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瑪巴噶陀府有一個紅色財寶王,這個是蓮師傳的,很殊勝。果洛地區修持的人非常多,應驗也很多。
薩迦巴有一尊白色財寶王,增福之外,延壽法特別好。是薩迦派不共財寶王。
覺囊派有一尊藍馬紅矛財寶王,是多羅那他尊者的不共財寶王,加持力極大,特別迅速很威武。以速度論,這尊第一。
寧瑪派也有一尊騎馬持戩的,台灣有翻譯的簡供法本,其中身形法器不一樣。
一般而言,藏傳圈子的,大多都知道,財寶王法,要想相應,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因為他是護法王,護持行者修法,所以要求是發心和戒律需清淨,否則難以相應。
修持財寶王第一要看戒律清淨,這是財寶王首看的緣起。
在家人怎麼辦,在家人,人品要正,公平公正,仗義,同時職業要正,不能走偏門,否則不好。
同時,在外在修持時,財寶王也是很有潔癖的主尊,要多洗澡,洗手洗臉刷牙,身心的幹淨才能與財寶王相應。在藏區過去,能經常洗澡,那肯定是環境待遇都相當好的富貴人,苦窮地方都不咋洗澡。
吃飯住處也有講究,不能用缺角的碗、不完整裂的杯子、不幹淨容送的食物、茶水不能碰。特別是殺生和淫校
由於毗沙門王對戒律的嚴格要求,所以有些人往往不輕易修,望而卻步。而這是毗沙門從印度傳播進入西藏之後的種種傳承要求。
那麼,我們回到最初的原點,即印度那邊,毗沙門王之原始角色——俱毗羅,就未必對戒律和各方麵這麼要求了,他純粹是守護財富的藥叉之王。
為何會如此,這和諸神的演變與法流有關。
對於很多諸護法神的來源,一是佛菩薩以教令輪身-明王降伏外道諸神,然後令其皈依三寶,受五戒或密乘戒,立下護持佛法,利益眾生的誓言。
二是佛菩薩直接化身為外道神明,然後以神明的身份,直接接引眾生。先是滿足眾生之世間需求,再一步一步導向解脫道。
比如,大眾崇拜太陽神,或者某個大神,菩薩安住於三摩地,直接化身為此神,施與信徒世間願,然後再引導他們,戒殺,相信因果,護持佛法……
這是基於大悲心和菩提心所施設之方便。
根據覺囊派多羅那他尊者的《印度佛教史》所載:
在東方迦摩縷波有個婆羅門叫悉陀,享用與大國王相等,偕同他的幾千個眷屬,精勤供奉太陽。在他獻供太陽的時候,聖者提地迦示現從日輪中心走出的神變,放出眾多光明處於其前。
他也以為是日神,敬禮供養,聖者對他法。當他信心極大時,聖者複現原身,再度給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