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毛澤東的介紹,劉少奇仔細打量起眼前的這位姑娘:漂亮,有氣質,笑起來非常逗人喜愛。
劉少奇與何寶珍在毛澤東的介紹下就這樣相識了。
何寶珍早在1921年10月就認識毛澤東了。那是毛澤東參加第一次黨代會回湖南之後。毛澤東在夏明翰的陪同下第一次來衡陽,以女三師為重點,開展建立黨組織的工作。那個階段,何寶珍多次聽毛澤東的講話,毛澤東那生動活潑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在漫漫長夜裏給她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住在毛澤東家裏,何寶珍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湘江評論》、《工人周刊》等進步刊物。不久,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與楊開慧一道,幫助毛澤東整理文件、油印刊物,有時去文化書社給劉少奇送文件。
毛澤東對何寶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何寶珍也把毛澤東當做自己的兄長,無話不說。言談之中,何寶珍流露出對劉少奇的好感。毛澤東是個極細致的人,自然把何寶珍的話記在心裏。為了讓她深入社會,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毛澤東特地派她到劉少奇的家鄉寧鄉縣做社會調查。她常常根據調查來的材料,寫成文章,交給毛澤東修改,然後在報上發表。
1922年9月,劉少奇受毛澤東的委派,與李立三去安源領導罷工鬥爭。這一天,毛澤東把何寶珍叫到跟前,問道:“你對劉少奇同誌的印象怎樣?”何寶珍麵帶羞怯地回答:“蠻好的。”“願意與他共事嗎?”何寶珍樂意地點點頭。
毛澤東微微笑了笑,說:“組織上派你與劉少奇同誌一道前往安源,協助他的工作,你的公開身份是路礦工人子弟學校教師。”何寶珍心裏很清楚,除了革命的需要之外,其實這是毛澤東為她創造條件,讓她與劉少奇一塊兒戰鬥,加深了解,促成兩個有情人走到一起。
衝出封建樊籬
其實在投身革命之前,劉少奇和何寶珍各自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和婚約。
1919年新年剛過,劉少奇說服母親和哥哥一個人來到長沙,插班進入了私立育才中學。家裏一直為劉少奇一個人在外麵闖蕩而擔心。雖然家裏聽說他在外麵的學習成績是一流的,但是他不安心於學習,經常和一些人到外麵的大街上遊行。在家裏人看來,這些事情都是大逆不道的,遲早要給家裏惹出麻煩來。母親魯氏自兒子走後一直唉聲歎氣。劉少奇的七哥劉作衡見母親整日為弟弟憂慮,就說:“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九弟今年都過20了,還是趕快給他成親為好,這樣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母親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隻是擔心兒子的脾氣,他不願意的事情,誰勸也沒有用。劉少奇的四哥、七哥都說,你不要聲張,到時候把他接回家來,生米煮成熟飯,他還能怎麼樣?
劉少奇的母親認為這個方法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張羅,母親為劉少奇選中了鄰村麻雀塘一個小劉少奇3歲的周家姑娘。
在劉少奇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劉少奇的母親魯氏做主,哥哥操勞,萬事俱備了,隻等劉少奇回來拜天地了。
這一天,劉少奇剛剛吃過飯,就聽說外麵有人找他。原來是一個本家,告訴他:“你家老太太病重,讓你趕快回家!”劉少奇當天就急匆匆地趕到了家中,卻看到自家的大門上貼著大紅喜字,不禁莫名其妙起來,急忙往母親的房間去,沒人。剛要往外走,母親在嫂子和姐姐的陪同下,高高興興地從外麵回來了。劉少奇還沒來得及問及母親的病情呢,母親已經興奮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向兒子說了個清清楚楚。
兒子站在那裏傻眼了。
劉少奇回到自己房中想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