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中醫穴位療法(1 / 1)

腹瀉的中醫穴位療法

立秋過後,天氣漸涼,各大醫院病人又見增多。尤其小兒腹瀉病人數上升較多,大多伴有高熱、嘔吐、咳嗽、流涕,接著出現像自來水樣噴射而出的腹瀉。中醫對腹瀉的認識不外乎內因、外邪、情誌等幾個方麵。腹瀉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脾胃的運化失司,腎陽溫運障礙,小腸受盛和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致,通過中醫穴位按摩可以很好地治療和預防腹瀉。腹瀉的具體穴位按摩手法如下:

脾土穴按摩

脾土穴位於大拇指橈側邊。醫者用拇指橈側緣沿患者的左拇指橈側緣從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大腸穴按摩

大腸穴位於食指橈側緣。醫者以右手拇指橈側緣沿患者的左食指橈側邊從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小腸穴按摩

小腸穴位於小指尺側邊。醫者以右手拇指橈側緣沿患者的左小指尺側邊從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

順運內八卦

內八卦位於掌心內勞宮穴周圍。醫者以左手扶住患者左手,用其拇指前端遮蓋住患兒中指指根處,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者的內勞宮穴周圍作順時針方向運轉50次左右。

摩腹

腹位於肚臍周圍。醫者用掌麵作逆時針方向摩腹100~200次。

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劍突下至肚臍的中間處。醫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分推腹陰陽

該穴位於兩側季肋緣處。醫者以兩手拇指自劍突下沿兩側季肋緣分推10~20次。

按揉足三裏

該穴位於膝下3寸脛骨外側緣約一橫指處。醫者以拇指分別在兩側足三裏穴上各按揉30~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