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換個角度看幸福生活(1 / 3)

保持樂觀心態,生活一路陽光

樂觀的心態會令人快樂。保持樂觀的心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不愉快,煩惱也罷,失望也罷,不平衡也罷,幾乎所有的“刺激源”都來自外界,所以每當遇到不開心的事,人總是習慣於從外界找原因,很少冷靜下來從自身找原因。有人可能會說:“心情不好,不是我的錯,而是受到客觀事物的影響。如上班乘公交車,擁擠,引起不滿;單位領導行事不公,想提意見又怕被報複,所以不愉快等。”總之,心情不好都是因為他人行為、外部環境所致。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問題就出在自己這樣想的心態上。我們每個人都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但實際上卻常常事與願違,人的許多壞心情恰恰是自己造成的。

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其實就在我們自己手中。一個人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找到這把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所以不開心的時候也要製造快樂,笑容不一定能使世界和平,卻可放鬆人緊繃的情緒;笑容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可是能鼓舞自己,使自己從內心汲取力量,以神清氣爽的姿態重新踏上生活的競技場。生活中所謂的難題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人隻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生活就能一路陽光。

伊笛絲·阿雷德太太從小就很胖,因此她特別敏感,而且很靦腆,她為此深感苦惱,很不快樂。小的時候,伊笛絲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雖然她盡最大的努力減肥,可是收效甚微,她的心情也因此大受影響。

長大之後,伊笛絲嫁給了一個很有修養的男人。別人以為她應該很幸福了,可是她的心態並沒有改變,她依然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她丈夫一家人都很陽光,也充滿了自信。伊笛絲盡最大的努力去像他們一樣充滿信心地樂觀生活,可是她做不到。家人們為了使伊笛絲開朗起來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隻是令她更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覺得自己不配有幸福的追求,她總是退縮到她的“殼”裏去,羞於見人。伊笛絲變得緊張不安,常常躲開所有的家人和朋友暗自傷心。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一句隨口說出的話徹底改變了伊笛絲的幸福觀,讓她受益終生。

有一天,伊笛絲的婆婆和她談怎麼教育她的幾個孩子,婆婆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刹那之間,伊笛絲發現自己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為她一直在讓自己去適應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絲後來說:“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自己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穿衣服。為了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我嚇壞了。可是我每發一次言,就會增加一點勇氣。我不再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胡思亂想。今天我所有的快樂,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可能得到的。我終於認識到,人的許多生理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所以擁有良好的心態是身體安康的先決條件。”

擁有樂觀心態的最好的方法是做充實而有意義的事。一個人在閑著的時候往往會胡思亂想,煩惱就會像野草一樣瘋長。所以即使麵臨厄運和紛爭,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你可以認真分析一下自己:自我期望值是不是過高?希望是不是不切實際?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是不是足夠全麵、準確?是否與人缺少必要的溝通?有了問題並不可怕,一個人隻要用樂觀的心態勇敢地麵對和解決問題,就是生活的強者。

“二戰”期間,羅勃·摩爾在一艘美國潛艇上擔任瞭望員。一天清晨,潛艇在印度洋水下潛行時,他通過潛望鏡看到一支由一艘驅逐艦、一艘運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組成的日本艦隊正向自己的潛艇逼近。潛艇對準走在最後的水雷船準備發起攻擊,水雷船卻已掉過頭,朝潛艇直衝過來。原來,空中的一架日機測到了潛艇的位置,並通知了水雷船。美國潛艇隻好緊急下潛,以躲開水雷船的炸彈。

三分鍾後,六顆深水炸彈幾乎同時在潛艇四周炸開,潛艇被逼到水下83米深處。摩爾知道,隻要有一顆炸彈在潛艇五米範圍內爆炸,就會把潛艇炸出個大洞來。

潛艇以不變應萬變,關掉了所有的電力和動力係統,全體官兵靜靜地躺在床鋪上。當時,摩爾害怕極了,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他不斷地問自己:“難道今天就是我的死期?”盡管潛艇裏的冷氣和電扇都關掉了,艇內溫度高達36℃以上,摩爾仍然冷汗涔涔,披上大衣牙齒照樣碰得“咯咯”響。

日軍水雷船連續轟炸了15個小時,摩爾覺得比過了15萬年還漫長。寂靜中,過去生活中無論是不幸運的倒黴事,還是荒謬的煩惱都在他的眼前重現:摩爾加入海軍前是稅務局的小職員,那時,他總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煩惱;他總是抱怨報酬太少,為升遷無指望而煩惱;晚上下班回家,因一些瑣事總與妻子爭吵。這些煩惱事過去對摩爾來說似乎都是天大的事,而今置身這墳墓般的潛艇中,麵臨著死亡的威脅,摩爾深深感受到,當初的一切煩惱都顯得那麼的荒謬。他對自己發誓:隻要能活著看到日月星辰,他從此將再不煩惱。

日艦扔完所有炸彈終於開走了,潛艇重新浮上水麵。戰後,摩爾回國重新參加工作,從此他更加熱愛生命,並懂得了如何去幸福地生活。他說:“在那可怕的15個小時內,我深深體驗到,對於生命來說,世界上的任何煩惱和憂愁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樂觀的人熱愛生命,他們把目前的困難解釋成暫時性的特定事件,他們總能看到前方燦爛的天空,懷抱著對幸福的期望;相反,悲觀的人則認為他們一輩子也逃不掉不幸和苦難,他們的“倒黴事”是一樁接一樁。為什麼呢?因為悲觀不會使境況有所改善,而樂觀的態度則會使幸福之船駛向彼岸。

幸福由己造,悲喜由心生

幸福由己造,悲喜由心生,苦樂全憑自己的感覺,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有些人安於某種生活,有些人卻不能。我們無法斷言哪種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也無法斷言當一個人達到了某種目標之後會不會幸福、快樂,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一個人的心態的好壞,決定他的幸福的質量。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心態仿佛用於演奏人生樂章的弦琴,弦無論是過於鬆弛還是過於緊張,都會變調。人隻有不失時機地對弦進行適度及時的調整,弦音才會準確,琴才能奏出和諧優美的樂章。

悲喜其實是由心中來的,隻要我們能夠隨著環境的改變和事物的發展,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世界的變化,我們就能夠做到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處世,用慧眼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精彩之處。人隻有用慧心去洞悉世事的絲毫變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和潛能,才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

有這麼一句話:“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萬事萬物,不論是長是短是苦是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這話雖然有點悲觀,卻是客觀存在。所以,盡管你不喜歡一個事物,但既然不能避免,那就去改變它。如果沒能改變的話,那就放下一切“包袱”,積極、坦然地麵對,隻有這樣人才能活得幸福愉快。

有一位大三的學生,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翻看了一本醫學手冊,看看該如何治自己的病。當他讀完介紹癌症的內容時,他才明白,自己患癌症已經幾個月了。他被嚇住了,呆呆地坐了好幾分鍾。後來,他想知道自己還患有哪些病,就從頭到尾讀完了整本醫學手冊。這下全清楚了,除了膝蓋積水症外,自己無一幸免!他去閱覽室時,覺得自己是個平常的人,而當他走出閱覽室時,卻被自己建造的“心理牢籠”所囚禁,完全變成了一個重病纏身的“老頭”。

他決心去找醫生,一見到醫生,他就說:“親愛的醫生!我不給你講我有哪些病,隻給你講我沒得什麼病吧。我命不久矣!我唯一沒有得的病是膝蓋積水症。”醫生給他作了全身診斷,然後坐在桌邊,在紙上寫了幾句話遞給了他。他沒有看就把紙塞進口袋,急著去買藥。趕到藥店,他匆忙把那張紙遞給藥劑師,藥劑師看完後,退給他說:“這是藥店,不是零食店,也不是餐館!”

他很詫異地望了藥劑師一眼,隨後認真地看了下那張紙,原來上麵寫的並不是藥方,而是: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時一次。十公裏慢跑,每天早上一次。他全部照做了,一直健康地活著。

這位年輕人幸好“治療”及時,否則一定會被自己建造的“心理牢籠”所囚禁,最後非真得病不可。

我們的“心量”要能大能小,對很多事物要看得開,大事情看小,小事情看大,得意時不過分高興,失意時也不過度悲傷。

一個人問老師:“同樣一顆心,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老師未直接作答,而是告訴這人道:“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這人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然後說:“城垣造畢。”老師說:“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這人又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說:“毫毛造畢。”老師:“當你造城垣時,是否隻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呢?”這人:“隻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老師:“當你造毫毛時,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隻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這人:“用全部的心去造。”老師說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隻用一顆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顆心,可見你的心量能大能小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