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擠擠眼,求救一樣去望李銀橋。
李銀橋說:“主席問你叫什麼名字?”“姚淑賢。”小姚的聲音細微而顫抖。
毛澤東又問了一句什麼,李銀橋馬上翻譯:“主席問你哪裏人?多大年紀?”姚淑賢馬上回答:“天津人,今年18歲了。”毛澤東講話,湖南口音太重。李銀橋不得不一直給姚淑賢當翻譯。最初,小姚極度緊張,激動一過,她開始能認真辨聽毛澤東的話了。於是,毛澤東笑了,輕輕拍打著姚淑賢的手背說:“我的口音難懂,是吧?多聽聽習慣了就好了。”從主房間退出來,小姚的臉上一直感覺有些蒸騰。她伸手去摸,濕漉漉的流遍了整個臉龐,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這時,車到濟南了,專列駛入了飛機場。那裏有專線,可以停車休息,毛澤東要休息了。
李銀橋來勸小姚:“主席睡覺了,不會有什麼事了。你也睡會兒吧。”小姚還興奮著呢,她搖頭:“不困,我沒有白天睡覺的習慣。”李銀橋說:“可你夜裏沒睡,白天還不補覺?”小姚還是搖頭:“真的,我一點也不困。”李銀橋又說:“專列還要走幾天,總不能一直不睡吧?”小姚張嘴差點問:去哪兒?忽然想起這是違反紀律的,忙憋住問話,隻是說:“沒事兒,我年輕,能堅持。”小姚就這樣在興奮中堅持兩天三夜沒睡覺,而且仍然精神抖擻,絲毫不困。專列在杭州停下了。毛澤東要下車,大概得知姚淑賢沒睡覺,特意找到小姚的房間向她告別,並關心地對小姚說:“我們到了。你們辛苦了,好好休息休息,睡個好覺。謝謝。”專列馬上返回北京。
回來的路上,專列處處長在小會議室召開了一個全體乘務員會議,處長鄭重地告訴大家:“這次任務完成得很好。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了,乘坐我們專列的是毛澤東主席。”小會議室裏起來一陣騷動,大家都顯得激動,盡管大家誰也沒見到毛澤東。但姚淑賢心裏的感覺和別人卻不同,這回她用眼睛偷偷地嘌了一眼處長。處長也正望著小姚,兩個人會意地笑了。
“我給你寫個東西”姚淑賢白天說了和男朋友有約會的事情之後,並沒有一直把這事放在心上,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就是這個樣子的,說走就走,說停就停。毛澤東卻沒有忘記姚淑賢失約的事,一直琢磨著該怎麼給這個女孩子補償一下。
當天晚上正好是姚淑賢值班。當姚淑賢將削好的鉛筆送到毛澤東那裏,轉身要走的時候,毛澤東目光一閃,忽然說:
“小姚,你等等。有個東西拿回去給你的朋友看看,你的朋友就不會生氣了。”“什麼東西呀?”毛澤東頗為自信地說:“我給你寫個東西,你拿回去交給他。再把失約的原因講給他聽。”說著,他便伏案書寫。他一邊寫,一邊自得其樂地吟誦著。
這是一首古詩:
靜女其妹,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躊躇。
“給,拿回去給他看。”毛澤東將寫著詩的紙遞給姚淑賢。
這是《詩經》裏的一首詩,叫《邶風·靜女》。《詩經》一共分為四個部分,有風、雅、頌,雅又分為犬雅、小雅。風是指民歌,是從民間采風而得,邶風就是“邶”這個地方的民歌。《邶風·靜女》一共有三章,毛澤東給姚淑賢書寫的這個部分是《邶風·靜女》的第一章。
詩是以一個男子的口吻寫的,他寫了一對相愛的男女幽會的情景,大意是這樣的:性情溫和而容貌可愛的姑娘正在城樓的一個角落裏等這個男子,也許是為了給這男子一個驚喜吧,女子把自己藏了起來。男子來了,不曾馬上發現女子,急得在那裏抓耳撓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