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回 論功加賞諸將凱歌 奉旨完姻回門集慶(1 / 2)

話說華兆璧弟兄與湯俊弟兄中了狀元之後,正預備請假回籍,剛值包大人告急的文書上來,說戴國棟私通強盜,裏應外合,於二月內連打了幾個敗仗。幸得兵心堅固,防守甚嚴,雖然打了敗仗,尚還可以自守。後來被戴國棟將強盜約入營中,放火內亂,故特大營炸去。如今退入山東登州立足。賊勢浩大,萬祈趕速派員,領兵前來救援,否則不但生靈塗炭,且恐城池不保。

主上得了這個文奏,當即在殿集那兩旁的文武。有兵部大臣郭懷尚奏道:“臣見新科狀元湯俊武藝精通,宜求主上加封他禦前都指揮,引兵二千,將官二十,星夜馳往接應。”

主上聽了這句話,沈吟了半晌道:“卿等那個肯保奏他?聯恐湯俊年輕,末諳兵法,可於武班中揀久曆戎行者保奏聽用。”

郭懷尚聽說主上不叫他去,又奏道:“臣見湯俊雖是年輕,武藝卻是出眾超群,除了此人,不是軍中老耄,就是本事平常。若說他未諳兵法,有包清義在該處,可令他統屬,自然無妨。”

主上聽了這話,也似乎近於有理,即刻傳了一道旨意,叫兵部撥派二千精兵,又派將官二十名,令湯俊弟兄為禦前都指揮,星夜引兵而往,接應包清義。

旨下。湯俊弟兄二人本是少年豪氣,也不知道吉凶勝敗,得意洋洋,就揀了第三日啟程。華兆璧弟兄與李瓊瑤也說是受國家知逼之恩,也該為國出力。就請湯俊奏報起程時,將他三人奏明皇上,情願隨營前往效力。皇上正為湯俊是個武員,不知謀略,難得他三人情甘報效,當時即準奏一同前往。三人謝恩已畢,到了第三日,拔隊起程。

你道郭懷尚為什麼要保奏湯俊?隻因他中武狀元之時,兵部是他頂門老師,例有二千兩銀子費敬,湯俊全然不理,說我的功名是主上賞的,要送你的錢何為?郭懷尚不知他聖意優隆,不敢奈何他怎麼的,故借這個兵險事情害他的性命。那知反成全了他的大名!

在路浩浩蕩蕩,非止一日。這日,已離登州不遠,早有探子飛報包公營門內,說主上派了新狀元都指揮湯俊帶兵前來救援。包公一聽,不知此人是誰。

李大椿聽見了“湯俊”兩字,又驚又疑,忙問道:“聽說是那裏人氏?”探子匆匆忙忙也末打聽,隻得包公領了合營兵將上前迎接。方才出了大營,早有飛馬前來說道:“統帶萬不敢勞大人遠接,但請李大人前去會話便了。”

大椿這一聽又是驚又是喜,道:“此人必是湯賢弟來矣!難得這是老師的後輩,殊可不必去接了。”包公聽他說這話。也就不去。

大椿辭了包公飛馬加鞭,到了二十裏之外接住大隊。

早見湯俊在前探望,兩人遠遠的看見,說不出那忻悅的光景。大椿就代他道喜,並問帶兵的緣故。湯俊一一細說了一遍。

接著,後麵華兆璧、李瓊瑤皆出來。大眾見麵,真是意想不到。此時李大椿方知道他三人又中了鼎甲,這一喜非凡。二人並馬而行,慢慢行到大營。包公又出營來接。湯俊先叫下手偏將依住包大人的營址安下營來,眾將領令前去,然後湯俊領了眾人到了大帳,與包公見禮,述了聖意,聽候包公調用。

包公道:“賊兵本是烏合之眾,前番大敗,乃因內亂。今有大人帶兵前來,自然可以指日剿滅了。”

湯俊再三謙遜道:“皆是深沐皇恩、何能如此稱呼!仍然師生稱呼為當。”包公也就答允了。

次日早上,就升帳撥隊前在。一路上的城他,雖為英雄豹踞住,卻是隨占隨散,故而將城池末失。行了四五裏路,已抵龍泉山下,此次威名不比從前。四五千人依山下寨,把龍泉由四處困住。

次日,湯俊也不等傳令,就自己一馬當先,衝出營來,手執兩柄爛銀錘,號炮三響,搖旗呐喊,飛走而來。山上昨日又見來了兵將,早就防備了。此刻見有人來討戰,忙的跑上山來通報。

英雄豹一聽,正要出馬,戴國棟說道:“小弟自上山以來尚無一點功勞,今日之戰何勞大哥自去?”說了。提了開山大斧,跳馬下山會見。

兩軍相對,湯俊道:“來者何人?快快通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