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朱祁鎮複位之後,清洗朝堂的行為,是不是一種報複?土木堡之變,直接導致了明朝幾十年的積累,毀於一旦。

土木堡之變,明成祖朱棣建立的三支精銳的部隊,全部完蛋,再想對付蒙古人,恐怕就沒有機會了,等於完全放棄了草原。

如果皇帝不再進行草原打仗,從成本率上來說,損失最小的,那就是江南地區,畢竟北京並不能夠支持如此龐大的後勤,還得主要依靠於江南地區。

神機營的主要武器就是火器,這可是全世界第一支這樣的官兵,戰鬥力應該非常強大。

就算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反而是一種優勢,人缺水,但是火藥不潮濕。大量的武將陣亡,他總得有一個過程,不可能說不發揮一點實力。

根據曆史記載,土木堡的官軍被消滅了,至少三分之一,損失可以說是非常慘重。再也沒有反對遊牧民族的攻擊了,因為沒有這樣的實力了,信心也徹底崩潰了。

所以明朝後期作亂的蒙古和女真,就算有人提出進攻,也會有人提出土木堡作為反對。

那麼最大的受益者隻可能是江南,所以這一群人想徹底幹掉皇帝,那麼肯定做了充足的準備。

馬小帥覺得應該從哪裏下手?有很多人懷疑民族英雄於謙。認為這個人當河南官員多年,糧食居然不夠用,軍隊居然沒有糧食,兩大軍事重鎮不派兵救援,在土木堡發生之後,北京立馬就有了糧草和軍隊,這本身就非常值得懷疑。

並且更加奇怪的事,土木堡發生之後,軍事力量發生了重大改變,五軍都督府,還有京城的三大營,徹底元氣大傷,於謙反而組建了團練,皇帝居然失去了軍隊的控製,反而在於謙手中掌握,這本身就不正常。

想起這一路走過來,馬小帥覺得,瓦刺比明軍還了解自己,對於軍事部署,那是一清二楚,要是沒有提前的準備,沒有叛徒和內奸,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

明成祖朱棣建立的錦衣衛,包括後來的東廠,仿佛都成了聾子和瞎子,他們不能夠提供一點情報,那就更加奇怪了。

馬小帥的腦子在不停的思考,這土木堡之變,根本就不像戰略上的指揮失誤,反而更像一個醞釀已久的驚天陰謀,其中可能有部分的巧合,但絕對不是全部。

曆史可能被短暫的篡改,真相也可以被短暫的掩蓋,但總有一天真正的答案會出來。

馬小帥的腦子裏充滿了各種問題,始終想不明白,曆史上把很多不幸,都歸結於太監女人和奸臣,這好像是古代文人最擅長做的事情,這些人肯定是為無能找借口,隻是為了讓自己麵子上過得去,這就是文人的風骨,我不能說我錯,隻能把我的錯誤歸結於別人。

究竟誰有這樣的手段?馬小帥終於捋清楚思路,首先錦衣衛,那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如果能屏蔽皇帝的信息,馬小帥突然想到,現在的皇太後孫氏,應該是這個女人,對錦衣衛下手了,同時也影響了東廠。

朱祁鎮雖然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但是多年的積累可不是這麼容易的,恐怕決定大航海的時候,就已經注定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