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什麼鬼(1 / 2)

“謝過馬將軍的好意,但我不會走,至少在朝廷新的封王折子沒有下來之前我是不會離開這裏的。至於安全,本世子倒要看看,誰敢真的動我,如果他們不怕京師再一次血流成河的話。”朱常澄搖了搖頭,終還是拒絕了馬寶的好意。

“這...二爺保重。”馬寶知道多說無益,自己留下來反而會陷朱常澄入危險之境,這就點了點頭,衝著身後跟來的五十名兄弟揮了揮手,便帶著他們迅速離開。

朱常澄沒有動,於卓自然也是不動的。

說起來,對方非是武將,而是世子哥,於卓是有一定的把握可以閃身躲劍,甚至反擒住對方,可問題是——他不敢呀。

收拾馬寶沒有問題,對方和自己一樣,不過就是跑腿之人,是一個品階不高的武將而已。

真把他怎麼樣了,別人知道了,也隻會說胡雲峰不會調教手下,會被人質疑能力。

朱常澄則是完全不同,人家有一個強有力的七弟做靠山,莫說是自己,就算是自己的後台馬副帥。不!就算是後台的後台崇禎也是不敢招惹朱常武的。

麵對著神仙級的人物,又哪裏有他這個小鬼上躥下跳的機會?

連皇上都不想招惹,自己若是亂動,萬一不小心傷了對方,那就是百口莫辯,真到那個時候,或許馬副帥會直接把自己綁了,送到炎王殿

出力不討好,還可能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樣的事情於卓自然不會去做。

“世子殿下,我不走,我就在這裏站著,哪也不去。什麼時候您消氣了,願意放了小的,小的才會離開,您看行嗎?”想明白了之後的於卓,猶如換了個人一般,刀架在脖子上,還要陪著笑臉。

“哼!”

對於於卓的求饒,朱常澄十分看不起,大明就是因為有了太多像是於卓這樣貪生怕死、沒有骨氣之人,才會有此劫難。反之,若是人人都像自己七弟那般威猛的話,襄王府也不會有此一劫了。

馬寶離開,順利的回到外城,手中那求救用的信號槍終是沒有打響。

於卓也被放了,小命得寶。但不是朱常澄主動放的,而是王承恩得聞了消息之後,親自帶著不少的東廠番子趕來,好一番求情之後,才勸著朱常澄把長劍拿到了一旁。

王承恩是陪了好一陣的小心和不是,還不忘記賞了於卓兩巴掌,告誡他以後做事警醒著點。然後等待王承恩離開的時候,還留下了十幾名東廠番子,說是要保護朱常澄的安全。

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這是王承恩擔心於卓,或是擔心他身後之人會行報複之舉,留下這些番子就是起警告作用的。

匆匆做好了一切的王承恩再回到乾清宮的時候,崇禎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他,或是說他一直在等著消息。

當東廠的密探前來彙報,說是有人去了果子巷,並在那裏與襄王世子起衝突的時候,當時正在批閱奏折的崇禎差一點就沒有握住手中筆,他是真的被嚇到了。

普通的世子自然不會讓崇禎如此的失態,但如果這個人在前麵加上襄王兩個字,那卻是大大不同。

就像是皇子一樣,同為皇帝的兒子,但每一個人的重要性也是不盡相同。

襄王世子朱常澄說起來並不多麼出眾,奈何人家有一個牛逼到要起飛的弟弟,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崇禎可以想象,如果一旦朱常澄出了什麼事情,接下來京師的局麵又會變成什麼樣子,怕是那個殺胚就敢直接放棄了現在手中的所有活計,領兵殺回到京師。

真到那個時候,別人還無法說出什麼來。

真到那個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甚至自己屁股

所以,朱常澄絕對不能出事。至少,現在是不能出事的。

曾幾何時,崇禎曾這樣問過自己,他到底適不適合當皇帝。

他有優點嗎?

當然有。比如說愛護子民,一心想要大明強大,他還可舍下臉麵,數次下罪己詔,他還能納百言,聽得進勸。

這些優點比起開局一個碗的太祖,那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尤其是勤政方麵,大明所有的皇帝更是無人可及。

優點的確有,可缺點同樣明顯。尤其是在識人方麵,他似乎總是出錯。

他信任的人,沒有幾個真正成器,似乎他重用了誰,誰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問題一樣。

根據這個特點,延續出了他的另兩個缺點,耳根子軟,猜忌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