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完畢,殿中捧出聖人畫像,殿試讀卷官在前,率眾敬拜聖人。
十四人多是緋紅補服,唯當先三人著禦賜麒麟服。
無需細想便可知,此三人乃是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劉健,太子太保兼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
內閣三鼎,治世能臣。
行禮畢,眾人起身。
劉健當眾宣讀敕書,三百貢士敬神聆聽。
起初,敕書的內容平平無奇,多是鼓勵之言,眾人未覺異樣。末尾卻直落驚雷,點出兩名貢士,當即黜落。
“平庸諂媚之人,非朝廷欲取。”
短短一句話,猶如晴空霹靂。被點名的貢士臉色慘白,呆若木雞。
不待回神,已有殿前衛士行出,查驗正身,將人“請”出宮門。
喊冤?
嚎哭?
請求天子隆恩,網開一麵?
直接堵嘴,改請為拖。繼續執迷不悟,拖就會變成抬。
霎時間,萬籟俱寂,渺無聲息。
除了金吾衛遠去的腳步聲,唯有風過衣擺的颯颯聲。
少數貢士臉色丕變,雙手隱隱發抖。多數尚能鎮定,隻是額頭隱隱冒汗。
劉健等人在上,目光炯炯掃過,眾人的表現皆落入眼底。另有中官在一旁默記,待敕書念完,悄無聲息的返回殿中,向天子稟報。
殿試前先來一場下馬威,實是少有。然有天子示意,劉健等人隻能依言行事。
敕書念完,二度行禮之後,數名宦官自殿側行出,引眾貢士入殿拜見天子,依次序落座。
十四名讀卷官仍立在原處,看著貢士一一行過,不時點頭,不時搖頭。
新科明經們被看得頭皮發麻,腳底打顫。
這是殿試?不是在菜市場稱斤論兩、挑肥揀瘦?
輪到楊瓚,雖同眾人一般低眉斂、足下無聲,底氣沉蘊又是不同。得空還能不著痕跡的瞄上兩眼。
腹有詩書氣自華。
前世的楊瓚多以為是誇張,如今親眼目睹,不得不承認:古人誠不欺我。哪怕已是長髯垂胸,發鬢斑白,仍是腰背挺直,氣質超然,卓爾不群。
十四個老帥哥排排站,楊貢士委實過了一把眼癮。
馬文升撚著胡子,微微頷首,老夫的眼光果真不錯!
韓文亦有同感。
龍椅之上,弘治帝得中官稟報,道:“朕有些看不清,寧老伴去安排。”
“奴婢遵命。”
寧瑾躬身退下,少頃,安排座位的中官便得了傳話,本該在第六排的楊瓚,直接被提到了第二排,正巧坐閆璟身後。
楊瓚眨眼,再眨眼。
看著笑眯眯的中官,沒錯?
中官點點頭,笑意更深,沒錯。
“楊明經安坐便是。”
沉默兩秒,楊瓚大方落座。
不見受寵若驚,也無傲然恣意。泰然自若,雨打不動,端得沉穩若斯。
天子在上,閣臣在旁,敢在這個時玩陰謀詭計,絕對是狂奔在尋死的大道上。
幾位讀卷官同時仰頭,弘治帝輕輕咳嗽兩聲,意思很明白,朕老眼昏花,就想看得清楚點。諸位就當沒看見,體諒一下?
群臣收回目光,人都坐下了,還能再叫起來不成?
無論如何,天子的麵子總是要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