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2 / 2)

這就加大了糧食供應的危機,北方已經是小冰河時期連年幹旱減產絕收,南方也是縮小了糧食種值,這使得糧食供給壓力更大,民間需求更多。

然後就是白銀湧入,通貨膨脹十分嚴重。崇禎年間,物價較萬曆前中期最少漲了四成,有的物產,漲了一倍多的都有。

通貨膨脹帶來的問題更多更嚴重,比如農民的負擔加重,但最嚴重的就是明政府維持軍費的難度就更加大了,軍費開支不足,而發達的是商業,偏偏明朝又不重視商稅,或是收取商稅的努力被東林黨為主的商人官紳集團擊敗了,所以形成了一個嚴重的惡性循環,軍費不足,民間物價騰貴,朝廷開支劇增,然後加稅,加稅後農民的負擔更重,流亡的農民更多,政府收稅的額度隻得再次加大……如此就在北方形成了一個死彎,一個無法破局的死循環。

再然後,就是被西方坑了一把,大量的白銀湧入,而中國的金銀比是固定的一比十,西方的金銀比卻是十三十四,甚至有時候更高。

這樣銀子湧入,黃金流出,西方用黃金這樣更穩定的貴金屬成立了黃金為主幣的流通係統,一直到幾百年後,這個體係才被取代。

相比金本位,中國的金銀價比十分不合理,缺乏輔幣,這導致貨幣體係十分混亂。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鑄幣業一直沒有真正的立起來。

相比西方的金銀銅等主幣和輔幣,中國一向是以銅幣為主要貨幣的。

銅幣為主,交子等鈔票為輔,這其實是穩定合理的貨幣政策,因為大多數農民不需要大額貨幣,銅幣用來交稅,平時生活,都是十分方便。

而悲劇的是明朝銅幣量隻有宋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就造成民間輔幣不足,隻能大量使用白銀,這使得白銀成為主流貨幣,也就是銀本位。

銀本位導致輔幣不足,貨幣量肯定也不足,一直最簡單的例子,賦稅。

明初時明太祖十分天真,以為可以用實物稅來解決賦稅問題,但到了幾十年後,他的子孫就必須收取貨幣單位來維持日常開銷。等到了明末時,一條鞭法下,所有的農民都需要上交白銀來充實國庫了。

但白銀太貴重,普通的農民手中是沒有白銀的,這就使農民在交稅時必須借貸,或是低價把糧食賣給糧商,然後用賣來的銀子交稅,在交稅過程中,因為銀子是重量單位不是貨幣,又得重新熔鑄,地方官府再收取火耗,又盤剝了農民一道。

再加上白銀不是鑄幣,又是貴重金屬,這使得很多富裕家庭大量儲藏白銀,山西晉商在庭院裏挖大洞,一次儲藏幾十萬上百萬兩的白銀都不是稀奇的事。

這樣這些白銀就退出了流通領域,使得民間的貨幣量一直在稀缺狀態,而且在小額交易過程中,銀子一直是被夾剪夾來夾去的,無形之中就造成了很多浪費,而大量的銀角子彙總在官府那裏時,所有交易人都要被官府坑一道……明清兩朝,輔幣量嚴重不足,前者是因為失敗的貨幣政策和開礦能力的不足,而後者就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清政府根本就是禁絕開礦,除了少數官礦之外,任何民礦都是禁止的,而且在清朝形成了一個自以為正確的傳統就是厲行礦禁。

大臣向皇帝提議開礦就是食利,就是急功近利,而反對馳禁者就是老成謀國,是識大體。

這種認知,在康熙至乾隆這百來年中猶為厲害,成為當時朝野認識的主流。

哪怕就是到清末,大量的外來銀幣湧入,清廷還如駝鳥一般縮在幻想的沙裏不肯拔出來,眼看就要亡國了,才羞答答的出了幾批龍洋,而且還是輔幣不足,這個問題,一直到國民政府都沒有能解決,到共和國之前,銀洋和銅錢在民間都是正常使用……貨幣量不足,而且黃金儲備不足,信用體係始終未能建立的起來。

經濟問題不是張守仁的強項,不過好歹也看過幾本專著,他心中明白,不論明末的海洋貿易對明王朝的統治有多大危害,對民間有識之士和參與其中的人來說,利還是大於弊端的。

猶其是他這樣要做大事業的人來說,走向海洋,在這個大航海的時代參與利益的搏擊,更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中國並不是純粹的大陸民族,也不是純粹的海洋民族,但未來數百年屬於海洋,無視這一點的民族,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在張守仁記憶中的曆史,中國缺了海洋這一課,這一次,則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他的手中補上這一顆不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