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2)

觀魚勝過富春江。[10]當時,毛澤東和柳亞子自廣州分手,近十九年與毛澤東未曾謀麵,但是他們的心卻始終是息息相通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兩個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雖然柳亞子沒有和毛澤東一起同赴革命,但是他始終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上說話,同情共產黨,支持共產黨,為共產黨奔走呼號。

1927年,蔣介石的麵紗終於揭下來了,他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了。柳亞子因為同情共產黨而遭到蔣介石的通緝。為了躲避蔣介石的迫害,無奈之中東渡日本。次年4月又回上海投身反蔣鬥爭。而此時,毛澤東領導著名的秋收起義,正在井岡山建設革命根據地。柳亞子仿佛對人的觀察有一種天生的本領,他先是看透了蔣介石的底細,今天又從毛澤東的身上看到了革命的希望,看到了光明。

當他看到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消息時,提筆賦《存歿口號》一首,高度讚譽毛澤東的革命行動:

神州峰頭墓草青,湘南赤旗正縱橫。

人間毀譽原休問,並世支那兩列寧。[11]詩中將孫中山和毛澤東同列寧作比,對當時的毛澤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也充分地體現了柳亞子科學的預見性。

1932年,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連續打敗國民黨對根據地的三次“圍剿”,柳亞子聞聽消息,再賦《懷三人截》一首:

平原門下亦尋常,脫穎如何空處囊。

十萬大軍憑誰握,登壇旗鼓看毛郎。[12]1937年6月25日,毛澤東致信何香凝,其中談到了柳亞子:“看了柳亞子先生題畫,如見其人,便時乞為致意。像這樣有骨氣的舊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個拿句老話說叫做人中麟鳳,隻不知他現時的政治意見如何?時事漸有轉機,想先生亦為之慰,但光明之域,尚須作甚大努力方能達到。”[13]1941年1月,蔣介石製造摩擦,公然發動了“皖南事變”,破壞國共合作,柳亞子、宋慶齡、何香凝、彭澤民聯名給蔣介石拍電報,痛斥其反革命行徑:“今後必須絕對停止以武力攻擊共產黨,必須停止彈壓共產黨的行動。”4月,柳亞子因為拒絕出席國民黨五屆八中全會,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對此,柳亞子針鋒相對地說:“我早應以中央監委的身份,提議開除蔣介石的黨籍。”可見柳亞子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文人。

四、索句渝州

毛澤東來重慶之前,那是1944年年底的時候,柳亞子在重慶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毛澤東知道之後很高興,又專門給柳亞子寫了一封祝賀的信:

亞子兄:

廣州別後,十八年中,你的災難也受得夠了,但是沒有把你壓倒,還是屹然獨立的,為你並為中國人民慶賀!“雲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飲茶”,這是你幾年前為我寫的詩,我卻至今做不出半句來回答你。

看見照片,樣子老一些,精神還好吧,沒有病吧?很想有見麵的機會,不知能如願否?敬祝健康!毛澤東上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毛澤東在給柳亞子的信中說“很想有見麵的機會,不知能如願否?”仿佛冥冥之中有安排一樣,機會很快就來了,遂了毛澤東的心願。

柳亞子是1944年9月12日從桂林來到重慶的,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也從延安來到了重慶,事情總是這樣巧妙地按著毛澤東的心願而排定。

毛澤東來重慶的時候,柳亞子正在編一本《民國詩選》。柳亞子在當時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著名詩人,又是南社的盟主。本來《民國詩選》是他的好友林庚白先生策劃的,可惜林庚白把《民國詩選》編到一半就在香港遇難了。柳亞子為了紀念亡友,實現好友的遺願,決定由自己來完成朋友未竟的事業。柳亞子接過友人的詩稿,從頭至尾認真研讀,覺得林庚白的原稿著手比較早,取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感於時局的變化,時代的變遷,柳亞子決定擴大選詩的範圍。其中,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也被選人了《民國詩選》之中。毛澤東的到來使柳亞子大喜,當下拿出自己從他人那裏抄得的《七律.長征》詩稿請毛澤東校正。

毛澤東微笑著,從柳亞子的手中接過柳亞子抄在紙上的詩稿,從前到後瀏覽了一遍。這個時候毛澤東馬上想到了自己的《沁園春·雪》,此時此境正是拿出來的一個絕好時機。而且,毛澤東也覺得在國共兩黨和談的時候,拿《七律.長征》這首反對蔣介石的作品放到詩集之中發表也許會被他人抓到一些把柄。畢竟,長征是為了和蔣介石周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軍事行動。但是毛澤東也並沒有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因為《民國詩選》畢竟是民間的一種行為,選進去也反映了人心的一種向背嘛。毛澤東這樣想著,拿起筆來,為柳亞子校正了詩中的幾處錯別字,將詩稿遞給了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