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朝鮮的聲討】(3 / 3)

所以劉綎何功之有?

而此時劉綎,其實已經準備開拔回國了。朝廷又下新旨:征倭總兵劉綎以所部土漢官兵還四川防剿,提督如故,以前戰功及今次撤發事宜,命督撫詳加議處以聞。

可見朝廷也有所聞這劉大刀在朝鮮幹的那些‘勾當’。

二月二,龍抬頭,朝鮮王京,

李昖於昌德宮召集在朝大臣,意為聲討批判。與會大臣有敦寧府事李山海、海原府院君尹鬥壽、左議政李德馨、刑曹判書李憲國、禮曹判書沈喜壽、兵曹判書洪汝諄、戶曹判書李光庭、吏曹判書李希得、戶曹參判、兵曹參判、刑曹參判,同副承旨等人。

諸位臣子都知今天是來幹嘛的——聽大王罵人來了。李昖杜門俟罪那麼久,總要過一下口癮。

“我國之人,也不成樣!天朝之人,亦是如此!就昨日之事言,孤與諸位將官講定善後之事……”李昖覺得他自己說話就是太講禮了,“觀其氣象、言語,非中華人氣象,毫無禮讓之風,極為心寒。”

駐兵自然有軍糧問題,他已經說的很委婉了:如果天兵在朝鮮駐留三萬士兵,朝鮮將很難負擔糧餉,還望收回駐兵的想法。

“簡直不成體統!”那刑軍門一口就回絕了,他如何不惱?倭寇不是已經被賄賂走了嗎?戰爭結束了,為何還賴在朝鮮不走?還讓朝鮮負擔軍糧,成何體統!

沒想到刑軍門是那樣的人,他一想起昨日與刑玠及九位東征大將會晤之事,就火冒三丈。“天朝之人…孤見天朝之人多了,有識者亦然。徐給事還言,如刑爺者,天朝未易多得,但軍門所為,無足可觀,欺罔朝廷,無所不至!”

李昖罵得中氣十足,罵完後還以眼神逡巡,巡到刑曹李憲國,眼神方定。而李憲國趕緊接著道:“對,就是欺罔朝廷,軍門受命東征,將以伸威外國。綏靖藩邦,而陽戰陰和,縱賊不討,驅金幣、軍丁,以中其欲;約王子、陪臣,以固其心,其終始所經營,不過欲得退倭之名。”

“沒錯,”李昖點頭讚許。

李憲國接著又提劉綎:“小西行長半夜撤遁,翌日,劉提督始為入據……”

“哈哈,是的是的,”李昖又接過話,諷刺道:“賊退城空,即使小兒也可以入據,你們說是吧?”不消說劉綎,董一元、麻貴這幾路其實都奈何不了倭賊。而且大明將領一貫謊報戰功,無論播州還是此次東征之役,都是如此呢。

“對了,左議政,”李昖又想起李德馨所言,“你是從哪裏聽說這二人的播州之役?”

李德馨欠了欠身,回道:“大王,小臣也是在全羅時,得聞於提督的家丁。播州土司楊應龍以十萬兵據險稱亂,時邢軍門為經略,劉提督為總兵,王參政亦在其中。地勢甚險,不得進戰,同樣苟且請和,無異順天之事。讓楊應龍一歲欲納二百萬兩銀子,以此欺瞞上本。然皇朝賞功,劉爺升品,王參政亦升職。”

“嘖嘖嘖嘖……”李昖嘖嘖數聲,似扼腕,又似替皇朝遺憾,“天朝人人以欺罔為能事,廉恥都無,更不用說那些不可知之事。”

他又想起那位慢慢騰騰最後才趕到朝鮮的經理萬世德,“中國可謂無人也!”刑玠,即無剛斷,且無才智,至於無識武將,當然不足多責。但若此事遂成信書,則史冊亦不可信。宋應昌、李如鬆之輩,亦且肆行欺罔,無所畏忌。人道之本,人心由學而明。由是觀之,必是學術誤也。

就在六天前,朝鮮燕行使於北京鴻臚寺,正式向大明萬曆皇帝遞交了國王的辯誣奏文。

二十六日,李昖又召見了出使明朝回來的副承旨鄭曄。與之交談,他再次傾訴心中的不滿……

。您提供大神鶯影瑩盈的我們是文官集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