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快速穴位療法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心律紊亂”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於表示節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更為確切和恰當。正常心律起源於竇房結,頻率60~100次\/分鍾(成人),比較規則。竇房結衝動經正常房室傳導係統順序激動心房和心室,傳導時間恒定(成人0.12~1.21秒);衝動經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纖維到達心室肌的傳導時間也恒定(<0.10秒)。
早搏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按掐住另一手的神門穴,用重掐法進行掐揉,約5分鍾後再按掐住另一手的神門穴5分鍾;或用一手的拇指指腹按住另一手的內關穴,進行點按揉,約5分鍾後再按另一手的內關穴約5分鍾。
對神門、內關穴反複點掐按揉,直至心慌、胸悶等症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為止。
陣發性心動過速
可在頸部喉頭軟骨旁,用右手觸到頸動脈搏動時穩穩地將頸動脈壓至後方的頸椎橫突,使頸動脈搏動消失。10秒鍾後再換左手拇指從外向內同樣壓左側頸動脈搏動消失10秒鍾。若此方法應用得當,常能使心率減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同時按壓雙側頸動脈,按壓時間應小於15秒鍾。
另外也可以通過按摩眼球,使迷走神經興奮,反射性心率減慢。具體方法是,患者平臥閉目後用雙手中指和無名指由內向外,以適當的壓力緩慢地壓摩眼球3~5次,一次持續10~20秒。青光眼和高度近視者禁用此法。
房室傳導阻滯
取心腧、膈腧、至陽或靈台或神道等背部穴位,另加臂部內關穴。如果這些穴位不敏感,可以在其周圍去找敏感反應點,然後采用點、揉、按等手法在上述穴位進行刺激,手法由輕到重,每日一次,每次15分鍾,10次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