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謹言慎行,是為根本(3 / 3)

後來姬昌被放歸,但他依舊毫無怨言,回到國中繼續廣施仁德,使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歸附於西周,後來姬昌去世,他的兒子周武王即位,最終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姬昌被尊稱為周文王,成為一代明君聖王。

有些人對達官顯貴采取恭敬的態度,是因為懼怕他們手中的巨大權力;有些人對富商巨賈采取恭敬的態度,是因為羨慕他們的億萬家財。但這樣的恭敬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恭敬,而隻能算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那麼,如何真正地做到“恭敬”呢?

恭敬,在古時候,這兩個字各有側重,敬是指內心修養,恭則是這種修養的外在反映或者顯現。恭敬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雖也有封建階級的烙印,但作為內修的一種方式,要求個體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卻是值得肯定的。

存有恭敬之心,並不是要對他人奴顏婢膝,而是說要在精神上和人格上尊重對方。“恭敬”之心、“恭敬”之情,這種種過程都是對心的尊重,人貴在心與心的對等,心與心的溝通。我們在古人的些許言行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馨馨德行。像“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唯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意思是說,存恭敬之心的人是不會欺侮別人的,生活簡樸的人也不會掠奪別人的財富。有的君主欺辱、掠奪別人,唯恐別人不順從他,他哪裏稱得上恭敬、節儉?恭敬和節儉,是不可以用聲音和笑臉表現出來的。

人真正心存恭敬,會在和人交往時,就先產生一種尊重他人的態度,因為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尊重自己。比如孔子同魯國的權臣陽貨是政敵,但陽貨拜訪孔子,孔子不在家,於是就給孔子留下了一隻火腿,而“禮尚往來”,事後,孔子攜禮物也去陽貨家拜訪。儒家的先賢們謹遵禮法,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後世樹立榜樣。

“禮”作為一種法律製度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存在,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去其糟粕,揚其精華,讓我國成為“禮儀之邦”。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劉莊繼位做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劉莊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麵,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教導。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漢明帝劉莊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漢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常常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複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送葬,並將桓榮的子女做了妥善安排。

所以,孟子說“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就是說不符合禮儀的行為,不符合仁義的行為,德行完備的人是不會去做的。在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繼承先賢的“禮”,還要發揚光大“禮”,遵守“禮”的基本表現,比如,尊老愛幼的禮、先人後己的禮、相互幫助的禮,等等。對上下級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鄰裏之間等也都要彬彬有禮。

生活中處處需要我們對“禮”進行維護,因為很多事情都要有“禮”作支撐。“禮”是我們的語言,恭敬是我們的信念,彬彬有禮、恭恭敬敬,既可以讓別人感到欣慰,又可以增進團結和友誼,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謂“敬人者”,人才能“恒敬之”。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南懷瑾說:“人要有改錯糾謬的勇氣。”並認為,做人有改正自己、檢討自己,這是進步的開端。人絕不能讓所謂的“成績”或“成就”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也不能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永遠正確。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表明了他常對自己反省,常以正確的態度正視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改正。

中國古代有一則著名的故事,說的是在東晉時的江蘇宜興,有一個著名的強橫少年,名叫周處,由於他凶橫無比,人們又恨又怕,將他與當地山上吃人的猛虎與河裏凶殘的惡蛟相提並論,稱為“三害”。

周處知道後,想改變自己的形象,主動去與鄉老商量,要殺猛虎和惡蛟。殺死了猛虎以後,他又下河去殺蛟,徒手與蛟龍搏鬥,沿江沉浮而下,三天三夜之後,血水把河麵都染紅了。人們以為周處死了,歡呼雀躍,誰知周處此時卻殺了蛟龍回到鄉裏。

他滿懷高興,卻看到的是人們為他死而慶賀的場麵,真是難過至極。於是,他就到當時著名的文人陸機、陸雲兄弟家中,傾訴了他的苦悶,說:“我現在是十分痛悔以前所作所為,隻怕是自己年事蹉跎,改也來不及了!”

陸雲對他說:“古訓有言,早晨能認識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無所遺憾。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沒有早晚的區別。一個人隻怕不立誌,哪裏有發奮做人而一事無成的道理?更何況你年華正茂,前途還很遠大!”

周處聽了,回家潛心習武,刻苦讀書,終於在朝廷謀得了一官半職。

後周處官至禦史中丞,成為國家的大將,在抵抗外族入侵的鬥爭中,以身殉國,成為一名英雄。

“改過宜勇,遷善宜速”,這是古人對反省的經驗。一個人在前進的路途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過錯。如果做錯了一件事,說錯了一句話,最好的彌補方法,就是盡快堂堂正正地承認自己的錯誤,表示自己的悔改之意,采取積極的行動去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非但不會因暴露醜惡而使自己失“麵子”,反而人們會因為你的坦率、誠實而引起人們對你的敬佩和尊重。

秋天的傍晚,鼎州禪師和一個沙彌在庭院裏散步,突然刮起一陣瑟瑟秋風,樹上的葉子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禪師彎下腰,將樹葉一片片地撿起來,放在口袋裏。一旁的小沙彌說道:“師父,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一邊繼續蹲下來撿落葉,一邊不以為然地說道:“咱們每天都在打掃,難道地上就一定會幹淨嗎?我多撿一片落葉,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幹淨啊!”

小沙彌不服氣地回答道:“師父,落葉那麼多,您前麵撿,它後麵又落下來,您怎麼撿得完呢?”

鼎州禪師邊撿邊說道:“落葉不光落在地麵上,還落在我們心上啊!地上的落葉撿不幹淨,我撿我心裏麵落下的落葉,終有撿完的時候!”

小沙彌聽後,終於懂得禪師為什麼總是那麼平靜和慈祥了。

大地山河究竟有多少落葉先不必去管它,現實生活有多少煩惱也不必太在意,但心裏的落葉確實是撿一片少一片,心裏的妄想與陋習,是去掉一個少一個。人常常反省,如同撿拾心中的落葉,心靈就會慢慢潔淨。

慧忠在南陽修道時,有一次,被許多的賊包圍了。但是他麵不改色,自顧誦經。

那些賊包圍上來,為首的強盜頭領見到慧忠“禪德淡若,風神高逸”,便問:“你是人還是神啊?”

慧忠禪師劍眉上挑,氣宇軒昂地說道:“神為人造,人將神立,人也是神,神也就是人。此乃人神同一也。正所謂‘即心即佛’,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施主有一顆善良、純潔之心,隻是被欲望與執著所汙染,故而自性不明,寶珠失色,乃至鋌而走險,掠人財帛,殺人放火,深陷於欲壑之中不能自拔。罪莫大焉!”

那為首的強盜說:“我們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偷,不得不搶,不得不殺……”

慧忠說:“罪過呀,罪過!難道你們不知道,害人必害己嗎?你搶別人的,實際上是在搶你自己的。你傷害別人,實際上是傷害你自己。”

賊首愕然,問:“此話怎講?”

慧忠耐心地解釋說:“你把自己原本善良的心丟掉了,其實,盜人實為盜己。你殺別人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內心也殺掉了,這叫咎由自取!”

賊首問:“是呀!殺人害己,這我也知道,尤其是天理難容,良心不安哪!可那又能怎麼辦呢?”

慧忠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賊首說:“這可能嗎?那老佛爺能寬恕我嗎?”

慧忠說:“這就完全看你自己的了,十方諸佛亦在你的心中,罪福果報畢竟性空,了不可得。”

賊首聽後,如夢初醒,立刻將手中的劍擲到地上,然後向慧忠跪下,不停地叩頭說:“大師,請收我為徒吧!”

慧忠說:“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對人的訓誡,即隻要肯回頭行善,到任何時候都不晚。或許這隻是一個佛教上的故事,以此來告誡人們要行善,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對而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畢竟錯了還有改過的機會,隻要你的心中還有悔改的念頭,隻要你的心中還有善的種子正在萌芽,改正便不晚。而從另一方麵來說,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因為自己做過一些不好的事,就得過且過,失去信心。有句話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人犯了錯誤並不可怕,有知錯能改的勇氣,就是一種可貴而難得的品質。

在我們的一生中,沒有誰是不犯錯誤的。因為錯誤是難免的,但是如何去彌補、去改正犯下的錯誤,這才是最重要的。

人皆有弱點,一旦真的出現過錯,就怕影響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有些人因虛榮心“作祟”,喜歡為自己辯護和開脫,實際上,這種文過飾非的態度常會使一個人在正確的航道上越走越偏離中心。人不怕犯錯,怕的是對待錯誤沒有正確的態度。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人在開誠布公地敞開自己的心扉和正視自己錯誤的同時,會得到他人的寬容和幫助的。還有勇於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有知恥上進的心才能進步,同時也會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