毛澤東家裏去看望毛澤東,邵華見毛澤東的床上放了一本《劍南詩集》,便問道:“毛伯伯,你也喜歡《劍南詩集》?”毛澤東笑了,點著頭說:“看來你是一個放翁詩詞的讀者。”於是,毛澤東就開始和邵華談起了陸放翁的詩詞。

毛澤東問邵華為什麼喜歡陸遊的詩詞,邵華仿佛找到了發揮自己才學的機會,便侃侃而談起來,她說:“我們如果隻讀他的《沈園二首》,低吟淺詠,‘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會得出放翁是個多情傷感的才子,要是迎風吟那‘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就會被他那磅礴的大氣,愛國的豪情所激勵。”又說,陸遊的詩詞充滿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激情,具有雄渾豪放的戰鬥風格,常常表現出“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