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拜奏折批定名罪 建牌坊表揚貞節(2 / 2)

眾人不解此話,忙問是何原故?大椿乃就把瑤雲逃走,半路遇盜後,在白漁村被救,現在瑤雲仍居住包大人家中的話說了一回。這句話連大椿先前也不曉得,因昨日包公拜折之時,與大椿說了方才知道。眾人個個稱讚瑤雲是一個女中丈夫,全不嫌貧愛富。華夫人與兆琨聽見了此話,也十分的欣悅。大家正在後堂談論之際,隻聽外麵鑼聲響亮,吆喝一聲向門口而來。早有一個家人匆匆進來說,包大人與城內各官皆來道宮。

大椿聽見,忙的來至大堂上迎接。幸巧湯德元曉得他回來,總有地方官來家拜會,已於前幾日將家中客堂收拾得齊齊整整。

此時,大椿趕忙出去。隻見包公在前,隨後就是劉知府、王雲路,各人皆已進來。到了廳上,見禮已竣,皆道:“令堂太太多年的苦節,受了誥命,自應前來道喜!”

當時,叫大椿去請太太出堂受賀,大椿再三擋駕,然後獻萊。湯德元見時候已經不早,隨即令人設上酒席。眾人入座,包公叫大椿選了建坊的日期,說聖命在身,不能久延,趁此將這事辦了,仍要回京供職。

大椿因自己尚無產業房地,隻得在父親墳上揀了一塊寬闊地方,與鄉人買下,複行將他祖墳先自修好,揀定了本月二十的日子,建坊入詞。

此刻,各官在湯家飲酒。看看天色將晚,不及回城,卻好劉知府代大椿揀了一座公館,在此鎮亡,離他家不遠,就請包公與眾人住了一宿。

大椿次日一早,又親自帶了湯德元與兆璧弟兄前去叩謝了一回。包公方與各官回城,端侯二十日建了坊之後,就與大椿一同起馬回京,繞道山西原籍掃墓。

光陰易過。不多幾日,已交二十日子。這天,闔城官員上自包公,下至捕役,皆到鎮上,見李家建坊,口裏皆稱他車馬盈門,衣冠滿室。大椿先到墳上看匠人格坊豎好,然後上了聖旨碑,設了香案行禮,隨即又排了全副執事,將旌表的牌位設在亭前。鼓樂喧天,開鑼喝道。由鎮上抬進城來,送入縣學節孝祠內。所有各官親自恭送,忙忙碌碌的又是幾天。

大椿等家事辦了,方與包公定了二十六日啟程,回京供職。

此時,湯德元見大椿已經發達,擬將蕙微與他為妻。

隻因自己仍是一個老儒,兩個兒子又不肯上進念書,怕說出口李太太不肯,反難為請。隻得先與華太太商議。

華太太道:“此事不難,我看他倒不是勢利兩字中的人,而且你我兩家皆有前情,李太太未有不允的。”到了建坊之後,華太太就來至湯家,明說代李太太道賀,順便就將湯德元的意思告知了李太太。李太太隨即把大椿減去,說了這話。母子二人皆謂受思甚重,既是湯伯伯如此好意,隻好遵命是了。

華太太聽見了此話,也是歡喜,說道:“急急完姻也來不及,先行定下,等進京之後,放了外官,那時再行迎娶。”當即回信湯德元夫婦,大家莫不情願歡喜,就於二十五日那天行聘。請了於德全同方正中的父親二人為媒。到了二十六日早上,大椿方要告辭,眾人預備入城,同包大人一齊進京。那知尚未啟程,早有一個差官匆匆的跑進門來說,聖旨下來,包大人快請李欽差趕速前去接旨。大椿一聽,那敢怠慢,隻得穿了朝服,飛轎入城。

到了行轅,香案已經擺好,專等他來行禮宣讀。包公見他已到,也就不再擔延,忙的叩了頭,二人跪在地下,恭聽宣官讀完,二人站起身來,將聖旨收了過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