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觀賞演出的場所。中國原有“茶園”、“戲樓”或“戲園”等名稱,現通稱劇場。古代和現在的劇場至少有兩個部分構成:一是進行演出的地方,即舞台;二是觀看演出的地方,即觀眾席。最早的劇場建築出現於古希臘。最早的古羅馬劇場建成於公元前55年。進入19世紀後,劇場向大型發展,舞台照明改用煤氣燈光源。1876年德國的貝若特節日劇院為現代劇場建築的開端。它取消了傳統的小包廂格局,觀眾席改為扇型平麵,改善了觀眾的視聽條件。現代化劇場的標誌之一是電力能源的利用。進入20世紀以來,劇場的建築設計是沿著不同道路發展的,其中部分劇場以鏡框式舞台為基本形式,改進其功能和形式,有些專業的話劇劇場則向非鏡框式舞台的方向進行探索。因此,一批適應新演出形式的試驗性劇場應運而生,以不同平台、踏步組合而成的開放性舞台代替了鏡框式舞台。到50年代初,世界上仍以鏡框舞台的劇場為最多,另一部分是完全新型的,以德國的德紹劇院開始的“品”字形舞台平麵格局為許多劇場所接受。與此同時許多劇場的設備都利用了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非鏡框式舞台主要有五類:一、兼有鏡框式與伸出式舞台特點的劇場;二、不設景區的伸出式舞台,其布局接近古代希臘劇場;三、中心式舞台;四、終端式舞台,將舞台按照課堂的方法建造於劇場的終端,它沿著觀眾席兩旁的牆壁向前延伸,使演員更為接近觀眾;五、可變式舞台。隨著實驗性戲劇的大量出現,能適應演出形式的多變性舞台也應運而生。60年代以來,西方新建的劇場中多附設了一個或幾個實驗性小劇場,也有的將劇場、音樂廳等建築組成為多功能的文化中心,使劇場走向了多元化與多樣化的道路。

中國的劇場曆史可上溯漢唐時代。漢代的百戲上演有“看棚”,隋唐則有戲場、“樂棚”。宋代城市中設瓦舍、勾欄,其建築結構雖簡陋,但已將舞台部分與觀眾席共同置於劇場建築的室內,舞台後麵有演員上下的門道,台口三麵向觀眾敞開,後來成為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國戲曲劇場的基本格局。現存清代的宮廷劇場以北京故宮寧壽宮中暢音閣的三層樓大戲台為代表,府邸劇場則以揚州何園的水上戲台和北京恭王府戲台為典型。營業性民間劇場最早源自茶園、酒樓中附設的舞台,一般都有三麵敞開式的舞台,觀眾席中往往設單層樓座,可以北京的查樓(廣和樓)為代表。1909年上海的新舞台首次應用西方的鏡框式舞台、轉台、天橋等舞台結構,並運用了繪畫性背景,但同時又保留了突出的台唇以配合戲劇表演的需要。1949年後,劇場建築逐漸改善,各地新建劇場都擴大了舞台及後台的空間,完善了舞台技術及音響、視線、防火等設備。1985年全國已有劇場、俱樂部等可供演出的場所6684種,其中多數仍為鏡框式舞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