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六十九章 鬆山(2 / 2)

在丁宏廣和他的小組成員們麵前就是這樣的慘景!

他們是在四月進入遼東,同時開始了在遼東參與進鬆錦之戰的計劃。

這也是軍情處成立以來,最為雄心勃勃的計劃。

全程參與其中,觀察明軍的戰鬥力,戰法,指揮,包括後勤旗號金鼓等一係列的所有的動作。同時,更為深入的,全麵的觀察清軍的戰法,從個人到各牛錄,各甲喇額真,各旗,觀察每個餘丁,步甲,馬甲,白甲和葛禮什賢,觀察清軍的動員和後備,觀察他們的後勤係統和武器儲備等等。

光是完成這些已經是難得的偉業,而在計劃的核心,還有一個叫丁宏廣想起來都為之戰栗的計劃。

但所有一切,都是從無到有,從最基本的開始。

他們是做為糧隊押解官被“征調”到漢人包衣為主的隊伍之中的。

有超過十萬人的包衣,還有滿清的一些餘丁在內,各異族的男丁在內,十幾萬人在錦州到鬆山的土地上活動著。

在高橋一帶,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挖出了一條幾十裏長的壕溝!

深過人,有尖銳的木樁埋於其中,犬牙交錯,蜿蜒數十裏,將明軍徹底隔斷。在清軍主力與明軍接觸後,老辣的皇太極一邊著人毀筆架山的明軍糧餉,一邊派勁兵伏於明軍後陣,同時掘壕亂明軍陣腳人心。

數招連下,明軍毫無能力,原本洪承疇計議大軍一起退後,折返寧遠。

如果全軍一起行動的話,明軍還有一線生機,最少有可能且戰且退。畢竟當時戰場距離寧遠不過百裏,明軍十幾萬主力仍然抱成一團的話,有可能損失慘重,但亦不至於落到幾乎全軍覆滅的結局。

可惜事實無法逆轉,那一夜十幾萬明軍所駐防的大營風聲鶴唳,大同總兵王樸先逃,然後是白廣恩,接著是吳三桂等奔逃,十萬明軍毫無章法的南逃,在途中遇到了早就有準備的八旗騎兵……結局可想而知!

就在鬆山往寧遠的這一百二十裏路上,在高橋附近,清軍大砍大殺,幾乎將奔逃的明軍殺了個幹淨!

五萬九千餘明軍餘屍於途,尚有兩三萬人在其後被搜捕殺害,隻有幾千人逃了出來,其中包括幾個先逃的總兵官。

而剩下的明軍就在曹變蛟等總兵的率領下,簇擁著洪承疇等文官進入鬆山,在這個小小的軍堡中,進行著毫無希望的抵抗。

因為好歹有點身份,丁宏廣等五人不算是包衣的身份,他們的待遇和抬旗的漢人旗丁差不多,吃住也和抬旗的漢人旗丁一起,他們有的是監工的身份,督促著包衣們運糧草,挖壕溝,幹些雜活之類的事情。

在漫長的四個月的時間裏,幾個人跟隨清軍行動,經曆過明軍與清軍前哨戰,親眼看到了曹變蛟總兵官率領的秦軍精銳突入八旗軍中,那些平時威風凜凜,號稱是百戰精銳的白甲兵們在忠勇無雙的秦軍將士們麵前也是黯然失色,紛紛辟易,秦軍的大旗似火,鎧甲似火,連同座騎一起成為一道道火紅的掠影,秦軍將士以無所畏懼的決心,勇猛向前,多次動搖了清軍的陣腳,什麼馬甲,步甲,白甲,全部為之辟易,被秦軍如山般的決心擊的粉碎!

在最關鍵的時刻,秦軍已經打到了距離皇太極最近的黃羅傘蓋附近,如果不是最精銳的葛禮什賢營迎擊上去,並且秦軍是以寡擊眾的話,鬆山之戰的結局沒準就因為一次決死的突擊而改寫了!

在秦軍突擊之時,丁宏廣等人都是熱淚盈眶,感動的無以複加。

隻有在秦軍身上,他們才感覺到與浮山軍人有一樣的氣質,一樣的決心,一樣的勇氣和堅毅,一種民族的精神在秦軍身上也有延續和流傳!

何謂軍人,保家衛國!

在那場戰事之後,所看到的,無非就是地獄一般的慘景。

到八月之後,連續的大規模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甚至是鬆山堡的圍城之戰也是接近尾聲了。

城頭的明軍已經疲憊不堪,城防守備已經十分鬆懈,破城不過是指日間事了。

清軍營中已經隱約有流言,大約是城中某些明軍將領已經決意投降,隻是皇太極對明清兩方都有嚴令,務必要活捉洪承疇,因為這個條件十分苛刻難辦,所以這軍堡才一時未破。

隻是這一切,都隻是時間問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