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子之死(1 / 2)

這場巫蠱案,全國數萬人被殺,其中包括名將趙破奴。

趙破奴當年兵敗被迫投降匈奴之後,始終心向漢朝,他在匈奴地逗留了十年,終於於天漢元年找到機會,帶著他的兒子趙安國逃歸了漢朝,想繼續為漢朝效力。

無論是武功,還是軍事才能,還是人品和愛國情懷,趙破奴都是絕對的一流!

然而,他千辛萬苦逃歸後,武帝卻再未用他。

人精江充知道武帝不信任趙破奴,想要除掉他,就借著這次查巫蠱案之機把他誣攀進去。

於是,趙破奴被滅族!

武帝因為任安這個老家夥騎牆觀望,既不幫太子也不幫皇帝,想坐觀成敗,等勝敗已分時再站隊,認為他有二心,將他跟田仁一起處以腰斬。

馬通因為斬獲如侯之功,被封為重合侯;長安平民景建,跟隨馬通與石德作戰,最後捕獲了石德,獲封為德侯;商丘成帶著船兵跟張光作戰,俘獲了張光,獲封為其侯。

太子所有的賓客,隻要曾出入過太子宮的宮門的,一律誅殺。而跟隨太子起兵的,則一律以謀反罪滅族。官吏士卒有趁亂劫掠者,一律發配敦煌充軍。

由於太子逃亡在外,武帝怕他來偷襲長安,從此,長安各城門開始設置屯守部隊。

武帝因為沒能抓住太子治罪,心情惡劣之極,脾氣異常暴躁。

我們知道,儒家最提倡忠君,國君有錯誤就要勸諫;最提倡正直,不平則鳴。此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已曆四十餘載,滿朝公卿大臣受了四十多年儒家光輝思想的教化,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儒家學者。他們都知道江充等人為惡,都知道太子冤屈,都知道武帝此時已被豬油蒙了心,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勸武帝一句,或為太子說半句公道話!

倒還是小小壺關縣的一位小吏(三老)令狐茂,勇敢地上書武帝,為太子辯冤。

他說:“臣聽說,父好比是天,母好比是地,兒子就好比是天地間的萬物。隻有上天平靜,大地安寧,萬物才能茂盛。父親慈祥,母親愛護,兒子才能孝順。

“如今皇太子本是漢朝的合法繼承人,將承繼萬世大業,執行祖宗的重托,論關係又是皇上的嫡長子。江充,布衣之人,不過是市井中一介奴才,陛下卻重用他,使他顯貴,讓他挾至尊之命以迫害皇太子,糾集一批奸邪小人,對皇太子進行栽贓陷害,阻斷了陛下跟太子之間的父子至親關係。

“太子進則不能麵見皇上,退則被亂臣困迫,獨自蒙冤,無處申訴,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殺死江充,卻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

“太子的行為,不過是兒子盜用了父親的軍隊以自救而已,臣認為他並無謀逆之心。現在陛下不加調查,就過分地責備太子,盛怒之下,征調大軍追捕太子,致使智慧之士不敢進言,善辯之士難以張口,臣心中實在感到痛惜。

“希望陛下放寬心懷,平心靜氣,不要對太子的錯誤耿耿於懷,立即結束對太子的征討,不要讓太子長期逃亡在外!臣無能,願意豁出短暫的性命,待罪於建章宮外。”

武帝看了這奏書,冷酷的心也感動了一下。但是並未因此而消泯對太子的恨意,仍然要抓捕太子。

太子劉據逃出長安城之後,一路向東逃躥,賓客隨從見他已徹底失敗,於路逃散。最後,太子逃到了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身邊隻有他的兩個年少的兒子跟隨。

仗義每多屠狗輩!湖縣泉鳩裏的一戶平民,知道太子的冤屈,很同情他,不顧殺頭滅族之禍,毅然把太子父子三人藏在他家。

武帝晚期的平民,鮮有富足者。太子所躲藏的那戶人家也非常貧困,添了太子父子三張嘴,日子過得更加艱難,主人靠織賣草鞋來奉養太子。

太子很想改善生活,同時報答一下主人。恰巧湖縣有一個人,是太子以前熟識的,太子聽說這人很富有,就派人去叫他,想請他接濟一把。

不知是不是太子派去的人或者太子的這位熟人向官府告發了,反正太子的行蹤因此而泄露了!

太子躲在湖縣,湖縣的官吏卻不是最早得到消息的,反而是旁邊的新安縣的令史李壽最先得到消息。

李壽覺得捕殺太子,是奇功一件,為了獨享此功,他也不知會湖縣,就於八月初八日,帶著一夥兵丁前來泉鳩裏圍捕。

太子估計自己逃不脫了,就關上房門,上吊自殺。

主人一家人為保護太子父子,跟兵卒格鬥,最後一家人都被兵卒所殺。太子的兩個兒子也被兵卒們殺掉。

兵卒中有一個山陽縣人,名叫張富昌,一腳踹開了太子的房門。

新安令史李壽搶先衝進房去,抱住太子雙腿,讓兵卒們把太子屍體解了下來。這兩人因為這份功勞,都被封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