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王德,李應買菜回來,姑母一麵批評,一麵烹調。批評的太過,至於把醋當了醬油,整匙的往烹鍋裏下。忽然發覺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停住批評,坐在小凳上笑得眼淚一個擠著一個往下滴。
李應的姑父回來了。趙瑞是他的姓名。他約有五十上下年紀,從結婚到如今他的夫人永遠比他大十來歲。矮矮的身量,橫裏比豎裏看著壯觀的像一個小四方肉墩。短短的脖子,托著一個圓而多肉的地球式的腦袋。兩隻笑眼,一個紅透的酒糟鼻。見人先點頭含笑,然後道辛苦,越看越像一個積有經驗的買賣人。
趙姑父進到屋裏先普遍的問好,跟著給大家倒茶,弄的王德手足無措。——要是王德在趙姑父的鋪子裏,他還有一點辦法:他至少可以買趙姑父一點貨物,以報答他的和藹。
趙姑母不等別人說話,先告訴她丈夫,她把醋當作了醬油。趙姑父聽了,也笑得流淚,把紅鼻子淹了一大塊。
笑完一陣,老夫妻領著三個青年開始享受他們的晚飯。趙姑父遞飯布菜,強迫王德,李應也喝一點酒,嚐幾塊豬耳朵。
二兩酒三個人喝,從理想與事實上說,趙姑父不會喝的超過二兩或完全二兩。然而確有些醉意,順著鬢角往飯碗裏滴滴有響的落著珍珠似的大汗珠。臉上充滿了笑容,好像一輪紅日,漸漸的把特紅的鼻子隱滅在一片紅光之中,像噴過火的火山掩映在紅雲赤霞裏似的。
酒足飯飽,趙姑父擰上一袋關東煙,叫李應把椅子搬到院中,大家團團的圍坐。趙姑母卻忙著收拾杯盤,並且不許李靜幫忙。於是李靜泡好一壺茶,也坐在他姑父的旁邊。
“姑父!我告訴你的事,替我解決一下好不好?”李應問。
“好!好!我就是喜歡聽少年們想作事!念書我不反對,作事可也要緊;念書要成了書呆子,還不如多吃幾塊脆脆的豬耳朵。”趙姑父噴著嘴裏的藍煙,漸漸上升和淺藍的天化為一氣。“鋪子裏不收你們念書的作徒弟,工廠裏不要學生當工人,還不是好憑據?你去當巡警,我說實在話,簡直的不算什麼好營業。至於你說什麼‘九士軍’,我還不大明白。”
“救世軍。”李應回答。
“對!救世軍!那是怎麼一回事?”
“我今天早晨出門在街上遇見了老街坊趙四。他在救世軍裏一半拉車,一半作事。他說救世軍很收納不少青年,掙錢不多,可是作的都是慈善事。我於是跑到救世軍教會,聽了些宗教的講論,倒很有理。”
“他們講什麼來著?”王德插嘴問。
“他們說人人都有罪,隻有一位上帝能赦免我們,要是我們能信靠他去作好事。我以為我們空掙些錢,而不替社會上作些好事,豈不白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