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的穴位治療法
胸痹是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平臥為主症的一種病症。輕者胸悶氣短,重則胸痛徹背,背痛徹心。
1.寒邪壅盛,素體陽虛,胸陽正屬不足,若因工作勞累,終日伏案少動,使胸陽不展,或病延日久,氣滯血瘀,絡脈痹阻;或因感受寒濕陰冷之邪,致陰寒內盛,痹阻脈絡而成胸痹。症見胸痛徹背,遇寒痛甚,喘息,咳唾短氣,麵色白,手足厥冷,苔白膩,脈沉遲。
2.痰濁壅盛,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生冷或經常飲酒,損傷脾胃,導致濕熱內蘊,上犯胸間,引起氣機失暢,閉塞不通而成胸痹。症見胸中滿悶而痛,痛徹背部,氣短喘促,心悸胸悶,嘔惡吐涎,不得平臥,苔滑膩,脈濡滑或弦滑。
治療手法:
背腧穴綜合手法
患者取自然舒適位或臥位,醫者先在患者背腧穴上(以左側肩胛間區為主)尋找壓痛敏感點,找到後即以此為輸施以法、指揉法、點按法,手法輕重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需反複尋找,治療3~5遍,直至疼痛明顯緩解或消失,如為慢性病變患者,若觸及結節狀或條索狀陽性反應物時,可酌情選用彈撥法、捋順法,手法輕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最後施以散法。
胸部點按法、點振法
先以指揉法施術於天突、膻中、氣戶、屋翳、中府等穴,繼以指按法及指振法,每穴3次,最後施以任脈捋順及循肋分推兩脅。
四肢部腧穴點按法
分別點按、彈撥極泉、曲澤、內關、神門。
辨證加減
1.氣滯血瘀,寒邪壅盛,揉心腧、厥陰腧,橫擦屋翳,使熱透胸背。
2.痰涎壅盛,痹阻脈絡,摩腹,擦督脈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