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勇於冒險是做事的最大心計(1)(3 / 3)

約翰·吉姆森升任為公司新產品部經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發研製一種兒童所使用的按摩器。然而,這種新產品的試製失敗了,吉姆森心想這下非要被老板“炒魷魚”不可。

吉姆森被召去見公司的總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讓我的公司賠了大錢的人嗎?”總裁問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賀。你能犯錯誤,說明你勇於冒險。如果你缺乏這種冒險精神,我的公司就不會有發展了。”數年之後,吉姆森成了公司的總經理,他仍然牢記著總裁的這句話。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未發跡前的年輕時代,曾擔任過鐵路公司的電報員。

有一次在假日期間,輪到卡內基值班,電報機傳來的一通緊急電報,讓卡內基幾乎由椅子上跳了起來。

緊急電報通知在附近鐵路上,有一列貨車車頭出軌,要求上司命令替班列車改換軌道,以免發生追撞的慘劇。

當天是假日,卡內基找不到可以下達命令的上司,眼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而一班載滿乘客的列車正急速駛向貨車頭的出事地點。

卡內基隻好敲下發報鍵,以上司的名義下達命令給班車的司機,調度他們立即改換軌道,從而避開了一場可能造成多人傷亡的意外事件。

按當時鐵路公司的規定,電報員冒用上司名義發報,惟一的處分是立即革職。卡內基十分清楚這項規定,於是在隔日上班時,寫好辭呈放在上司的桌上。

上司將卡內基叫到辦公室內,當著卡內基的麵將辭呈撕毀,拍拍卡內基的肩頭說:

“你做得很好,我不但要你留下來繼續工作,還要提升你的職位。記住,這世上有兩種人永遠在原地踏步:一種是不肯聽命行事的人,另一種則是隻聽命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這兩種人其中的一種。”

清楚地了解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又是不該做的。這是所有成功者都需要具備的條件。

卓越者之所以能夠卓越,取決於他願意去做一些平庸者所不願意做的事。平庸者之所以平庸,乃在於他一直在做成功者所不願意做的事。

要能夠清楚了解什麼是該做或不該做的事,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擁有明確的目標,其次需要有清晰的定位,最後加上智慧,這樣,就可以有正確的判斷力,把握住自己該做的事情。

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隻有通過冒險,通過克服一道道難關,才能展現出來。那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沒有危機感的人,不願參與競爭和拚搏的人,他們得到的獎賞肯定不是成功,而隻能是徹頭徹尾的平庸和失敗。

4.隻有傻瓜才會守株待兔

心動不等於行動,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人總在辦事時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受製於諸多客觀條件,等到終於下定決心時,機會早就溜得無影無蹤了。所以一個勇於冒險的人應該記住一句話:不要等待,心動了就趕快行動。

科學家曾經研究發現,人人都是天生的冒險家。人從出生到五歲之間,即生命中最早的五年,是冒險最多的階段,學習的能力遠較往後數十年更強、更快。

試想,一個不及五歲的幼兒,整天置身於從未經曆過的環境中,不斷地自我嚐試,學習如何站立、走路、說話、吃飯等等。在這個階段的幼兒,無視於跌倒、受傷,一切冒險為理所當然,也因為如此,幼兒才能逐漸茁壯成長。

反而是當一個人年紀愈大,經驗愈多之後,就變得愈來愈膽小,愈來愈不敢嚐試冒險。這是為什麼?

理由很簡單,因為大多數人根據過往的經驗得知,怎麼做是安全的?怎麼做是危險的?如果貿然從事不熟悉的事,很可能會對自己產生莫大的威脅。所以,年紀愈大的人通常愈討厭改變,喜歡安於現狀,非得如此才能讓他們感覺舒服。

行為科學家把這種心態稱之為“穩定的恐懼”,意思是說,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恐懼冒險,結果觀望了一輩子,始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殊不知,凡是值得做的多少都帶有風險。

不可否認,所有的冒險都會令人感到興奮,同時也會產生焦慮。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生命的過程中,冒險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事,何不幹脆讓自己奮力放手一搏?

勇於冒險的人,人生就不會平淡無奇,女強人丁素蘭便是其中一例。

大學畢業之後,丁素蘭教過一陣子書,後來決定改行,做房屋中介經紀人。她身邊的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勸她:做教師是個安穩的職業,你一個女陔子,何必出去冒險!可是丁素蘭卻有自己的主見。

麵試的時候,房屋公司的主試官告訴丁素蘭:“因為你是女孩子,我們還在考慮要不要雇用你,擔心你不能勝任。”丁素蘭聽了很不服氣,心想:“你們等著看好了,我一定要向你們證明我的實力!”

事實上,丁素蘭對房屋中介這個領域並不熟悉。尤其是在十年前,這個行業的社會形象並不太好,頗遭人議論,而女性經紀人更是少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