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想要上位,同樣也需要得到崇禎的認可,不然以後有的頭痛。
正是因為想要名正言順,五皇子一係的人,盡管已經占據了大勢,可依然沒有對崇禎做什麼危險的事情,這非是他們不敢,而是做了隻會得不償失。
不說,在應天府的皇太子會不會做些什麼,就說那還在海外的炎王殺神,他們敢做什麼太出格的事情,這個人就第一時間饒不了自己。
而現在,推五皇子出來輔政,不過就是第一步而已。隻要有了這個名頭,就可以漸漸取而代之,最後上位就光明正大,無人會說些什麼了。
王家彥等人的舉動,事前沒有半點的征兆,即便是崇禎也沒有聽到丁點的風聲。如今這些人就在朝堂上站了出來,從金鑾殿上向下看去,足有一半以上的臣子站出的那一刻,崇禎大腦是一片的空白。
他是抬舉了五皇子,但不過就是想用他來製衡皇太子,意在告訴自己的兒子,你爹並不隻是有你這一種選擇,然後你需要乖乖的,好好的聽話,以後好處還是你的。若是你在跳得歡,說不準老爹我就改主意了。
可說到底,所行的不過就是嚇唬之舉,崇禎還是很認可太子,也沒有真的想過要換了他,讓別人上位。
這個意思,不止是崇禎知曉,下麵的不少臣子也是知曉的。可問題是,他們就想揣著明白裝糊塗。誰讓太子有自己的主見,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呢?
遠不像是五皇子,年紀還小,可以任由他們擺布。
做臣子的,當然對好說話的皇帝更感興趣。這他們便借機行事,要把假的做成真的。
這t哪裏是在上書,分明就是在逼宮。
至少在崇禎的眼中,現實的事情就是如此。崇禎氣得高血壓都上來了,若非是不想其它臣子們對自己失望,這一會他都想眼前一黑,就此暈過去算了。
“你們”一怒之下,崇禎伸手指著下麵站出來的臣子,很想怒責兩句,告訴他們,老子還沒有死呢。
可就是這個時候,禮部尚書董有光又開了口,“皇上,自古以來,國無儲君,則國之難穩。五皇子仁孝、聰慧、年輕有為。做為人子當為皇上分憂才是,此不僅為天道之意,更是所有大明的百姓心中所想,還望皇上恩準。”
“請皇上恩準。”其它的大臣們又是一陣的鞠躬行禮,跟著再抬起頭來的時候,一個個都在瞪著崇禎在看。
對,是瞪而不是盯。
按說,做臣子的,直視皇帝的龍顏便是大不敬,更不要說還敢用瞪的方式看向崇禎了,他們已然把一些規則拋在了腦後。此時,他們用自己的眼神似乎再說,如果你崇禎敢不答應,這些人就敢一擁而上撕碎了他。
而任誰,被這麼多雙眼睛死盯著,都難免會害怕。再說,崇禎知道這些人和自己玩的是真的,他們如今都把寶押在了五皇子的身上,一旦事不可行,也代表著這些人以後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涉及到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之下,那當真是什麼事情都敢做的。
倘若這些臣子都真惱了,真選擇了一擁而上的話,崇禎不敢想象這個後果,更不敢去想史書上會如何的書寫自己。
難道說,一代大明皇帝竟然被群臣圍毆而死。
真是如此的話,做臣子的固然是不對的,但他這個做皇帝的會有什麼好名聲嗎?
崇禎一生勤勉,但同時也是極為看重自己的名聲。曆史中,即便是在死時,他還在那歪脖子樹上給自己刷了一波的好感,留下了一封不可動百姓的書信之後離世而去。
可以說,就是因為這個舉動,之前崇禎懷疑這個、不信任那個的所有行為,都被世人給忘記了,說到他,都說這是一位好皇帝。
把名聲看得如此之重,甚至超過了生命的崇禎,又怎麼能讓被臣子毆打致死的醜聞落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這樣,他寧可現在一閉眼就死去好了。
可就算是想要死,也要先應付了眼前的局麵再說。
強壓下了心頭的惡氣和憤怒,崇禎的眼中雖然噴火,但說起話來時,卻是不帶絲毫的火氣。“即是群臣之意,朕便允了。這樣,下一個大朝會的時候,朕便宣布讓五皇子出來做事好了。嗯,退朝吧。”
強行說完了這些的崇禎,也不再等其它的臣子先行退出大殿,他自己便第一個站起了身,在太監總管王承恩的陪伴之下,離席而去。
“臣等恭送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崇禎如此的識相,讓五皇子一係的人不由鬆了一口氣,即是目的達成,他們也就放任其離開,走的時候,還不忘記行君臣之禮。
頭一次,崇禎感覺到萬歲之言是多麼的可笑,甚至還有嘲諷的意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