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2 / 3)

追出數裏,留下十餘具屍體,韃靼騎兵終於跑出鎮虜營地界。

牆子嶺為韃靼占據,內有三百騎兵,僅憑幾十人,根本無法撼動。

要奪回峪口,還需從長計議。

不過,隨殘兵逃回,千餘騎兵大敗的消息,必將傳遍北疆,流入草原。

屆時,這些韃靼將麵臨兩個選擇,占地堡不走,等邊軍上門,再經一場血戰;亦或見好就收,帶著搶劫所得退回草原,保存實力,以圖他日。

以顧伯爺的想法,更希望他們選擇第一種。

“同知,還追不追?”

望著遠去的煙塵,眾人麵露不甘。

到嘴的兔子,就這麼跑了?

“不追。”顧卿搖頭,背起長弓,收回長-槍,“回去!”

“可……”

“逃走不過兩百,城下至少五百。”

言簡意賅,不多費一個字。

趙校尉眼珠子轉轉,立刻明白,當即打兩聲呼哨,召回尋箭矢順便補刀的同袍,調轉方向,馳回城下。

援軍多數是京衛,殺敵數目,未必超過邊軍和兩府護衛。但事後論功,不看刀口箭矢,隻論首級。

戰時同心協力,戰後分功,關係到升官封賞,可不會有人發揚風格,顧及同袍情誼。

此時不搶,還待何時?

“快!”

五十餘匹快馬,飛馳在茫茫雪原。

中途,遇到另一股逃竄的韃靼,半點不客氣,抄家夥就上。

韃靼心急逃命,正策馬狂奔。哪會料到,迎麵遇上一股明軍。持刀對戰時,追兵趕至,前後合擊,一個都沒能跑出去。

清點人數,算上先時斬獲,眾人都麵露喜色。

錦衣衛待遇不錯,伯府夥食也好,但能多得金銀封賞,沒人會傻得往外推。

退一萬步,眼前是實打實的戰功,同錦衣衛立功又不一樣。

抓-官-抓-貪,縱然是好事,也會被言官說嘴。隔三差五還會有人跳出來,試圖翻案。

殺退來敵,俘虜韃靼,則是世人共舉,無可爭辯的功勞。

無論禦史還是給事中,哪個敢嘰嘰歪歪,張口挑事,百姓的口水都能把他淹死。

至於史書,和他們有半兩銀子的關係?

身為錦衣衛,鷹犬的大戳蓋上,蓋棺定論。史書之上,和“好”字絕不沾邊。

縱有“意外”,如伯爺-神-勇-無-敵,才有資格留下名號。他們這些小卒子,多會一筆帶過,留個某甲某乙,都是祖墳冒青煙。

歸根結底,還是眼前利益更為實際。

想明白之後,趙校尉翻身下馬,取出匕首,加緊清理戰場。

率兵追擊的不是京衛武官,而是顧晣臣。

同顧卿照麵,先打馬上前,拱手行禮。

“顧同知。”

“顧司業。”

兩人同姓,宗族卻無半點幹係。加上顧卿是錦衣衛,自然不會多熱絡。如楊瓚一般,有事沒事往鎮撫司溜達,實在少有。

打掃完戰場,眾人立即策馬,重返城下。

此時,鎮虜營的戰鬥將盡尾聲。

能跑的,多已衝出包圍圈。是死是活,端看運氣。

被困住的,要麼受傷墜馬,要麼被數倍的明軍圍住,箭壺-射-空,彎刀卷刃,隻等耗盡氣力,被生擒活捉。

顧鼎和謝丕各率騎兵,在側-翼-遊走。

發現哪處薄弱,立即上前增援。

韃靼騎兵漸漸發現,無論怎麼跑,都跑不出五百米。哪怕希望就在眼前,下一秒也會被兩人掐滅。

觀戰許久,楊瓚終於走下城牆。

戰事激烈時,他敢下,護衛也不敢放。

現如今,殘敵全無鬥誌,勝負已分,戰鬥即將結束。下去走一遭,實屬必要。

走出城門,伯府護衛立刻散開,小心防範。

不為韃靼,而是流矢。

手提禦賜寶劍,楊瓚駐足觀望。目及百具屍首,憶起冷兵器交戰的慘烈,心頭禁不住發沉。

行到百米處,遇上被顧卿斬落的萬戶。

不得不感歎,不羈的漢子,生命力當真頑強。傷重如此,依舊撐著最後一口氣。

“僉憲,小心!”

“無礙。”

楊瓚走上前,先踢開散落在周圍的兵器,蹲-下--身,開門見山,“想死,還是想活?”

萬戶出不了聲,隻能轉動眼珠。

看清楊瓚麵容,瞳孔驟然緊縮。

又是一個不像人的!

他XX的!臨死還不讓人安生!

楊瓚挑眉,這是瀕死人該有的眼神?

“本官再問一次,死還是活?”

萬戶不語。

楊瓚皺眉,忽然一拍手,道:“本官忘了,傷這麼重,怕是沒法出聲。這樣,想死,眨一下眼,想活眨兩下。”

為何要兩下?

果然活比死艱難?

被斬落馬下,萬戶已準備好去見長生天。

不料想,血流滿地,步卒的大腳在身上踩過,硬是撐到現在,始終沒有咽氣。

躺在冰冷的雪地上,正麵死亡的勇氣漸漸消散,求生的-欲-望-越來越強。

麵對楊瓚給出的選擇,萬戶艱難的扯動嘴角,眨了兩下眼。

因力氣耗盡,間隔有些長,差點被楊瓚誤會,直接讓人給他個痛快。

“的確想活?是就眨眼。”

萬戶眨眼。

“很好。”

收起寶劍,雙手搭在膝上,楊瓚笑道:“既如此,本官提出任何條件,想必閣下都會點頭?”

條件?

萬戶愣住。

“說起來並不難。”

楊瓚微俯身,對上萬戶雙眼,笑得月朗風清。五官俊秀,雙眸如露珠清透,半點不染塵埃。

“隻需仿效朵顏三衛,領部族歸降我朝,奉我朝天子為主。”

就這麼簡單?

萬戶十分懷疑。

實事求是的講,這個條件相當不差,甚至是他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