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什麼鬼(2 / 2)

用人不疑放在崇禎麵前是不存在的,他懷疑一個人的時候,巴不得所有的臣子都可以看到。從而借著這份懷疑,就會有人站出來,將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攪黃了。

在位十幾年,首輔就換了十幾個,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一個受重用的人,卻無法被信任,可想而知,他的這份重用能有幾成,他的能力又可以發揮出幾成。

正是因此,大明江山差一點就丟在了崇禎之手。就像是朱常武沒有出現之前,他就自我懷疑過,自己不適合做帝王,也想過一旦大明如果能夠穩定,他就把皇位交出去,交到可受天命的人手中。

隻是...人心都是會變的。

當大明越來越好,北方之危也解除了,眼看著亂匪也要被平定的時候,崇禎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竟然迷戀起了皇位,然後本能的開始懷疑一切。

朱常武被懷疑的次數之多就不說了,功高震主嘛,但凡是對權力有**的帝王都會懷疑。

可朱慈烺是什麼鬼?

這可是崇禎的親兒子,還是嫡長子,更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所有人公認的未來大明繼承人。現在崇禎竟然連這樣的人也要懷疑,那已經不是疑心病重,而是很重,要病入膏肓的那種。

人們常說,失去時才知道擁有時的美好。崇禎現在還沒有失去什麼呢,就想到了現在的美好,這就有了他明知道袁妃和孔慶東以及劉文炳等人在做什麼,但還是沒有阻止,相反還順手推舟的原因所在。

相比於朱慈烺,五皇子朱慈煥年紀更小,根基更淺。如果可以扶持這樣的兒子做儲君的話,那不用說,崇禎在位的時間就會自然的延長,大明也就可能在他的手中變得更好。

這就是他為何看到了發生的一切,卻沒有出手阻止的原因所在。

孔慶東等人也沒有讓崇禎失望,短短時間內,的確聯合了不少人。尤其是大家都看出崇禎這個做皇帝的有意放縱之下,如今的五皇子一係已經不局限於之前那些臣子,還多了不少的皇族與勳貴。就像是荊王和衡王世子等人,他們也開始站隊於五皇子這一邊。

這就很好嘛,五皇子一係壯大了,才有叫號太皇子朱慈烺的本錢。

有了備選的繼承人,崇禎這位大明皇帝才有更多可以施展平衡手段的機會,他的皇位間接也就越發的穩固。

可以說,現在朝堂上有著這樣的局麵,不說是崇禎一手促成,至少也有他順手推舟的原因。

崇禎有時候也會寬解自己,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更好的激勵朱慈烺。民間有句話怎麼說的,玉不琢不成器。

連競爭都沒有,就當上了皇帝,萬一要是兒子不愛惜這個成果怎麼辦?

自己睜眼說瞎話般說服了自己的崇禎,樂得看兩個兒子去鬥。可是現在,突然間有人想要把朱常武這個殺胚給扯進來,那就是崇禎所不能忍之處。

不管是皇太子也好,還是五皇子也罷,他們都是自己的兒子,真出了什麼問題,崇禎自有辦法可以應付。但若是把朱常武給引進來了,那後果可是連他都承受不了。

得知朱常澄可能有危險的時候,崇禎這就慌了神,連讓王承恩去處理。

現在王承恩回來了,崇禎雖然沒有說些什麼,但耳朵早已經豎了起來,顯然他是非常關心這件事情。

做為跟隨崇禎身邊最久的王承恩,感受到了主子的這個變化,當下就把事情做了彙報,把事情發生的過程詳細講了一遍。

“嗯,襄王世子不容易,那邊要盯緊一些。”崇禎扔下了這句話後,又繼續看著手中的奏折,給人的感覺,似乎他對這件事情並不是很重視。

可隻有跟隨了皇駕多年的王承恩知曉,這一句話的意義有多麼重大。盯緊一些,那就是絕對不能出事的意思,他已經開始想著是不是再安排一些東廠番子過去,給予保護。

相比於崇禎這裏明著關心,卻不承認的舉動。內城兵馬司之內,馬進忠的表現卻是完全不同。

於卓回到了這裏交付差事,已經跪在地上半天沒有起來。

馬進忠坐在那裏,耷拉著眼皮,聽著於卓進行著自辯。

“副帥,襄王世子就把刀架在末將的脖子上,末將生怕一反抗會傷了他,會壞了副帥的大事,就隻能忍著。”

“副帥,王公公也來了,但他明顯的在偏幫襄王世子,還因此打了末將兩巴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