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3 / 3)

畢竟,對占據互市之利,富得流油的兀良哈,無論韃靼還是瓦剌,都羨慕得雙眼發紅。

“當然,條件不僅於此。”楊瓚彎起眉眼,活似拐帶純良的黑心商販,“但也不會更難。隻要點了頭,隨之而來的,可是數之不盡的好處。”

萬戶更加懷疑。

真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不相信?”

楊瓚很有耐心,畫出大餅,啖之以利。

“想想朵顏三衛,不想過同樣的生活?”

當然想!

“想想看,牛羊成群,金銀滿屋。絲綢任穿,美酒任飲。亭台豪宅,如花美眷。居中原之地,再不用餐風露宿,也無需親自牧馬放羊。”

“隻要點頭,一切近在眼前。”

楊瓚每說一句話,萬戶的雙眼就亮上一分。

到最後,青白的臉頰都開始泛紅,眼睛眨得飛快。

真能如此?

“自然。”楊瓚笑得愈發親切,“吾乃朝廷命官,正四品僉都禦使,天子欽命監軍,豈會哄騙於你?”

何況,騙他有什麼好處?

有顧卿在旁,到北疆走一圈,抓不來伯顏小王子,一兩個萬戶,還不是手到擒來。

萬戶想了想,終於不再掙紮,用力眨眼。

甭管有什麼條件等著,好處擺在眼前,不答應是傻子。更重要的是,不答應,立即要去見長生天。

有生的希望,沒人願意死。

“很好。”

楊瓚站起身,撣撣袍角,吩咐兩句,護衛立即尋來幾杆長矛,以粗布繩索捆-綁,製成簡陋擔架,抬起萬戶,送回城內。

李大夫正在配藥,帳篷裏還有五六個救回的傷兵。

見到來人,得知楊瓚的用意,點頭道:“楊僉憲之意,老夫明白。”

為萬戶治傷時,看到放在一旁的擔架,立時起了興趣。

知曉此物妙用,當即令徒弟喚來役夫,拆卸木料粗布,趕製十餘副。

“請王校尉代老夫謝過僉憲。”

護衛離開後,李大夫背起藥箱,留徒弟給萬戶包紮,並請役夫看守。不怕他跑,怕的是人不在,被哪個邊軍砍死。

“看著他,老夫去城外救人。”

先時戰況激烈,李大夫不好輕動。帶回幾個傷兵,多數是腰背受傷,雙腿完好。

有了擔架,無論斷手斷腳,都能抬回城內,救回的人定然更多。

“這麼簡單的法子,老夫為何沒能想到?”

徒弟役夫在城下搜尋傷者,李大夫拂過長須,不禁蹙眉。

不及弱冠,金榜登科,位列左班,確實不凡。

然觀其氣色,並非康健之人。疲累則罷,怕隻怕遭逢大變,根基損傷,如不細心調養,恐壽數不長。

“天妒英才,慧極必傷,可惜了。”

彼時,敢於抵抗的韃靼盡被斬殺。餘下要麼重傷倒地,要麼棄刀投降。

顧卿返回,將追擊情況告知顧鼎,無意清點戰損,打馬直奔城下。

楊瓚挽起袖子,正幫李大夫搜尋傷員,並吩咐城內眾人,熬煮薑湯,準備麥餅。

聽到馬蹄聲,以為是歸來衛軍,不以為意。直到腰間被馬鞭卷住,愣了兩秒,人已被撈上馬背。

驚魂未定,聲音卡在嗓子眼。

有力的手臂箍在身上,冰雪夾雜著些許沉香,恍惚飄入鼻端。

心頭猛然一跳,楊瓚倏地抬起頭。

“顧同知?”

“是我。”

鬆開韁繩,顧卿拉過大氅,緊緊將楊瓚裹住。

黑馬極有靈性,腳步放慢,走得極穩。

短暫驚訝,隨之而來的不是喜悅,而是尷尬。上千雙眼睛看著,顧伯爺坦蕩撈人,被撈的,卻著實沒法淡定。

楊瓚盡量坐直,始終僵著表情,目不斜視。

走到城門口,看到揪掉一把胡子的李大夫,到底沒能忍住,雙手捂臉。

這今後……沒法做人了!

顧晣臣打馬,走到謝丕身側,開口道:“顧同知與楊賢弟果真莫逆。”

僅是莫逆?

謝丕雙眼微眯,沉思的表情,不似謝遷,反像極了李東陽。

正德元年,十二月丁巳,明軍同韃靼戰於薊州鎮虜營。

是役,明軍斬首兩百八十三級,降者四百六十一人。俘虜韃靼萬戶,千夫長,百夫長共九人。得戰馬八十九匹,弓箭彎刀帳篷不計。得印章一枚,上刻亦卜剌字樣。

明軍戰死六百七十七人,傷者近千。

戰報送還京城,天子下旨,獎賞與戰官兵。

總兵官之下,論功得銀。

“傷者賜藥,死者恤其家人。斬首兩級,升一級。斬首五級以上者,賞賜加倍。”

內閣擬旨,戶部兵部加印。戰報抵京到旨意發出,滿打滿算不足五日。

如此快的辦事效率,實在少有。

天子卻是咬著米糕,半句誇獎也沒有。

不是朕下狠手,殺雞揍猴,能有今天?

好商好量,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孤行一意。鞭子甩下去,看你還鼻孔朝天,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既是吃硬不吃軟,還想聽好話?

做夢去吧!

北疆傳喜,朱厚照發出“暴-君”之言,神京城的官員老實許多。可沒等熊孩子舒心幾天,金陵卻出了大事。

十二月戊午,應天府忽遇暴風雷霆。

孝陵白土岡,連落三道閃電。山石崩落,一株百年古木被擊中起火,殃及四周,建築木料俱被-火-焚。

大火照亮夜空,濃煙兩日不去。

古人篤信雷電之說,孝陵被雷劈,更是非同小可。

南京都察院及十三道禦史如打了雞-血,當即上疏諫言,直指天子。

奏疏送到京城,新任通政使差點沒暈過去。

這是不想活了?

想死也別帶累旁人!

消息瞞不住,也壓不下。

內閣三位都沒批藍,奏疏直接遞到天子麵前。

如通政使所料,看過兩行,朱厚照黑了臉,放下米糕,當場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