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更為惡毒的是他還不讓專家學者進行鑒定和解說,誰要出來說話就批鬥誰。接著,康生還連寫三個批示,判定這二枚印章“反動之極”,氣勢洶洶地責問中國革命博物館“是個革命博物館,還是個反革命博物館?

革命博物館竟然接收和保存這樣反革命的東西,令人十分驚異。”他指令文化部“徹底追查”,將矛頭直指周恩來總理。在他的淫威之下,兩枚印章被砸得粉碎,印章的所有照片和底版在戚本禹特派代表的監督下當眾銷毀。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一位參加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紅軍老幹部,受到了批鬥和迫害,造成終身殘廢。幾位鑒定解說印文的專家學者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橫遭批判。柳亞子雖然已經辭世,但是也在大字報上被點名為老反革命分子。

刻印之時,柳亞子就擔心“昧者不察”,特地請曹立庵增刻了邊款,說明“援正平例”,“絕無不敬之意”,然而柳亞子的擔心竟然不是多餘的,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擔心真的成為了事實。柳亞子的一片赤誠之心,一片良苦用心,竟然給無數人釀成了一場災禍。

1976年,康生隨著“四人幫”一起被人民押上了曆史的審判台。

這個所謂的“反動印章”案,和其他千千萬萬的冤假錯案一樣,終於水落石出,真相大白。1979年11月,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和中國作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文聯副主席茅盾在會上為柳亞子先生恢複了名譽,並且著重論述了柳亞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說:“現在談繼承遺產,應當從《詩經》、《楚辭》直到章太炎、柳亞子,我以為柳亞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後這一長期內在舊體詩詞方麵最卓越的革命詩人。柳亞子的詩、詞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一長期的曆史——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曆史,如果稱它為史詩,我以為是名副其實的。”1987年5月28日,在柳亞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特殊時刻,柳亞子紀念館正式開館,他的忘年之交曹立庵先生重新翻刻了這三枚印章,贈送給柳亞子紀念館珍藏。

這些都是後話了。

【注釋】[1][2]蕭永義著:《毛澤東詩詞史話》,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版163。164頁。

[3][6]鄧立群主編:《偉人毛澤東——毛澤東人際關係》,中央民族文學出版社2004頁1月版640-643頁。

[4]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京平,筆名,荃葉、羅旋、辛人等。遼寧昌圖縣人,先後畢業於南開和清華,學生時代即開始創作,是東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5]吳直雄著:《毛澤東妙用詩詞》,京華出版社1998年6月版67頁。

[7]黃中模著:《毛澤東詠雪詞——(沁園春)詞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27頁。

[8][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版237頁、243頁。

[9]孫琴安、李師貞著:《毛澤東與著名作家》,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版35-36頁。

[11]邵康編:《毛澤東和黨外朋友們》,團結出版社1996年9月版259頁。

[12]北海孔融:孔融曾經在北海郡為官,故稱孔融為北海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