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張嫂子之後,嶽瓏雁鎖好院門,去了隔壁的院子。

李明朗還在慢慢收拾自己的屋子,嶽琥坐在客廳的高腳椅子上,雙腿耷拉在半空,不停地晃蕩著。

嶽瓏雁一進院門,就發現兩個院子的格局包括房屋的格局一模一樣。

沈錚的院子裏,同樣有三間屋子。

除了西邊的屋子隻有一張空床,李明朗在收拾之外,另外的東屋和客廳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一張高腳方桌配著四把高腳椅子,桌子上擺了五個搪瓷杯子,上麵寫著不同的部隊口號。

類似的搪瓷杯子,嶽瓏雁也有一個,不過還是原主爹娘在世時買的,還隻有這麼一個。

是嶽家大房的寶貝,唯有的幾件能拿得出手的生活用品,在嶽家其他人眼中,可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而沈錚的桌子上,一下子就擺了五個,看得出來,全都是部隊所發。

按嶽瓏雁的猜想,應該都是他平時的優異表現得來的。

除此之外,高腳方桌和高腳椅子也不多見。

她了解到,這個年代,大部分都是家裏自己做的小木板凳,矮矮的,高個成年男性坐上去,腿根本伸不開,需要蜷著。

而且桌子和椅子的用料都不簡單,嶽瓏雁打眼一瞧,就能看得出來。

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木材,但用料講究,做工細致,甚至她還在椅子的靠背上發現刻著花紋。

從這兩樣家具上能看得出來,沈錚的家庭條件不一般,既不缺錢又不缺好的審美。

嶽瓏雁還猜到了,這兩樣桌子和椅子,沈錚應該就是從張嫂子推薦的村裏老木匠那裏買來的。

縣城的家具廠可不會把活兒做得這麼細致。

既然沈錚跟老木匠原本就有來往,嶽瓏雁相信通過他訂製一些家具,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嶽瓏雁抬眼看去,在牆上還發現了一個軍綠色的掛曆,看起來應該也是部隊發的。

她走近仔細看了看,還上手摸了摸。

嶽琥看著她的動作,開口道:“我看過了,比皇曆簡單得多,清楚明了。”

以前朝廷用的是皇室印製和下發的皇曆,他和阿姐遠在邊疆,經常需要等好久才能等到新的一年的皇曆。

邊疆附近的城鎮裏,經常因為沒有及時收到皇曆,而耽誤很多事情。

除了最重要的農桑,就是互市。

而且,即使發下來了,大部分的人都看不懂。

包括在阿姐的軍營裏,不說普通士兵了,就連低級的軍官,很多都不識字。

嶽琥進來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掛在客廳牆上的日曆,當時他便猜到這個國家士兵的識字率應該要好很多。

等以後他知道還有掃盲班存在的時候,嶽琥更為震驚。

他能想到的,嶽瓏雁自然也想得到。

心裏思緒萬千,不過很快被她拋置腦後。

她不好意思讓張嫂子一人忙活五個人的飯菜,對兩人道:“我先提前過去幫忙吧,你們兩個等張團長回來的時候再過去?”

如果沒有李明朗在,她就直接帶著嶽琥過去了,畢竟他隻是一個孩子。

但李明朗一個大男人,在張團長不在的時候上門拜訪,雖然有她和嶽琥在,也不太合適。

不需要任何人指點,嶽瓏雁想象得出此時的她在部隊裏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